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工蜂的平均寿命只有一个月左右,但真正养过蜂的人多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如果事实真是如此,工蜂是怎么在北方漫长的越冬期存活下来的呢?还有巢内无子的失王群是如何坚持到介王成功,并等到新王产下的蜂子成功羽化更新蜂群的呢?

工蜂一般寿命多少(工蜂的平均寿命只有月余)(1)

其实,蜜蜂的寿命与其巢内的组成、从事巢内外工作的程度有关,不同时期的工蜂寿命差距是很大的,研究得出的平均寿命是在外界温度适宜、流蜜情况好,蜜蜂按正常情况参与巢内活动、巢外采集时期的寿命。

正常情况下,蜜蜂从羽化出房开始,体内的王浆腺、蜡腺、毒腺等腺体会依次发育、萎缩。相应的,蜜蜂会随着不同腺体的发育、萎缩而依次经历清理巢房、哺育幼虫、筑巢巢房、外出采集等工作。蜜蜂不但白天有繁重的采集任务,不停地将花蜜采集回巢房,晚上归巢还要一同参与到酿蜜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繁重,蜜蜂机能消耗的也快,所以寿命就比较短,只有20-40天不等。

工蜂一般寿命多少(工蜂的平均寿命只有月余)(2)

蜜蜂之所以在越冬期能有较长的寿命,就是因为它们工作压力的改变。

在越冬前,蜂王最后产下几批卵后将不再产卵,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蜂子在被抚育为成蜂后,将不用参与哺育幼虫的工作。此外,老一批的蜜蜂也会提前在巢内贮备好越冬饲料,这也就意味着新出房的蜜蜂不用再参与采集、酿蜜的工作。还有由于越冬的开始,蜜蜂在巢内主要为结团保温,如建筑巢脾,清理巢房等工作,也无需再继续进行,新羽化出房的蜜蜂仅仅只需在排泄飞行完后结团越冬等待开春即可。

这些蜜蜂保持着最健康、年轻、有活力的身体,进行越冬,而且越冬期间,它们也不会进行其它活动,将体力都保存到了迎接开春的采集、哺育新生的幼虫,自然也就"长命"。这是从工作减压,和生理年轻入手,延长了蜜蜂的寿命。

工蜂一般寿命多少(工蜂的平均寿命只有月余)(3)

对于失王群,蜜蜂长寿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它们的情绪,以及身体机能再度发育。

蜜蜂是社会型昆虫,对于组织的依赖远高于个体,壮大蜂群可以说是它们的唯一目标。在蜂群失王后,最后新一批出房的蜂,由于没有参与蜂子的哺育,寿命会有一定的延长,但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后期巢内没有新蜂的出现,蜜蜂不敢断然离开,一直坚持在最后一刻。后期介王成功后,产下的蜂子分泌的信息素会促使老蜂脑内细胞再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老蜂的寿命,促使它们能坚持到新蜂成功羽化出房。

文章来源:蜂博士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