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0部小众电影(微刊这部有良心的电影让你美到哭)(1)

用 微刊 APP 看天下

收藏分享全球你热爱的好内容

微刊君 |李莎

2014年,由爱尔兰Cartoon Saloon公司制作,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等多家工作室联合投拍的动画电影《海洋之歌》在欧洲上映,这部改编自爱尔兰民间神话,采用全手绘制作的影片,自上映后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极高的赞誉,先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安妮奖多项提名,并荣获第18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片奖。

今年8月,这部被媒体盛赞为“史上最美的动画”终于在院线上和中国观众见面了,这部零差评动画电影,在这个令人绝望的暑期档,堪称一道清流,拯救了可怜的中国观众。

分享10部小众电影(微刊这部有良心的电影让你美到哭)(2)

2006年,正在制作自己的首部动画电影《凯尔经的秘密》的爱尔兰动画导演汤姆·摩尔带着10岁的儿子到爱尔兰西海岸度假。然而在那里,摩尔没有看到记忆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反,遍布海滩的海豹尸体,令他目瞪口呆。当地人告诉他因为近年来鱼群萎缩,致使产量不断下降,渔夫由此开始屠杀捕食鱼类的海豹。在摩尔看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很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成了吸引游客的噱头。”

分享10部小众电影(微刊这部有良心的电影让你美到哭)(3)

摩尔口中的古老神话正是以海豹为主角的。在爱尔兰、苏格兰和法罗群岛,海豹精灵一直是民间传说中的神话生物。传说中的海豹精灵总是会褪下海豹皮,幻化成人形与人类相遇,甚至成为人类的伴侣。然而这种伴侣关系很难长久,海豹精灵最终还是会穿回海豹皮回到大海中去。摩尔认为“失去”是这个故事的主题,“失去家人能为故事提供强大的内核,还有失落的古老语言,失落的歌谣都是我想表达的东西。”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神话传说的唤回,这两个想法相互碰撞,成为《海洋之歌》最初的创作灵感。从影片创意的产生到影片制作的完成,历经了整整7年。

神话不神

“我并不了解爱尔兰神话,但我想我看懂了这个故事,并为此深深感动。”学习戏文专业的小董,在看过《海洋之歌》后,连发27条朋友圈,以示对这部影片的赞赏与尊重。“这是一个关于失去和寻回的电影,海豹女布朗娜离开丈夫和子女,回到大海中去;哥哥小本失去了对妹妹的爱,却在奇幻的旅途中找回了爱的能力;妹妹雪儿因为失去了自己的海豹皮而奄奄一息,在弥留之际重新找回,又在即将失去父亲和哥哥,奔向大海的时候,选择留下……”他对记者讲述起自己对《海洋之歌》故事构架的理解,“也许爱尔兰以及爱尔兰的神话离我们很远,但我想这丝毫不会影响中国观众的欣赏,它所传达的关于追寻爱与自由的话题是世界通行的。”

然而最初想要不断强调“失去”主题的摩尔,随着影片制作的深入,逐渐改变了自己对于影片的表述方式,“我们想弱化说教的成分,不去刻意强调民间传说的流失,而是把故事重心放在更加普世的情感牵绊上,那份父母去世、或者失去自己所爱的人之后体会到的强烈冲击。”摩尔说。于是他在原本十分严肃甚至沉重的主题中融入了许多活泼轻松的元素。

分享10部小众电影(微刊这部有良心的电影让你美到哭)(4)

2009年,《海洋之歌》曝光了首款预告片,无论是音乐还是画面,此版预告片都呈现出相当俏皮的风格: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配乐,布朗娜带着女儿从人形变回海豹模样,在海洋中徜徉嬉戏。然而这段情节最后并没有在成片中出现,观众最后看到的影片基调也并不像预告片那样轻松活泼,反而显得既舒缓又哀伤,“我希望《海洋之歌》的情感基调更厚重些,我想做一部介于《龙猫》与《外星人E.T.》之间的电影。”摩尔这样解释自己对于影片基调进行调整的原因。

分享10部小众电影(微刊这部有良心的电影让你美到哭)(5)

