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编:林光楠

除了GeForce GTX 760Ti最终会以何种形式与用户见面之外,有一个问题同样重要而且无法回避,那就是“何时”。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GeForce GTX 760Ti的发布时机比它的规格更加引人瞩目。那么它究竟会在何时到来呢?

——《甜点能否纯正依旧? GTX760Ti架构预测》

说来惭愧,我们曾经制作过很多期的GPU架构预测及展望文章,这些预测大多以命中为结局,我们与很多网友一样都很享受这预测以及收获的过程,但GTX760Ti却是其中的一个异类。我们不仅猜错了整个架构和产品形态,甚至连最根本的一个问题都搞错了——根本就没有什么GTX760Ti,我们所最期待的上位甜点级GTX700显卡,至今仍旧没有出现。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1)

从诞生之日起,甜点级显卡就成了极端受游戏玩家热爱的显卡产品。甜点级显卡的用户群体相当庞大,而且其中游戏玩家的比例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这种纯粹性从侧面应征了甜点级显卡纯粹的内涵和定位。它为游戏以及游戏玩家而生,无论是GTX *60/Ti还是HD *870/50,都是无数游戏玩家美好的记忆,它们用适宜的价格和令人满意的性能表现,陪伴游戏玩家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忘怀的精彩游戏瞬间。但是,就是这样令人期待的显卡,却在GTX 700/Radeon R9时代彻底变味了……GTX760Ti消失了,GTX760和R9-270X也成了怎么看都不像是甜点级的甜点级显卡,一切好像都变得不对劲了。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2)

我们期盼GTX 760Ti,却只等来了GTX 760

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说,我们是不是错过了些什么呢?

当我们面对未知时,历史经常能给我们带来想要的答案。所以在今天的文字当中,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甜点级显卡的特性和历史,一起去追寻GTX760Ti消失之谜的答案吧。

i,sweetspot

甜点级显卡并不是一个技术或者架构名词,它的出现源自市场对其特性的颇为拗口的概括性描述——甜点级的称谓最初被用来描述那些“能够以适宜的价格来打动口袋不是那么丰满但又不满意中端显卡游戏性能的游戏玩家”的显卡。这种定位的描述太过考验肺活量,所以在不知道是谁最先使用了sweetspot(甜蜜点)这样一个言简意赅的单词来进行概括之后,先前的描述闪电般的被这一名词所取代并被广泛接纳,甜点级显卡的名字也就从此诞生了。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3)

原教旨甜点级架构——GF114

甜点级显卡的表现源自其特殊的定位、架构以及价格,一般而言,完整规格的甜点级架构拥有75%左右的旗舰级架构规模,这种规模不仅能够保证显卡拥有良好的单位性能和处理能力,同时也能有效的控制芯片面积并收缩成本。得益于架构规模以及成本,甜点级显卡能够在售价上刚好切入中端显卡与旗舰级显卡之间,其最终售价甚至往往仅有旗舰级显卡的一半。以半价来获得7成以上的性能,这是甜点级显卡受到追捧和广泛关注的最重要原因。

甜点级显卡的出现经历了不算短的酝酿过程,在9600GT,9600GSO以及GTX260等等两代架构的一系列雏形和尝试之后,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甜点级显卡——GTX460于2010年7月12日正式来到了玩家的面前。基于GF104架构的GTX460拥有旗舰级显卡70%以上的性能,售价甚至还不到GTX480的一半。在GF104之后,NVIDIA继续推出了更加成熟的GF114架构,并且在该架构当中恢复了具有特殊地位的产品名称——“Ti”,GTX560Ti的性能及综合表现更加成熟,厂商接纳度、用户群体以及受欢迎程度都是创纪录的,它甚至影响了次级旗舰的销售。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4)

罕见的HD6870X2

作为竞争的组成部分,AMD并没有错过甜点级显卡的大战,就在GF104出现3个月之后,AMD也拿出了自己的甜点级架构——Barts。Barts架构同样拥有Cayman七成以上的规模及性能,首发售价也遵循了甜点级显卡的优秀定位。基于Barts架构的6870/6850显卡是AMD在HD6000时代销售最为成功的产品,基于它们的非公版/超公版产品数量庞大的超过了AMD史上任何一款产品,至今仍有大量用户在使用着这两款显卡。

甜点级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充沛的默认性能、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多样化的玩法以及更好的利润空间让它同时成了厂商和用户的宠儿。甜点级显卡与消费者消费习惯及使用习惯的契合度高的空前绝后,它的性价比远超旗舰,既可以满足性能控和超频控等等硬件玩家的需求,又能让追求安逸和生活品质纯的游戏玩家得到享受,能成为玩具,也能在默认状态下以完美的表现消去用户的关注性,进而成为十分理想的背景化的存在,还给板卡厂商开发非/超公版并进行差异化竞争留下了余地。正是这些独特的优势,促成了甜点级显卡的快速成熟和最终成功。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5)

