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热播,带领观众再一次领略了传统诗词的美好,其中第九场中有一道题目令参赛选手大吃一惊,更是让百人团中五分之四的人陷入惨败。这道题问的是"楚王好细腰,宫众多饿死"中"细腰"指的是楚国君王的腰,楚国大臣的腰,还是楚国美女的腰,可以说是难倒了大批英雄汉。随后评委郦波教授解释道"楚王好细腰"语出《墨子·兼爱》,"昔者好士,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之色。"自然地,"细腰"就是指"士"的腰了。

先秦时期的发展(从34)(1)

谈及"士",大家并不陌生,甚至能例举一二,有出谋划策智计无双的谋士,如连横的张仪、合纵的苏秦,还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还有我们常听到古装电视剧中提到的"士农工商",则是把"士"看做一种阶层。但是关于士的起源与定义,则比较模糊,就连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士的最初起源

关于士最早的理论,可以参见《说文解字》:"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十。"给出了士的特点,也就是说士具有以一见十的能力,可以以小见大,具备发散能力和思辨能力。而孔子说:"推十合一为士"则在一程度上反应了士善归纳总结的特征。段玉裁注《说文》曰:"凡能事其事者称士"对士的职能作出了解释,即士需要担当某项任务或者完成某项社会分工。另有《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可见士就是做事的,但是做事之说未免太过笼统,士的具体身份不得而知。

先秦时期的发展(从34)(2)

从上述资料可知给士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不是很简单,对此,学术界的看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主要观点。

农夫说

一是从文献学角度,从"士"字的形来解释士的由来,代表观点是农夫说。近人吴承仕认为:"士,古以称男子,事谓耕作也……"指出士是对耕作的男子的也就是农夫的称呼,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述林》中援引此定义并对士字的甲骨文进行分析:士的甲骨文下半部分像地,上半部分像禾苗插入地里的形态。这从侧面佐证了吴承仕的观点。余英时在《在士与中国文化》中也认为士最初是指农夫。这极有可能就是士的最初起源,后来随着社会的动荡,农夫由于庞大的人数基础和才能出现在诸侯卿大夫的视线里,于是其中优秀者被遴选出来,成为诸侯卿大夫所主要依靠的政治势力,士也由此逐渐成为社会政治中的中坚力量。

先秦时期的发展(从34)(3)

贵族说

另一个观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士下定义,代表观点是贵族说,即士是先秦时最低等的贵族。具体来说,先秦贵族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士,士是贵族中最末端。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平民也有四个等级,即士、农、工、商,也就是士人、农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以及商人,由此可见,士由最低等的贵族变成了最高等的平民。及至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就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以血缘关系来分配国家权力的一种制度。简言之,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国家,其他儿子或者功臣分封到诸侯国成为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国,其他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又会分封士,层层分封,可以说,士具有贵族血脉。

先秦时期的发展(从34)(4)

士的等级低,也承担着管理国家的责任,同时必须具备才干和能力,尚武是必然的,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各种礼节,以便执行外交出使任务,亦要储备大量的知识,以担任官使职务。因此,士可以用来代指那些文武皆备的贵族子弟。西周时期对贵族子弟的教育也很重视,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都要学习,《论语》中即有关于射的的记载,"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说的是君子淡泊无所争,如果有,那就是在比赛射箭的时候吧,可知对于射箭的重视。关于礼乐的学习则可以从《礼记王制》中找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这规定了士的教育要求。

士的演变与影响

易中天曾说"先秦诸子都是士的代表,儒家是文士的代表,墨家是武士的代表,道家是隐士的代表,法家是谋士的代表",诸子是士的代表,他们游走各国,阐述自己的理念,宣扬本家的主张,胸怀天下而心忧社稷。以儒家为例,孔子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为教育的普及作出贡献,他自己也多次提到士,《论语》中有"士怀而居,不足为士也",与其周游各国相符合,后代人也称某些士为"游侠"。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士刚刚兴起的时代,孔子已经把士的精神追求从个人荣华提升到对家国人民的关怀上了,指出"士志于道"。孟子更是对士的任务做出了新的要求,在《孟子》中,孟子认为士应该以"道"为己任,追求品德的圆满,最终达成"圣人"的目标。

先秦时期的发展(从34)(5)

及至战国时期,时代的巨变与诸侯的纷争使得人才需求大涨,士的地位也显著提升,诸侯纷纷招贤纳士,无论是求贤若渴还是政治作秀,士的的确确是受到了尊重。 《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了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逐一满足冯谖有鱼有肉、出行配车马以及奉养老母的要求,对士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还有《史记》中《信陵君窃符救赵》一篇中对信陵君的谦卑也是刻画极细,如"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一方面写出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一方面也反映了士能获得尊重的重要原因:诸侯身边汇聚的士愈多,则说明其愈贤,愈加令人忌惮。史书中诸如此类的记载颇多,都反映了战国时期士的地位。

战国以后,养士之风不再盛行,士也逐渐退却战国时代的风华,但是士的一些思想理念对后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观念和立身原则都有着深刻影响,士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很多作品的根骨,支撑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士大夫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