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通,情相投;若有隙,话不和。

——题记

幸福谁买单下一句(俩口子一说话便知)(1)

   01

小牛和小何的新婚庆典正在进行中。

前面的仪式都举行过了,宴会刚刚开始。接下来,是新郎新娘向宾客敬酒。

大厅最前面主席台下,是一张大圆桌贵宾席。

回过头来,贵宾席的左前方,是新郎的两桌哥们儿;右前方,是新娘的两桌闺蜜和同事。庆典场面很气派。宴席摆满了大厅,宾朋济济一堂。

小牛是退伍军人,在县民政局工作。小伙子们看给贵宾席敬完了酒,就有意起轰,让新郎新娘先到这边来。两桌人齐声喊号:一、二、三,快!快!快!喊得整个大厅震天价响。

小何在一家旅游公司当导游。这边的姑娘们也不示弱,个个靓丽,噪音清脆。看小伙子们喊号,她们拍着巴掌和小伙子们打起了擂台,齐声喊着:要—发—财,这—边—来!

是先去左边,还是先去右边?按道理,应该先去左边桌。

新郎拉了拉新娘的手,说:咱们先去那帮小子那边吧!新娘一扭头,一甩手,说了句:听我的!就拽着端着酒盘的服务员,走向了闺蜜同事这一边。

小伙子们那边传过来一阵长长的“嘘”声,显然是喝倒彩。新郎高高举起酒杯,跟他们比划了两下,意思是:马上就来!转身和陪同人员来到了姑娘们这两桌,与新娘投入了对美女们的敬酒戏闹之中。

刚才新郎与新娘为先到哪边敬酒,发生小小分歧的一慕,被挨着贵宾席,坐在一桌长者席上的老宋头看了个一清二楚。

老宋头是小牛家的隔壁邻居。这老头饱经世故,为人厚道,与小牛的父亲相交甚厚。小牛小时候掉进村后渔塘里,要不是老宋头发现及时,恐怕就出事了。老宋头从小牛光屁股玩泥巴,到入伍参军,都很喜欢这孩子。小牛也一直打心眼里敬重宋伯伯。

新郎新娘敬酒来到了几位长者这一桌。小牛拉着新娘,第一个来到了老宋头跟前,说:这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宋伯伯。接着,小牛端起满满一杯酒,放到了宋伯伯的手心里。俩人又双双端起酒杯,祝愿宋伯伯幸福安康。

老宋头是个做什么事都很认真用心的人。看着眼前一对新人,从个头到长相,都很般配,真是高兴。可就是一想起他俩刚才为敬酒发生分歧的那一幕,心里头还是有种别样的滋味。所以,他并没有在新郞新娘说完祝辞后,道声谢谢,仰脖就把酒干了。而是端起酒杯,深情的,一字一顿的,看着俩个人的笑脸,说了这么一句思忖了很久的真诚祝愿:

伯伯衷心祝你们永结同心,百年和美!

说完,才把一对新人的敬酒喝了。

老宋头语重心长的真诚祝福,小牛小何听出老人家的一番苦心和特别含意了吗?没有。因为那天他们沉浸在祝福不绝于耳的喧嚣声里,根本不会对哪个亲友的祝福去多想什么。可老宋头看着他们过日子呢。小俩口婚后的日子过得同心和美吗?还真被老宋头的隐忧料中了:恰恰相反。

小俩口都很要强,又爱逞强。这日子过得别别扭扭,吵吵闹闹。时常小牛到县城住一段时间,小何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俩人谁也不想见到谁。好在俩人都是事业型的,又很爱面子,顾忌声誉影响。后来,有了孩子,有了共同心爱的宝贝,才没走到破裂分手的地步。

幸福谁买单下一句(俩口子一说话便知)(2)

02

年岁很大的老俩口,从超市油盐酱醋买了不少东西。老头子拉着装得满满的拉杆车,在前面走。老太太看样子腿脚有些毛病,一歪一瘸的远远在后面跟着。

老俩人上了一辆公交车。老头子身体还算硬朗,搬着拉杆车就上了车。老太太要不是车上管理员小伙子帮忙,一个人都上不来车。

老头子在一个靠着铁柱子的座位坐了下来。他把拉杆车放一边,身子旁坐着,两腿夹着柱子,两手也抓着柱子。

老太太坐在老头子斜对过,紧挨着司机身后挡板的座位朝前坐着。老太太扭脸一看老头子坐得那么别扭,就说:你看你那个坐相!那么歪着坐,一个刹车,不闪了你才怪。再说,你的脚那么放,也碍着别人走路。

老头子听了,沉着脸,好半晌才冲着老太太回了一句:管好你自己!

老太太一声没吭,往耳根上撩了几下白发,干咳一声,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果不其然。没过多会儿,一辆小车从公交车右侧并线超车。公交车师傅一个减速,全车的人都被聳了一下。老头子差点没从座位上往前滑下来。拉杆车也被甩倒了。

老太太把拉杆车拉到自己这边。又跟老头子说:看,怎么样?让你正着坐不正着坐!