一代经典甜点级显卡——GTX560Ti

甜点级显卡以及架构可以说是Fermi/Evengreen时代,甚至是整个显卡时代最亮眼的一抹景色,GF104/114以及Barts架构成了无数游戏玩家追捧的对象,不仅竞争有序激烈并且进一步刺激了GPU业界及市场的增长,人们都希望能够持续看到这样的显卡产品问世。但是很遗憾,这样的“和谐”并没有持续多久,甜点级显卡乃至整个甜点级架构,在接下来的Kepler/GCN时代变了味儿。

变味的甜点

GF1X4/Barts架构的成功让用户对接下来的甜点级架构充满了期待,人们都在猜测新的甜点级架构将会以怎样的表现示人,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觉得有些不大对劲了。

新一代甜点级架构的第一位登场者,同时也是开启“不对劲时代”序幕的是AMD的Pitcairn,这款新甜点架构的总规模为旗舰级的Tahiti的62.5%,虽然略小于“七成”这一甜点级架构成功的基础,但其最终性能仍旧可以达到甜点级的要求,所以也还算无伤大雅。问题的关键在于AMD的定价——基于Pitcairn的HD7870首发定价竟然达到了2999元。这一与次级旗舰几乎相当的定价策略无论当时还是今天看来都十分荒诞,不仅否定了甜点级显卡最重要的价格优势,而且几乎彻底打消了当时的甜点级显卡用户更新换代的欲望。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6)

也许AMD意识到了定价问题的失当,于是给了HD7800一个神奇的定位……

接下来,后出场的NVIDIA的表现同样令已经习惯了甜点级架构和显卡的玩家们郁闷不已——Kepler时代的甜点级架构直接“消失”了……原本应该作为甜点级架构出现的GK104变成了Keplper时代的首发旗舰架构,而这一时代的NVIDIA上位甜点级显卡GTX660Ti则基于深度阉割版的GK104,下位甜点级的GTX660则下滑到了原本应该定位中端的GK106架构。尽管GTX660Ti所使用的深度阉割版GK104芯片的有效规模刚好等于完整版GK104的75%,性能、综合表现以及售价也同样完美契合了甜点级显卡的既有标准要求,但对应架构的缺失仍旧影响了这一代甜点级N卡的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7)

GeForce GTX 760架构图

混乱并未就此结束。在Kepler1.0/GCN1.0之后,甜点级在新的GTX700/Radeon R9产品线当中变得更加错乱了。R9-270X/270依旧采用Pitcairn,AMD几乎没有对其进行任何架构层面的改进,我们甚至没法分清R9-280X以及R9-270X到底谁才是甜点。NVIDIA的甜点卡更加夸张,GTX760不仅仍旧基于深度阉割的GK104,而且其规模也变成了旗舰级的GK110的一半(这里以先期首发的“旗舰”GTX780计,如果以后续出现的完整规格GK110来算的话,那甚至连一半都不到……),GTX760Ti更是直接消失,同时“Ti”这一在甜点级玩家心中已经形成特殊地位的产品名也被NVIDIA移到了顶级旗舰。

无论性能、规模还是售价,想要在现在的市场当中找到理想的原教旨甜点级显卡都在变得越来越不可能。sweetspot这一曾经叱咤风云的高端游戏显卡类型,在今天似乎已经名存实亡了。

● 白骑士or寒号鸟?

与甜点级市场乱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显卡市场长达两年之后的缓慢和迟钝,Pitcairn的首发乱象和760Ti的消失只是这缓慢与迟钝的缩影而已。从Tahiti/GK104出现开始算起,NVIDIA和AMD均让自己的一代架构事实服役了超过30个月,AMD直至去年底才放出了改进之后的Hawaii架构并且仅让其出现在旗舰级领域,从高端开始向下的市场依旧由Tahiti和Pitcairn占领。NVIDIA则更加“坚挺”,不仅把原本应该一起发布的Kepler架构拆成了两代,还的让整个Kepler架构站了足足两个半产品周期。双方的每款产品也都从原本的对位变成了“瞄准对手空档”,而且就是那么巧,双方的每款产品之间都有那么合适的一个空档……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8)

