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GNC系统主任设计师 于 丹

今年2月22日,会见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强调,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作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荣幸,同时也为自己所在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GNC团队感到自豪。

弘扬探月精神走好坚实步伐(把探月精神化作奋斗引擎)(1)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科研人员在开展嫦娥五号返回器测试工作。光明图片

嫦娥五号任务就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2020年11月28日,嫦娥五号第一次近月制动,这可是团队上下十年努力的成果。12月6日,最紧张的时刻来了,“小五”要进行人类首次环月轨道无人自主交会对接。虽然胸有成竹,但仍难免忐忑。我对自己说:“这个工况做过全物理试验,不要怕!”在交会的最后阶段,看着监视相机,我紧张得已经听不到周围的声音。直到欢呼声传来,我才骤然醒来。对接成功了!

闯过一关又一关,12月17日,“小五”要返回了,须以35倍音速冲入大气层。为了减速,我们采用了古老而又有趣的方式——“打水漂”。这是探月三期工程的第一大关键技术,世界上史无前例。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完成了难以计数的模拟飞行试验,尝试了上百万条飞行路线。当把最优制导参数注入后,我们屏住呼吸,等待着梦想实现。开伞,国际遥遥领先的开伞点精度诞生!这成了每位探月人心中永远的回忆。

从立项到发射,我们团队爬坡过坎、负重前行,很多同事给我以激励:一遇到技术难关,半夜爬起来就走的张洪华副总师;一说到新闻采访就默默摆手,让年轻人展示的王勇副总师;疫情最严重时,在基地一待就是200多天的何健指挥;还有身边舍小家顾大家的同事们……他们都是我的榜样,是我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

■寄语与期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张洪华:

在探月工程六战六捷的伟大成就中,一大批青年在重要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嫦娥五号GNC团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航天青年的关怀与期许。今后,我国还将对月球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青年人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希望新时代航天青年持续弘扬探月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时代伟业,勇攀科技高峰,用青春和汗水为建设航天强国创造新的奇迹。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李晓、张蕾、颜维琦、詹媛、訾谦、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8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