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七到了,这“1吃1做”要知道,寓意着生活和美,幸福长久!

新的一年,正月里是最热闹的,在正月十五之前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虽然过了十五之后,有点松懈下来,但每隔几天依旧有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不,明天就是正月二十七,在正月里,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正月二十七,在民间传统里称为“老少”日,也称为“人日”,从古一直流传至今,也是正月里特别重视的一天。在正月里,被称为“人日”的一共有三天,分别是正月初七、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相传女娲在初一到初六分别创造了鸡、狗、猪、羊、牛、马六畜,在初七的时候才创造了人类。而人们为了区分各个年龄段的人,初七被定为小孩的节日,十七为中年人的日子,最后的二十七是老年人的日子。

特别的日子总有特定的风俗,正月二十七有“1吃1做”别忘了,老传统了解一下!

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所以这一天一定要做面条给家里的老人吃。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1)

正月二十七里吃的面条是有讲究的。这碗面最好是自己做的手擀面。煮面条的时候别忘记加一个荷包蛋,寓意着家庭生活和和美美;同时可以放点白菜丝,或者肉丝等等,都是预示着生活顺顺利利,财源广进,家人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2)

人口少做手擀面还是很简单的,和面的时候记得加一个鸡蛋,这样和出来的面团柔韧不粘连,吃起来筋道顺滑,特好吃!

来分享一下这碗手擀面的做法,还有打出完整荷包的窍门。

首先和一块较硬的面团,一般500克面粉可以加入一个鸡蛋和一点点盐,用水大约150克左右,用这个比例来和的面团擀的时候不易粘连,口感也好。和好了面团饧一会儿,别再揉了,就可以直接擀。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3)

把面团擀成大薄片的样子,然后再呈扇形的样子折叠起来。这一步就没有什么难度了,就是注意在折叠面片的时候最好用玉米粉等粗粮做手粉,这样切好了也不会容易粘连。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4)

直接切面,看看家人喜欢吃宽一点的还是细一点的,自己选择切好了就抖开就好。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5)

煮面的时候,咱们先打个荷包蛋。烧水,水里出现鱼眼泡的样子就打入鸡蛋,然后关火,焖一会儿,这时间咱们就可以去处理点菜丝,焖5分钟左右开锅,荷包蛋完整不破不粘连,然后这时候再继续开火烧水。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6)

在焖荷包蛋的时候,备点白菜丝和香菜段。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7)

水再次烧开,放入擀好的面条,然后再放入白菜丝,调味,放点酱油、蚝油,鸡汁和盐,煮开。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8)

最后放入香菜段和一勺香油,搅拌匀了就可以吃了,清淡不油腻。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9)

明天抽时间自己手擀面吧,可以早起就和好面,中午下了班就可以直接擀,这样用不上半小时就能上桌。

正月十七吃什么有讲究(正月二十七到了)(10)

这就是正月二十七咱们要吃的传统食物。

除了这“1吃”,还有“1做”,这个就是登高。从汉朝开始,就有了人日节的传统节俗,比如戴“人胜”就是一种头饰,戴在头上,也叫“彩胜”或者“华胜”等等,寓意着生活美满吉祥。后来到了唐代以后,一到了人日,皇帝赐群臣“人胜”的同时,又会登高设大宴,赋诗娱乐等等活动,最后演变到现在就有了登高的习俗。

所以,到了正月二十七咱们可以登高远眺,寓意着步步高升!

好了,老传统“人日”要吃面,要登高,都是寓意着生活幸福美满,幸福长久!不管我们做不做,了解一下老传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