老头子白了老太太一眼。挪了挪身子,还是按原样儿坐着,把脑袋扭向了另一边。

周围的乘客看着老头老太太谁也不服谁,觉得真是人老了,这性格脾气一点也不老。有几个年轻人看得怪有趣,用手掩着嘴偷偷笑。

车到站了。老头老太太该下车了。老头子起身自己就下了车。老太太很费劲的拉起拉杆车,幸好有俩位中年妇女帮忙,从老太太手里接过拉杆车,帮助先抬了下去。老太太拽着车门,一只脚先踩着地,另一只脚再跨下来,喘着粗气下了车。

老头子远远在一边站着。

这时,刚才帮忙下车,其中的一位凑到老太太耳边:这大爷真够倔的呀!

老太太抬手指了指老头子:这老东西,我跟他打斗了一辈子!

幸福谁买单下一句(俩口子一说话便知)(3)

03

菜市场卖包心菜的摊位前。一对不到五十岁的俩口子,穿着挺讲究,气质也不像普通老百姓,在买菜。

男士挑了挑,拿起一棵菜,掂了掂,说:这棵包得紧,挺好,就这棵吧。

女士瞅了一眼,说:好什么好?松的好!随手拣了一棵蓬松松的,往称盘上一放,就给卖菜小伙付了钱,拎起菜兜就走了。

男士还站在原地打楞,似有不解,又有不甘。正好,又过来一位老太太,也是买包心菜。

男士看老人家很和善,就讨教似的问道:老人家,这包心菜是包得紧的好,还是松的好?

老太太微微一笑,一边挑着菜,一边答道:包心包心,当然是包得紧的好啊。

男士说了声:谢谢!寻着女士的身影走了过去。他告诫自己:这回坚决闭嘴!让她想买什么买什么;想怎么买,就怎么买。

回家的路上。男士不经意又说:今天中午把包心菜焯了凉拌吧。网上介绍,凉拌比炒了、炖了吃,更有营养价值。

女士说:网上的说法多了,你听谁的?中午吃什么凉拌,炒了吃。

俩人谁也不再说话,默默进了家门。女士把菜兜往厨房一放,跟男士说了声:今天中午你做饭。我有点事,要出去一下。随即,进了卧室换衣服。男士看了看挂钟,才十点多。也进自己的卧室,看起了书。这俩人,早就过上了各居一室的“一国两制”生活。

其实,这天是双休日。

他俩有个女儿,出嫁了,也有了孩子,住得离他们并不是太远,但很少回来。连小外孙女都说:我才不去姥姥家呢,一点意思都没有。

幸福谁买单下一句(俩口子一说话便知)(4)

04

小张和院子里几个姐妹在楼下乘凉唠嗑。聊着聊着,说起了谁穿的衣服好看不好看。

小张穿一条紫色裙子,绿色白花短袖真丝上衣。有一个姐妹说,小张穿这身衣服不怎么好看,另外几个姐妹也有附和的。因为小张不是长得很白皙。这身衣服搭配,似乎有些不太协调。

小张却说,我觉得挺好的。这还是我家先生跟我一起去买的呢。我家先生可轻易不逛商场。听说我要买衣服,才特地跟我去,帮我挑的。

她们正说着话,小张的先生下楼扔垃圾。大家就七嘴八舌喊着:过来,过来,我们正有话要问你呢。

小张的爱人笑嘻嘻的说:什么事?就走了过来。

大伙儿指着小张身上的衣服说:这是你给买的?

小张爱人说:是啊。怎么样?

大伙儿说:不怎么样!看你什么眼光?

小张爱人还是嘻嘻一笑:是吗?我看挺美的!说完,去扔了垃圾,又走了回来,对几个姐妹似乎不肯轻易透露的说:要说买衣服的眼光啊,我是很不在行。但是,给自己的爱人买衣服,要用独特眼光!自己还做了个神乎其神的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姐妹们闲聊起来,很容易没完没了。

她们唠了好半天。小张爱人又下楼来了。刚才是拖鞋、短裤、背心;这会儿是跑鞋、长裤、T恤衫,看样子像要去哪儿办什么事似的。他自己拿着一把折叠扇,给小张拿了一把小蒲扇,又招来姐妹们一番议论。

一个姐妹说:哟,哟,哟,真够体贴入微!连扇子都能给想着拿。

又有姐妹找岔。拍了拍小张的胳膊,指了指小张爱人的肚子,说:你家先生该减肥啦,将军肚都起来啦,别再给他那么多好吃的。

小张笑笑说,咳!男人嘛,有点肚子有风度。不过,也不能再胖了。这不,我每天晩上要陪他在院子里面走十圈呢。

大伙儿又是一阵嘻笑。连忙赶着他们:快去吧,快去吧!

【文:原创;图片:选自网络。】

幸福谁买单下一句(俩口子一说话便知)(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