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烽烟四起战乱不断但确实又有许多杰出智慧人才出现。三国时期各种故事人们也耳熟能详,就连七八岁孩童也能道出一二故事。从古至今的史书以及诗词也对它们着墨甚多,这些历史也确实使中国悠长历史变得无比多次。

赤壁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因为它几乎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败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

赤壁之战动画(火烧赤壁之战)(1)

古今许多政治家文学家以及军事家不断传颂研究这场历史上的经典战役或赞叹或惋惜或借此战役抒发自己胸怀。苏轼借《念奴娇 赤壁怀古》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有才能无处施展的情怀也有唐代诗人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那实际的赤壁之战是如何的?

赤壁之战为何重要

东汉时期,曹操想要一统天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带领了二十万左右兵力 在当时这可是大部队可见曹操想要胜利的决心如此之大。孙刘双方联合也才一万五千兵力,双方兵力悬殊如此之大。曹操大军顺着江水勇往之前而孙刘联军逆流上去,最后双方在赤壁相遇。双方差距如此之大为何曹操在此战争中损兵折将?这次战争也是历史的重要转折,历史在此拐弯,曹操大败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同时曹操也元气大伤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刘孙二人在此战役后开始迅速壮大,此次战争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作战的战争。

赤壁之战动画(火烧赤壁之战)(2)

赤壁之战是如何发生的

曹操平定北方打算继续施展自己宏图伟业,准备向南征伐。曹操为此在军事上政治上做足了准备,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挥军准备南下,九月曹操就到达了新野县,此时刘琮欲投降于曹操,命令部下用符节去迎接。曹操生性本就多疑觉得此次有诈,娄圭分析天下分裂,大家用王符抬高身份,送来符节因该是诚心的。曹操听后接受投降继续进军。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得知后立马放弃樊城向南逃跑,曹操得知又怕刘备先到达江陵对自己不利亲自带领了五千骑兵追击。刘备到达江陵地区和孙权联合。此时曹操便向孙权下了战书,接受便是生死之战不接只能俯首称臣。曹操占领荆州之地,刘表训练的水军也由曹操接管,曹操计策江全部船只顺江而下加上步兵可以水陆齐发。在孙权犹豫之际周瑜前来劝说,曹操部队人数众多但长期征战必定疲惫,孙权听从建议便准备粮草。孙刘合并准备出击。曹操担心士兵不习惯水上作战便将所有的船只首位相连。周瑜部下黄盖见此情形向周瑜提议可用火攻。蒙冲带上干草火把浇上油系在船尾,黄盖派人送信给曹操假装投降。正当这是,东南风忽然刮起风吹火把火越来越旺,船像箭一样冲向前,曹操战队被点燃,火势还不断蔓延至陆地营地。周瑜率兵轻易拿下,曹操大败。这次战争曹操伤亡惨重无法实现南下的伟大宏图。历史在此处拐了一个弯。

赤壁之战动画(火烧赤壁之战)(3)

历史长河中的一支船儿--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失败在短时间内迅速扭转了形势,曹操失去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刘孙二人在此机会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但此后几次战争中孙权屡战不利退回北方修养,三国势力逐渐形成。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认为任何战争首要考虑的都是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等多方面的,但此次战争曹操明显占尽优势却被实力悬殊的刘孙大军大败,其中取胜之道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周瑜也在此次战争被世人所知。但杜牧也作诗思考东风不予周郎便会怎么样?他认为胜利的人是曹操,铜雀春深锁二乔。如若没有这东风周瑜是否会胜利呢?这历史的长河飘着这支船每走过一个时代大家就深思一番。我认为这胜利不止周瑜的火攻计谋,必定有诸葛亮的掐指妙算,算出这“天机”算出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才能使得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至于曹操失败失败是否是天意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此次战争也使历代名臣、学者给予各种评价。对此我们应学习其中长处,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周瑜和诸葛亮的计谋,以及战士们不畏强敌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