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官网发布两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披露包括一批食用油、肉制品、酒类等食品的抽检结果。南国早报记者发现,在不合格产品中,有20多家小油坊自榨的花生油存在过氧化值或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情况,横县一个酒坊的三款米酒均检出甜蜜素。

现榨花生油被人看破作假(自榨花生油被检出不合格)(1)

横县一个酒坊的三款米酒均检出甜蜜素。数据来源: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官网

近期,南宁市场监管部门对三小行业(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酒类、蔬菜制品、糕点、豆制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进行抽检,检验项目包括质量指标、重金属、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禁用物质、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和其他污染物等8类指标。其中,合格产品457批次,不合格产品8批次。

此外,南宁市场监管部门还组织开展了生产环节食用油、酒类食品安全监督专项抽检,共抽检白酒45批次,食用植物油120批次。白酒的检验项目包括酒精度、甲醇和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食用油的检验项目包括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a]芘。

经检验,45批次白酒全部合格,食用油检验结果发现部分小油坊自榨的花生油存在过氧化值或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情况。

现榨花生油被人看破作假(自榨花生油被检出不合格)(2)

不少小作坊的自榨花生油存在过氧化值或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情况。数据来源: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官网

记者梳理发现,在两次食品抽检中,花生油的不合格率较高,且基本均为小油坊自榨生产,不合格原因为过氧化值或黄曲霉毒素B1超标,产地涉及南宁市青秀区、江南区、邕宁区等多个城区及横县、宾阳县等地。

广西质检院专家专家表示,不少居民青睐“无添加”“纯天然”的自榨花生油,认为吃起来更香,但小作坊一般技术力量薄弱,多采用压榨法,技术工艺简单,防霉去毒措施效果欠佳,特别是在广东、广西等气候温暖潮湿的南方,十分适合黄曲霉生长和产毒,小作坊和家庭自制的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超标现象较为常见。

专家表示,花生油因黄曲霉毒素超标而有可能致癌。过氧化物可以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胃癌、肝癌、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脱发和体重减轻等病症。长期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花生油,可促进心血管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

除了自榨花生油,横县彬哥酒坊生产的三款米酒均不合格,原因为检出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据了解,甜味剂(甜蜜素、三氯蔗糖)为具有增加产品甜味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根据有关规定,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蜜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