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1)

原创/李撒欢「唯一作者」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2)

乐圣音响公司的文化是:只有矛,没有盾,永远都是进攻进攻。

在《遥远的救世主》/《天道》中最后,当格律诗音响发动价格战,导致市场对于乐圣极其不利的时候,乐圣的CEO林雨峰非常有把握的提出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策略:

以吃掉格律诗公司为目的,以损害赔偿导致他们一夜之间资不抵债为手段,务求置其于死地。

要知道连同行伯爵公司,都知道要摸摸格律诗的虚实,再做下一步策略也不迟。

只有矛,没有盾。听起来霸气十足。

但这其实是一种「过度自信」的表现。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谁也不敢如此托大。

01 过度自信跟你想的不一样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3)

美国作家盖瑞森·凯勒写过一本小说,叫《乌比冈湖的日子》。

在这本小说里,盖瑞森虚构了一个叫做乌比冈湖的地方,那里所有的男人都强壮,所有的女人都非常美丽,所有的孩子都超出一般的聪明。

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地方的。所有人都这样认为,明显是对自我评价过高了。

因此心理学家把这种对于自己评价过高的现象,叫做「乌比冈湖效应」。

但是这个解释依然不够清楚,就是过度自信的那个度在哪里?以及我们该如何自我判断呢?

实际上这种过度自信的状态,不是在所有的情形下都会发生的,只有一种场景会对我们伤害极大。

就是,在我们熟悉的,甚至是很专业的领域。这个才是过度自信的重灾区。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4)

根据我们对于领域熟悉程度,以及在该领域能力水平,分为四个象限。

①陌生领域 高水平 :高手

先讲陌生领域,当我们刚接触陌生领域时,我们都是非常慎重的。

在这时,我们知道我们对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是不懂的,不了解的。

这时就会有一个分界线,我们确实对于新领域的知识不懂,但是不代表我们识别不了该领域知识的好坏,甚至是对方的水平怎么样。

这里面运用的知识就是一些基本的常识。懂得运用常识的人,就是高手。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5)

比如,「树不会长到天上去」。

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小朋友也能明白。但是却饱含深意。

树为什么不能长到天上,是由于自然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6)

最近在资本市场上大火的一条新闻是,暴风影音集团的公告:

公司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想当年暴风影音上市被无数机构追捧,用了各种大家想不到的褒奖词来夸。整个公司市值一度超过400亿。

当时暴风IPO融资1.6亿元,结果现在对外投资52亿全亏光,上市公司2015到2018年利润总价负8亿。

当年所有的夸奖都成了一个气泡,如今被扎破了。

一个公司到底值不值钱是由其赚钱能力决定的。不能因为觉得这个公司未来能赚大钱,就给出必然的高估值。

像这种神仙判断,都是一级市场的人精干的,在二级市场信这种故事的就是去填坑的。

对于暴风集团各种眼花缭乱的业务我们或许并不懂。但是只要看一下实际赚到的钱和二级市场的市值,就知道这种公司是典型的收割机。

高手积累了大量的常识,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但是其踩坑的几率会小很多。毕竟,即使错过了互联网大潮的巴菲特,业绩依然是大爷。

②陌生领域 低水平:新手

最怕的是什么人?

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对于新事物特别热情,这种人往往非常容易被骗。而这就是新手。

经常能从这样的人嘴里听到各种新潮的新词汇。但是让其解释什么意思,又完全不知所云。

见面的时候,每次都能因为一个新概念兴奋的满脸通红。

觉得这又是一次千年不遇的发财大机会。如果不抓住,就错过了。

过不了多久,就会看到他失魂落魄的在一个小酒馆喝酒,觉得人生无趣。

再次见到,又是一副要发财的兴奋劲。

这种人经常高估自己,因为他根本无法找到正确评估自己的标准是什么。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7)

康奈尔大学的Kruger和David Dunning教授,做了一个实验。想要看一下人对于自我的评价。

实验非常简单,让专业的喜剧演员来为30个笑话的有趣程度评级,作为标准答案参考。

然后,让65名大学本科生也为这些笑话评级,然后再比较他们的评分和专业戏剧演员的评分,根据评分的一致程度来给他们排名次。

然后询问这些被试,看他们认为自己的幽默感水平和平均水平相比如何,请他们为自己排名。

结果发现,那些表现优秀的人,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高一点。

而那些表现最差的人,反而认为自己高处平均水平很多。

原因就是这些最差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内心中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线。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新手如果知道自己水平很低,对于陌生领域不熟悉,就会自己努力找新的知识补充来进步。

这也是在公司中从基层提拔骨干,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表现出来的是积极努力有上进心。

而既对陌生领域不熟悉,还不知道自己水平很低,这种人在团队中往往会作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蠢事。

③高水平 熟悉领域:专家

等我们在一个领域学习很多年,对于这个领域知识非常了解,非常熟悉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分化。

如果我们开始知道自己的知识边界时,这时候就是专家。如果我们开始自大到以为自己知道时,这时候就是陷阱。

专家不是指他懂得非常多的知识,而是他知道在这个领域,有哪些陌生、需要探索,他还不知道的知识。

他对于自己所熟悉的这个领域,一直抱有警惕之心。

真正能做到企业家这种高段位的人很少,任正非算一个。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8)

在网上有一篇流传非常广的文章《华为的冬天》。

这篇文章最有意思的是它的背景。这个是华为真的面临冬天时写得吗?

