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死观,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主张“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由此发展出极为宏伟完备的丧礼。二里头遗址已经发掘了400余座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墓葬,充分展示了当时的丧葬礼俗、社会结构及其礼制。

▼墓葬等级制度解析

根据墓葬规模、葬具之有无及随葬品的种类与数量,可将已发现的墓葬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人下葬棺木底下头部放砖(死者身份尊卑有别)(1)

人下葬棺木底下头部放砖(死者身份尊卑有别)(2)

一级墓葬

一级墓葬随葬有铜、玉礼器的墓。随葬青铜酒器爵、盉、斝等,大型玉器璋、刀、圭、钺、戈以及柄形器等,一般还伴出漆、陶礼器(含白陶器)等随葬品。这类墓有木棺、铺朱砂(一种红色矿物质,一般认为应与宗教信仰有关,同时也是身份登记的标志物),墓坑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这类墓只发现了10余座。在宫殿区内发现的随葬绿松石龙形器等罕见的贵族墓应是其中规格较高者。

人下葬棺木底下头部放砖(死者身份尊卑有别)(3)

二里头出土绿松石器

人下葬棺木底下头部放砖(死者身份尊卑有别)(4)


二级墓葬

二级墓葬是随葬有陶礼器的墓。随葬陶酒器爵、盉、鬶、觚等,其中不乏白陶器。一般还伴出陶质的食器和盛贮器,以及漆器、小件玉器和铜铃等。有的有木棺或朱砂,墓坑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这类墓占正常墓葬的一小半。

人下葬棺木底下头部放砖(死者身份尊卑有别)(5)


三级墓葬

三级墓葬是随葬少量日用陶器或没有随葬品的墓。一般不见棺木,无朱砂。墓坑面积在0.8平方米以下。这类墓占正常墓葬的一半以上。

人下葬棺木底下头部放砖(死者身份尊卑有别)(6)

四级墓葬

四级墓葬是被用作人牲而埋葬在祭祀场所,或被随意掩埋、抛弃在灰坑、灰层中。有的尸骨不全,有的手脚被捆绑,做挣扎状。

小结:二里头文化不同等级墓葬,死者身份尊卑有别、贵贱不一,其随葬器物的使用、墓圹规模受到严格限制。可见当时社会依照等级高低而等差有序的礼制已经形成,特别是青铜礼器的有无和数量多寡已成为等级身份的核心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