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攻略(云南砚山春回大地)(1)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眼下的砚山大地万物复苏,又一场春雨过后,田间一派繁忙,农户们纷纷踏入农田,育苗、除草、施肥,工业园区里一家家企业火力全开,与春天赛跑抢时间、抢进度、抢效益,成千上万赶赴他乡务工的群众正在把疫情带来的不安和惶恐化作增收的希望和动力……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攻略(云南砚山春回大地)(2)

蚌峨乡蚕豆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春耕生产“活力迸发”

3月18日,来自浙江的黄向友等4人在蚌峨乡蚌峨村委会新寨坝流转土地连片种植的500亩蚕豆,陆续进入采收期,每天吸引坝子周边村庄8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每人每天务工收入80元。

正月初就开始在基地务工的新寨村小组42岁村民田维粉乐呵呵地告诉笔者:“种了30多年庄稼,没想到蚕豆还可以长得这么好。有这样一个基地就是好,我们农民每亩就有650元的地租,还可以一边照顾家里老小一边在基地打工,60多岁手脚还灵便的他们也要;而且老板很干脆,当天的活一干完,立马就结工钱。”

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市场、物流的精准对接,这批蚕豆2天即可运送到上海等地以每市斤2.5元左右销售,亩产值达7000元,500亩的产值高达350万元;整地、播种、封尖、采收等各环节用工可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50万余元。蚌峨乡人大代表、新寨村小组村民王恩培说,蚕豆基地不仅可以带动周边群众收地租、赚工钱“富口袋”,还帮助群众在务工中学习测土配方施肥等新知识“富脑袋”。

蚌峨乡招贤纳能发展“短平快”特色种植产业实现“双赢”仅仅是砚山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攻略(云南砚山春回大地)(3)

县科协干部职工在阿猛镇租白村调研鹰嘴桃种植基地调研

阳春三月,春满大地。阿猛镇租白村200多亩鹰嘴桃花争相开放,者腊乡3000余亩李子种植基地繁花似锦,稼依6万多亩蔬菜基地源源不断进入沪粤港澳等地区千家万户的“菜篮子”,阿猛镇阿猛村每年可种四茬的600亩水生蔬菜成为企业增效、农户增收的好项目,平远镇、稼依镇的8万亩即将丰收的马铃薯令农户喜笑颜开,维摩乡上千户农户种下了新一年的辣椒苗,一场春雨过后,七乡大地处处充满生机....2020年,砚山县将突破80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8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等,为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蔬菜)示范县和“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按下助力奔跑的“加速键”。

企业复产“火力全开”

3月19日,在砚山县城郊的王国食品有限公司,刚刚更新不久的一条全自动米线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这是文山州目前唯一的科技型米线生产企业,2018年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生产的胡萝卜、南瓜、紫薯、苦荞、山药、蓝莓、玫瑰花、三七花等14种口味的彩色米线是该企业米线产品最大的特色,在2019年南亚东南亚品牌文化旅游商品国际大赛暨云品100创新创意大赛上,“撒拉丁花色米线系列”被评为“百佳品牌伴手礼”。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攻略(云南砚山春回大地)(4)

撒拉丁花色米线系列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攻略(云南砚山春回大地)(5)

砚山县王国贸易有限公司员工在包装“花色米线随手礼”

2019年,该企业年生产花色米线产品3000余吨,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税收12万元。作为正在成长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农业类工业企业,砚山县王国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正在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培育更多益农惠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的“新亮点”“新动力”。

来自距离公司1公里远的布标村民马文兴从去年开始到公司上班,她今年47岁,每月2700元左右的工资令她感到十分高兴,上班就在家门口,公司里又提供吃住,在部分时间下班后都能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这家企业通过现代化设备生产米线,每三天完成“生产-打包成型-检验检疫-出厂”一个批次的米线产品生产流程,整个生产车间仅需要3名员工,加上来自县内稼依、平远、者腊等乡镇的务工群众在内,目前共有员工1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人,年人均工资收入3.3万元。

全自动米线生产烘干设备的投入运用,彻底改变了以往大量用工、生产效率不高、品质不一等状况,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益,科技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前来企业打工的贫困群众的观念和认识。

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色的“撒拉丁花色米线”不但在云南省打响了品牌,还远销浙江、广东、新疆、海南、北京、上海等地,在去年年底也成功将精装产品销往美国、沙特、印尼、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受疫情影响,2月20日企业复工以来,公司产品一度出现滞销,观念更新较快的公司总经理马超喜把眼光投向了“互联网”,通过培育“网红”打通“云销售”,公司营销公关谢龙兴播出的第一条抖音视频就获得了40万的点击量,也就是全国各地有40万人正在了解云南的米线、了解云南砚山的花色米线。

公司正在筹备上马第二条生产线,他对目前年产3000吨的规模表示满意,但他强调,公司第二期扩大再生产的目标是6000吨的产能,中国人喜欢吃米线,更喜欢吃云南米线,“撒拉丁花色米线”深受全世界和很多民族欢迎,“疫情发生以来,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了企业疫情防控大力的支持和指导,做了很多事帮助企业化解复工难、用工难的工作。”

“硬核政策”排障助跑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积极向好,砚山县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推动各类企业全方位复工复产部署,在保证防护到位的情况下,认真落实省政府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22条措施和州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20条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3月20日,沉寂多日的砚山县云砚养殖合作社养殖厂开始忙碌起来,刚刚从四川和国外发到养殖基地的第三条现代蛋鸡养殖设备开展安装,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该企业蛋鸡养殖规模将从之前的20万羽扩大到30万羽,早在去年10月份就向贵州的鸡苗供应商订下的16万只鸡苗将及时进场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陆云介绍说,从疫情发生以来,养殖场里里外外都坚持落实最严格的环境消杀和人员返岗排查。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融资难、购买黄豆等原材料难等问题。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攻略(云南砚山春回大地)(6)

预计3月底安装调试投入使用的云砚养殖合作社第三个养殖车间

面对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冲击,砚山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组,实行县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全面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与企业一道应对挑战,共克时艰。

针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一企一策”找准问题抓细抓实,多措并举推进云南绿色铝产业园、四中、五中等40个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围绕“供需就业”摸底跟踪、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推出“网络招聘”稳岗助企、开发“公益岗位”稳定就业、“点对点”做好劳务输出“直通”服务等措施,为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提供“零距离”帮扶。目前,全县131户重点企业、42个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率98%,返岗人员6494人。截止目前,组织网络招聘会2场,参与的县内外企业42家,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全县35户规上工业企业复工34户,复工率97.14%,返岗人员5190人;46户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复工38户,复工率82.61%,返岗人员956人;44户重点农业企业复工40户,复工率90.1%,返岗人员1430人;40个建设项目,复工33个(续建26个,新开工7个),复工率82.5%,返岗人员1575人。

这是云南省砚山县精准防控疫情、有序复工复产的生动写照,也是砚山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进一步强化“交总账”和“军令状”意识,助农复产、助企复工,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就业扶贫结出的喜人果实。

作者:彭显波 张卫姣 高加敏

责编: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