以《龙猫》来类比的摩尔丝毫不掩饰对于宫崎骏的崇敬之情。许多人认为《海洋之歌》与宫崎骏以及吉卜力的动画风格颇为接近,特别是2013年上映的吉卜力作品《辉夜姬物语》(影片改编自日本的神话故事《竹取物语》,讲述了在竹子中诞生的辉夜姬在伐竹翁夫妇养育下成长,最后回到月宫中的故事。),与《海洋之歌》在故事架构上有着诸多神似之处,摩尔本人也对此表示惊讶,“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日本还有那段传说。它让我联想到约瑟夫·坎贝尔的著作,他对神秘学和人类学很有研究。他曾经说过,地球上每个文明在神话上都有相通的元素。《辉夜姬物语》让我对《海洋之歌》讲述的故事更有信心了。”摩尔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

爱尔兰范儿

虽然在叙事手法上与“宫崎骏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取材、取景皆来自爱尔兰的《海洋之歌》依然是一部有着纯正“爱尔兰范儿”的电影。摩尔本想将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定在1987年,因为80年代正是他在爱尔兰度过的童年时光。不过时代的烙印在影片中凸显得并不明显,许多观众看过电影后都认为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模糊不明。摩尔认为,这本身也是“爱尔兰范儿”的一部分,“可能是因为爱尔兰乡间风景本身具有那种脱离时代,不随时间变迁的永恒气质,还有主要角色也没有用很多高科技的生活装备,我估计很多观众都没有意识到现代生活出现在电影里了。”

分享10部小众电影(微刊这部有良心的电影让你美到哭)(6)

《海洋之歌》在开篇引用了著名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被偷走的孩子》,为影片奠定了浪漫哀伤的基调。“我选择叶芝的诗,是因为他在用自己的作品来保存爱尔兰的神话传说,他想保护这些祖辈的故事,让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也是我希望借《海洋之歌》做到的事。”摩尔说。影片末尾,雪儿分别用英语和盖尔语(苏格兰和爱尔兰地区使用的一种民族语言)吟唱起民谣,“我希望给观众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感觉,而不是随便挑一首现代歌曲,我们认为用盖尔语唱出来能增强这种感觉。”这样的安排同样出于导演对于民族性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正是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的不同,才使得各个国家的动画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中国的水墨动画、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以及欧洲的艺术动画电影都是如此。”大侃认为所谓的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应该是在自己的文化体系之内建立起来的。《海洋之歌》的成功离不开对各种爱尔兰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

冲破CG时代

1995年,第一部完全由电脑制作的《玩具总动员》横空出世,成为动画发展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在此后的二十年间,CG动画(又称计算机动画,是借助计算机来制作的动画)不断发展壮大,俨然成为了动画电影的主流。近年来,CG特效是否够炫几乎成为了评价一部动画电影好坏的标准之一。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海洋之歌》反其道而行之,逐帧手绘,用了7年的时间完成制作。

分享10部小众电影(微刊这部有良心的电影让你美到哭)(7)

“我觉得手绘动画具有那种永恒的品质。我们今天再去看迪士尼的《小鹿斑比》,还有早期吉卜力动画,它们依然非常新颖,毫无陈旧之感。”摩尔这样解释自己坚持手绘的原因。在他看来,所谓的特效科技是随着时代的推进而不断更新的,今天令人目眩的特效,到了明天也许就会过时。而手绘却可以冲破时间的限制,成为常看常新的经典。

《海洋之歌》使用TVPAINT软件(2D动画专业软件)进行绘制,动画师融合了浮世绘、工笔、水墨等多种绘画技法,并运用了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和大量的古老象征符号,力图让画风既丰富多样又和谐统一。而片中无处不在的爱尔兰装饰艺更让人设和背景的欣赏价值达到极高的水准。

分享10部小众电影(微刊这部有良心的电影让你美到哭)(8)

“惊人的几何之美、符号之美,帧帧是画。”“不仅故事完成的好,而且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真是极致般的视听享受。”“这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动画”……《海洋之歌》上映以来,收到了几乎一边倒的好评,有人说这是“CG时代”下传统手绘动画的一次完美反击,也是一次让动画回归本真的实践,而这恰好又与影片想传达的关于“失去与回归”的主题相统一。

全文详见《Vista看天下》第358期

「微刊」阅读平台由 Vista 看天下出品

速度下载「微刊 APP」体验个性阅读

长按上方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