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岀品味

六十年代美好生活作者(自然人与社会人)(1)

美食家陈晓卿——“自然人在吃的方面要比社会人更有品味。”此话怎讲?听我慢慢道来。

什么是自然人?百度——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和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民法通则》用“公民(自然人)”,将公民等同于自然人。《民法通则》《合同法》则径直使用“自然人”。

什么是社会人?百度——社会人的意思是指“行为、语言、做事风格像已经步入社会上的人”。社会人是一个网络用语,是“社会”的衍生词,泛指那些踏入社会,明白险恶的人。多用来形容人见过世面,社会经验丰富。

“社会人”是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美食家陈晓卿在《圆桌派》上说,自然人实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讲口味,不讲排场;而社会人就不行了,要讲究排场,要讲究当次,还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我的理解,自然人实诚,只讲美味可口,价廉物美,而社会人就不行了,尤其是现在流行把聚餐的酒店,酒菜晒到朋友圈里,抖音上互相攀比。谁的酒店高档,如米其林、私人会所、五星级甚至六星级的地标性酒店。再比如,谁的佳肴珍贵,如野生的海鲜,天然的菌菇,霸王蟹鱼子酱,雪花牛肉澳龙虾等等不一而足。这社会人在吃的方面也确实,只讲面子不讲品味了。

像我们这些退休人员,大可不必这样,退出社会人,回归自然人,只讲实惠不讲排场,名胜古迹留脚印,人间烟火不遗忘,聚餐量力而行,往来才能天长地久,活岀真实的自我,吃岀人间的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