武汉公交官方消息(武汉公交四手发力)(1)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

武汉市公交集团勇担国企使命,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争分夺秒的速度,“四手”发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丰富运营模式服务,加快智慧公交建设,实施公交线网革命,推动公交服务品质提档升级。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企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更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书写武汉公交发展新篇章。

瞄准公交主业“抓手”:

创新多样化出行服务,织就城市交通“幸福网”

武汉公交官方消息(武汉公交四手发力)(2)

“左岭快线”。

公交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如何实现美好出行。从单一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到如今的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夜班公交、通勤公交等百花齐放,市民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在武汉不断得到满足。

今年5月16日,武汉增添4条“大站快线”公交线路。这4条以“K”字开头的公交线路,从武汉经开区出发,分别开往东湖高新区、洪山区、江夏区、江汉区。

“不仅方便了市民上下班的通勤路,更铺就了产城融合的‘快速道’。”武汉市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大站快线”公交线路可通俗理解为——“快速通达 只停大站”。为实现快速通达,公交会在城市快速路上通行,同时只在客流量大的站点停靠。

4条快速公交线路开通当天,市民陈先生在K3路首趟车上,兴奋地拿着手机拍照。因为业务往来,陈先生每个月都要从江夏金口的汽车产业园,前往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此前由于没有直达公交,每次都要换乘两趟公交,耗时两个半小时。”他高兴地说,K3路公交的开通,大大压缩了自己的通勤时间。

通勤时间渐短,民生效益逐步显现。市民出行需求的多样,催生更多“大站快线”的落地推广。紧接着一周后,5月24日,“花山快线”开通,串联起花山软件新城、光谷公共服务中心,同时接驳地铁11号线。

8月4日,“左岭快线”公交线路开通。这条快速公交线路带来了左岭新城居民区到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直通车。“‘左岭快线’的出现能解决企业员工出行、企业招工等现实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园区的营商环境。”产业园有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武汉的快速公交线路已增至9条。包括跑上高速的292路、231路公交和今年开通的K1、K2、K3、K4公交以及“花山快线”“左岭快线”,8月22日开通的“光谷生物城专线”。

“创新公交多元化运营方式,满足差异化个性出行需求。”除了快速公交,近日,一台“迷你”公交车被市民发到社交平台后,引发网友热议。

原来这是江夏区的V1路公交,与普通10米长的公交车相比,V1路显得非常迷你。白色的外观,4.4米的车长,是比亚迪商务7人座汽车。车厢内前两排是两个座位,第三排有三个座位。

这趟公交共设有11个公交站点,首末站分别为江夏大道公交停车场、盐坊湾公交停车场,线路单程4.8公里。

V1线路长王小平介绍,这趟公交于2020年1月上线,属于微循环公交车,共配有8台车。“之所以选择这种迷你车型,是因为该线路途经的老城区比较多,道路狭小,迷你车型方便通行。”

住在八分山的王老先生是这趟公交的常客,他介绍,“家门口开通了迷你公交,让大伙非常高兴,出行时间和精力都大大节省。”

发力绿色出行“推手”:

加速新能源公交更新步伐,市民乘车更低碳环保

武汉公交官方消息(武汉公交四手发力)(3)

一批氢能源公交车在武汉经开区正式上线运营。

武汉公交始终将“提供绿色出行”作为企业使命,不断调整运营车辆能源结构,助推公交行业转型升级。

目前,武汉共有新能源公交5000余台,占运营车比例近六成。今年,武汉公交将继续推进传统能源车辆报废更新工作,计划引进1800台新能源公交车,还要同步大力推进配套充电站的建设。

10月7日22时30分,结束运营的公交车陆续回到公交铁机村充电站。车辆经过减速带后,逐一倒车驶入指定区域。10多台新能源公交车正“排排坐”,等待充电。

这个充电站于今年3月投入使用。作为316路的公交场站,这里也会给581路等多趟公交提供充电服务。新建好的充电站占地约6600平方米,目测为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充电桩分布在充电站的左右两侧,有一人高,每个充电桩配备两把充电枪。

“纯电动公交车是白天营运,晚上充电。”316路的一位线管员介绍道。一般车辆回场到全部充满需要90分钟左右。以一台比亚迪的新能源公交车举例,满电状态下可以跑7趟单程,约200公里,基本满足车辆白天的运营需求。

武汉市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新能源公交分为纯电和氢能源两种。相比于传统柴油车,一台新能源公交一年可以减少30多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因运行噪音低、坐感更加舒适,新能源公交车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随着汽车产业发展步入新能源“赛道”,作为新能源汽车构成之一的氢能源汽车,也开始在武汉公交中“崭露头角”。

今年3月,在已运行21辆氢能源公交车的基础上,武汉经开区又一次性“上新”20辆氢能源公交车,覆盖4条公交线路,将沌口、军山新城、汉南连接起来。

“不仅噪音小,动力也很强劲,起步比油车快。”271路氢能源公交运行已有数月,该车司机介绍,除了零排放、零污染,氢能源公交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两天加一次氢气,每次15分钟加满,可以跑350公里,相比电动公交每天都要充电,一次要充两三个小时,出行效率高多了。”

