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花是小说,有枝有干地攀在纵横交叉的结构上,俯下它漫天的华美,那里面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说不尽的故事。

史上最难高考题解析(可以看出现在高考题的难度到底有多大)(1)

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聚的美。

爬藤花是散文,像荼蘼、紫藤、茑萝,乃至丝瓜花、扁豆花,都有一种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的潇洒。看起来漫不经心,它们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不是没有一篇是欠缺章法的——无论是斜挂在疏篱间的,泼撒在花架上的,哗哗地流下瓜棚的,或者不自惜地淌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调皮刁钻爬上老树,把枯木开得活了似的,都各有各的文法,各有各的修辞。

( )。它是一种彻底的时间艺术,在丝帷的开阖间即生而即死,它的每一秒钟都在“动”,它简直严格地遵守着古典戏剧的“三一律”——“一时”“一地”“一事”。使我感动的不是那一夕之间偶然白起来的花瓣,也不是那偶然香起来的细蕊,而是那几乎听得见的砰然有声地拆展的过程。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此说来,可以比作昙花的文体,大概就是舞台剧了吧

B.如此说来,可以称作舞台剧的花儿,大概就是昙花了吧

C.如果有什么文体可以比作昙花的,大概就是舞台剧了吧

D.如果有什么花儿可以称作舞台剧的,大概就是昙花了吧

你认为这道题选什么呢?

史上最难高考题解析(可以看出现在高考题的难度到底有多大)(2)


很多同学选择了B项,但是答案选择D。

从原文“它是一种彻底的时间艺术,在丝帷的开阖间即生而即死,它的每一秒钟都在“动”······”来看,后面的代词“它”是陈述对象,陈述的是一种花,因此,可以排除A和C。那么到底为什么B项不合适呢,主要原因在于B项前面有一个“如此说来”,选文第三段用了很多的笔墨在说“爬藤花是散文”,按照前后文连贯的原则,“此”应该指代的是爬藤花的事情,但是我们看到,前面也说了树花和草花,它们三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这样“如此说来”无从落实,由此可排除B。

下面两个题目就比较简答了,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下。

史上最难高考题解析(可以看出现在高考题的难度到底有多大)(3)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看起来漫不经心,它们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不是没有一篇是欠缺章法的

A.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它们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不是没有一篇欠缺章法的

B.看起来它们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不是欠缺章法的

C.它们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是欠缺章法的

D.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它们,倒也每一篇都是有章法的

19.C(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它们”位置不当,二是滥用否定词“不是”“没有”)

史上最难高考题解析(可以看出现在高考题的难度到底有多大)(4)

20.下列句子中,同时运用了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聚的美。

B.像荼蘼、紫藤、茑萝,乃至丝瓜花、扁豆花,都有一种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的潇洒。

C.或者不自惜地淌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调皮刁钻爬上老树,把枯木开得活了似的。

D.使我感动的不是那一夕之间偶然白起来的花瓣,也不是那偶然香起来的细蕊。

20.A(A项“草花是诗”是比喻,“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是比拟;B、C两项有比拟无比喻;D项无修辞手法)

附:什么是比拟?

释义: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

1.增添特有的情味。

2.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3.能启发读者想象,使文章更生动。

分类: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史上最难高考题解析(可以看出现在高考题的难度到底有多大)(5)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比拟和比喻人们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但它们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具体如下:

1、意思不同

比喻是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比如“战士像青松一样挺拔”这个比喻句,就把“战士”挺拔的身形比喻成挺拔的青松,借青松展现战士的英姿。

而比拟则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比如说“小溪大声地呼唤母亲。”小溪不可能像人一样,而是将小溪直接模拟成一个思念母亲的游子来写。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比喻和比拟是有差异的。

2、两种手段的形式构成上也有不同。

比喻句一般都是由涵盖了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构成的。例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宗璞<< 紫藤萝瀑布>>)一句,本体是“盛开的花”,喻体是“张满的帆”,喻词是“像”,三者构成了比喻句的基本形式结构,而且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

比拟却不同,例如“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一句,拟体完全在句中没有出现,仅仅把“春风”的吹拂拟人化来写作,描绘出它温柔的特征。

3、从两者的侧重来看截然不同。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 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