不是。

恰恰是华为当时正高速发展的时候,任正非觉得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灾难。

当大家歌舞升平的时候,任正非看到的是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

任正非一直对于自己,对于公司,对于世界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恰恰是这种认识,才让华为可以持续发展。

④熟悉领域 低水平:陷阱

这里的低水平跟新手的低水平不一样。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更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半瓶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你说不懂吧?已经做到很出色的业绩。

你说懂吧?对于整个知识脉络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更多的是跟随大势在走。

这就是林雨峰被卡住的地方。

对于自己看似熟悉的领域出现了过度自信。

比如,之前文章提到的,格律诗把音响拿到欧洲评测机构测评。这种招俗不俗重要吗?

背后的核心点在于这个招是不是有效。

林雨峰看得懂这些招数、招法,但是却没有应对意识。

这个特别像一句俗语:灯下黑。

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事物和事件没有看见和察觉。

我们对于这个领域太熟悉了,以至于反而忽略掉了。更容易掉进坑里。

这也是非常多优秀的人会犯的错误之一,不知道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如此熟悉的领域实际上还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地方。

02 如何避免陷阱式过度自信?

①相信常识

不相信常识最常用的说法就是,这次不一样。

常识是我们通常都会知道,但是并没有特别上心的一些规律。

比如,在投资领域有非常多的流派,每个流派自己所相信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9)

其中价值投资流派最核心的理念,就是相信一些不变的规律。比如,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样的道理。

围绕常识构建起一个能力圈体系,从而可以让自己抵御住市场波动带来的心理冲击。

但是,对于很多新手来说,他们知道,但并不深信。他们觉得这次不一样。然后就用自己的本能进行交易。

常常由于自己对某些股票很熟悉,会反复做同一只股票,不断买进卖出。

但是根据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巴伯和欧迪恩的研究。通过美国一个大型券商35000个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数据,发现如果考虑交易成本,个人投资者的收益远低于大盘收益。

因为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次数太多,反而导致了亏损,连大盘都跑不赢。

②自我觉察力

对于很多优秀者来说,太过顺风顺水,就容易跌入过度自信的陷阱。

举个例子: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10)

在美国有一家百年老店,西尔斯。曾经是美国的零售之王,也是当年全美雇员数量最大的企业。

它的崛起在于,把握住了美国的铁路时代扩张的机会。通过邮购零售的方式起家,一步一步发展到百货商店。

在1973年,西尔斯在芝加哥建造了当时全球最高的“西尔斯大厦”,西尔斯年营收占美国GDP的1%(亚马逊现在也仅占0.8%),成为全球最大百货零售商。

后来,西尔斯开始了多元化,零售领域逐渐被沃尔玛、亚马逊所超越。

在2005年,有"巴菲特第二”之称的对冲基金经理埃迪•兰伯特以 150 亿美元并购了西尔斯,想要力挽狂澜。

埃迪•兰伯特是出色的基金经理,但是对于零售行业并不了解。

几次大的折腾,都没有让西尔斯再度辉煌,反而在2018年申请了破产保护。

一路顺风顺水,会让我们对于自己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想象。认为自己可以在任何领域都能做到同样的优秀。而现实往往非常残酷。

埃迪•兰伯特盲目进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花了几十亿的代价。

前面提到的任正非的案例,就会发现即使在熟悉的领域,任正非一直也是如履薄冰,危机意识极强。比如,华为很早就做出了备胎芯片的技术储备方案,一直到面对美国打压时,才曝光出来。

③不盲目相信「专家」

不仅是我们容易犯过度自信的错误,实际上「专家」也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11)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乔布斯的一项神奇的能力「现实扭曲力场」。

简单来说,就是业内的专家都说这个东西做不出来,但是乔布斯坚信这个东西可以做出来。果然最后做出来了。

于是就把这个称为「现实扭曲力场」。

实际上,更容易理解的应该是,乔布斯帮助这些专家从「过度自信」的误区中走了出来而已。以至于,他们都惊叹自己的能力。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12)

在2007年,就在iPhone准备进入店铺销售前一个多月,乔布斯发现自己的原型机被划伤了。他要求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专家们认为这绝不可能!

因为苹果用了2年时间开发iPhone原型机,如何在6周内找到合适的材料以及供应商呢?还要保证能量产赶上发布会?

但是乔布斯认为一定可以完成。

结果,所有的高管开始行动起来寻找解决方案,最终与康宁公司合作,实现了乔布斯想要的完美玻璃显示屏。

总结:

只有矛,没有盾。其实是一种「过度自信」的表现。而最终林雨峰的失败,也代表了这句话背后的漏洞。

对于优秀的人来说,过度自信的表现往往出现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可能是做到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到,或者是对于知识的认识并没有足够的深刻,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就跟林雨峰最终失败都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失败的。

另一方面,优秀的人犯的另一个错误,就是把一个领域做到优秀产生的自信,自然的带到了陌生的新领域,而意识不到背后的凶险。埃迪•兰伯特为此花了几十亿美元。

避免这种过度自信有三种方法:①相信常识。当下违背的常识,需要时间来纠正。②自我觉察力。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福祸相依,要有危机意识。③不盲目相信「专家」,专家可能自己也会犯过度自信的错误,给出错误的答案。

天道中的林雨峰死在了哪里(天道只有矛没有盾)(13)

过度自信是一剂甜蜜的毒药,让你在昂然中扎心。


我是李撒欢,一个追随丁元英精神的学徒,用理性发动对基因和模因的叛乱。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