随着氢能源公交的不断投入运营,氢能源公交已经成为武汉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踏上氢能公交,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将为广大市民带来全新的绿色出行体验。”

当好智慧生活“帮手”:

公交线网植入智能“芯”,刷码乘车成新风尚

武汉公交官方消息(武汉公交四手发力)(4)

市民刷码乘公交车。

智能化升级也是公交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武汉公交积极建设“智慧公交”,信息查询、支付方式、日常调度等实现智能化转变,越来越多市民享受到智慧出行的红利。

10月8日上午9时,伴随刷卡提示音的响起,市民何女士抬了抬手,用手机微信完成车费支付。这便捷的支付体验,得益于今年4月,微信“乘车码”上线武汉公交。而这也是武汉在已开通支付宝扫码乘车服务基础上,又一次支付手段的创新。

“不用下载APP,也无需提前充值,扫码后即可乘车,的确很方便!”何女士回忆道,几个月前,她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打开微信,在小程序中搜索“乘车码”,仅用十秒钟就申请成功。“免去排队充值、现金找零等麻烦。此外,微信刷码乘车,还能享受8折车费优惠。”

现在,上车后用手机刷码乘车,成为她和好友的公交出行“新时尚”。

服务的脚步不停歇。8月12日,武汉公交又上线“云闪付”扫码乘车服务。“进一步满足了乘客的多元支付需求,提升了市民出行体验,让市民搭乘公交更便捷。”武汉市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武汉公交官方消息(武汉公交四手发力)(5)

公交工作人员在自主研发的LED调度显示屏前工作。李立 摄

不仅如此,武汉公交正为交通系统装上一套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

今年5月以来,公交调度中心内一片繁忙,为提升运营效率,工作人员正在切换新调度系统。“现在,复杂繁琐的线路信息、交通情况,通过这块屏幕就能一目了然,我们只要点几下鼠标,发车指令就传达到车厢。”调度员李师傅感叹,公交运营的智慧化建设,不仅大大减少了调度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发车的准点率。

据了解,这套LED调度显示屏,是集团自主研发的一项重大突破。去年3月,为解决老旧调度显示屏设备老化、故障频发,且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公交集团信息中心决心成立由6名技术骨干组成的研发小组,启动新型LED调度显示屏的自主研发工作。

经过近5个月的不懈努力,研发小组完成了显示屏硬件和主板控制软件、后台管理软件的研发,并在部分线路试运行成功。现在,300多块新型LED调度显示屏已在公交集团各线路调度室全部安装完毕。

研发小组成员介绍,在完全覆盖LED调度显示屏功能的同时,能够实现消息公告、安全教育视频播放、站点车辆保养计划、线路运营监控等功能。

“未来我们将加强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实现既满足集团公司营运生产需要,又通过技术创新节约成本,实现了效率效益的双提升。”

激活企业造血“助手”:

打造多元经营定制服务,提升公交“造血”能力

武汉公交官方消息(武汉公交四手发力)(6)

新能源公交车白天营运,晚上在充电站充电。涂举学 摄

近两年来,面临复杂、严峻、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增大的经营压力,武汉公交大胆出击、主动作为,努力做优做大公交辅业,建立适应新常态的企业经营发展新模式。

公交充电站向社会开放,就是武汉公交主动出击,寻找改革创新“突破口”的举措。

10月5日,汉口杨汊湖居民张先生驾车来到公交杨汊湖充电站,准备为自己的爱车充电。“国庆假期,想开车带家人去黄陂木兰草原转转。早上把电动车放在这里充电开进来时,电量只有60%,前后不到半小时,电量就充满了,充电太快了!”

之前,这个充电站只为公交车充电。今年10月1日开始,武汉公交3个充电站——余华岭、杨汊湖、铁机村充电站,错时向社会车辆开放。

这些充电桩都是直流快充,对一辆新能源车辆来说,50分钟左右即可充满。为了保证充电安全,现在每个对外开放的公交充电站都会配备一名充电管理员。

据了解,2021年6月,武汉公交第一个自主投建的充电站——杨汊湖充电站投入运营。目前,已自主建设完成杨汊湖、东西湖、园博园、省农科院等7个充电站,配置280个充电车位。

根据计划,后期武汉公交还将推动更多的充电车位向社会开放。

武汉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公交充电站向社会开放共享,将盘活公交车运营时间的充电资源,同时为新能源车主充电提供便利,此举是公交改革创新、便民惠民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武汉公交加快经营性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做优做大辅业,首次开启对外机动车维修服务、首次开启新能源车充电桩自主建设与经营、全力谋划开拓机动车检测服务的成网化布局、强力推进公交广告媒体经营“混改”……

一系列改革创新的“组合拳”打开了辅业经营发展的新局面,凸显了公交人勇闯市场、自我“造血”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对外机动车维修门店已相继在螃蟹岬、武泰闸落地,整体运行平稳良好;广告媒体经营“混改”也顺利推进,集团与合作方共同出资组建的武汉德高公交广告有限公司已于去年11月2日成立。

通过自我“造血”,反哺公交场站建设与运营发展,助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武汉公交集团将持续深化改革、创优服务,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绿色交通建设,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武汉市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策划:武汉市公交集团 长江日报交通传播中心 撰文:付莎 李美蓉 苏丹丹)

【编辑:商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