GeForce GTX 660Ti勉强算得上最后一款称职的NVIDIA甜点级显卡

正是这种怪异且缓慢的竞争模式和双方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架构布局,最终导致了GTX760Ti的消失。整个Kepler架构体系被拆成两次发布导致GK104不得不面向旗舰级定位,同时原本的“旗舰-甜点-中端-低端”四架构布局也因为GK104位置的提升而变成了三架构布局,接下来不给力的AMD所带来的换代性能提升并不足以让GK104降回到本应所处的甜点级定位,原本应当作为甜点级显卡出现的GTX770依旧可以凭借前代旗舰的黄袍而在首发期间充当次级旗舰,GTX700的甜点级产品也就跟着“理所当然”的就只剩下了一个GTX760了。

以竞争模式和状态来看,无论架构效率,产品接受度,市占率还是成本/利润率都占优势的NVIDIA应该要对这份现状付上更多的责任。诚然,是AMD的失误拖慢了整个GPU市场的更新速度,但将Kepler拆成两代发布的是NVIDIA,为对手留下空档甚至直接取消了GTX760Ti的是NVIDIA,越来越变本加厉的提升ASP的还是NVIDIA。AMD表现出了弱势,而利用这一弱势的则是NVIDIA。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9)

R9-270X在定价上恢复了理智,但规模和性能距离Hawaii均相去甚远

NVIDIA的目的显然不是扮演白骑士,在AMD最脆弱的时候守护它并一路保送它东山再起。保护现有的压力不大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压力的竞争格局,保护己方股东的利益,利用一切机会将利润最大化,这才是NVIDIA一系列市场动向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GTX760Ti消失无踪的诱因。

这种缓慢的竞争格局让NVIDIA进入了同样缓慢的发展节奏上,在Kepler出现30个月之后,最基本结构的Maxwell架构产品才姗姗而来,尽管Maxwell架构所表现出来的效率和设计思路均令人称道,尽管它表明NVIDIA确实还在“干活”,但NVIDIA桌面级GPU架构的研发节奏和更新速度明显已经非受迫性减慢了。不到寒风来临,这一速度可能很难再快起来。

只是真到了那个时候,故事的结局会不会变成寒号鸟呢……。

甜点不再甜,除非……

不管凛冬是否将至,不管NVIDIA希望能将竞争节奏拖到多慢的地步,Maxwell架构的后续动作还是全线铺开了。根据各方面情报的汇总,GM204架构毋庸置疑已经箭在弦上,将会在未来几十天内与大家见面,新一代NVIDIA产品线即将全面亮相。有介于NVIDIA在之前已经发布了定位中端的GM107架构,这次的产品更迭将会涵盖最少从旗舰到中端的三级市场,Kepler架构,在这个秋天终于要退役了。

Maxwell的到来带来了新意,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已经被弄的神形俱异的甜点级架构以及甜点级显卡,能在Kepler架构退役之后恢复到鼎盛时期的模样么?

我们的答案是悲观的——这恐怕很难。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10)

GM107可以被看做是Maxwell架构最基本的一个构成单元

按照现有的情报汇总,同Kepler初代旗舰基于“非旗舰级”的原甜点级架构一样,首发的GM204将作为Maxwell架构本代旗舰出现。这意味着NVIDIA在Maxwell时代,起码是前Maxwell时代仍将会维持不正常的三架构产品线形态。旗舰级有GM204及其阉割版本占据,中端由GM107占据,甜点则会维持Kepler时代的做法,交由深度阉割的GM204以及本来定位中端的较为完整规格的GM206分别占据。一切都将会继续沿着Kepler时代的轨道继续前行,除非整个剧本被AMD彻底改写。

要让NVIDIA主动放弃现有的缓慢竞争节奏,完全不顾竞争对手的表现而一味前冲是不现实的。要想看到正常的甜点级显卡,令GM204重新以正常的甜点级架构示人,就需要能够充分对抗甚至打压NVIDIA现有产品线规格及性能的AMD产品出现。换句话说,只有AMD发布于GM200势均力敌的先进GPU架构,并且在本产品周期内将GPU架构的竞争带回到正常节奏当中时,GM204才会褪去旗舰的马甲,重新回到甜点级架构的定位,并且再次成为深受用户喜爱的甜点级显卡。

760和750ti哪个值得买(760Ti哪儿去了AN甜点产品线回顾解析)(11)

GeForce GTX 760Ti的架构究竟会是怎样的呢?

AMD能做到做到这一点么?我们不得而知,起码在现在的形势下,我们很难对此报以乐观的期许。但问题在于这正是解决甜点级显卡所面临问题的关键,甜点何时才能再甜,我们能否,又将在何时才能再次买到令我们满意的sweetspot显卡,一切都只能看AMD的表现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静候奇迹的出现吧。

GeForce GTX 760和GeForce GTX 770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神秘的GeForce GTX 760 Ti呢?如果有为什么会被雪藏呢?让我们看看顾老师怎么说………………

林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