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至莱芜的高铁啥时候通(国内首条市域高铁今开通)(1)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12月30日10时38分,G9230次首发动车组列车从雪野站开出,标志着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济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市域高铁,也是省会济南“米字型”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济南东站与石济高铁、济青高铁联通,接入全国高铁网,结束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不通高铁的历史,济南至莱芜最快运行时间42分钟。

济莱高铁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境内,线路起自济南东站,途经济南市章丘区、莱芜区,终于钢城区钢城站。线路全长117.49公里,全线共设济南东、历城、章丘南、雪野、莱芜北、钢城6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4对、高峰线列车1对,分别为济南东至钢城G5371/G5372次、G5373/G5374次、G5375/G5376次、G5377/G5378次,G9325/G9326次高峰线列车。

济莱高铁也是全国首条由市级投资平台建设的高铁项目,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2022年9月开始联调联试。项目建设过程中,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会同各参建单位,坚持精益求精、安全至上、彰显特色的理念顺利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开通运营前,铁路部门协助建设单位把好工程质量关,精心组织相关单位,严格各项规定和标准,对济莱高铁各专业设备进行了检测、验收,对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信信号系统等进行了综合优化调整。最终,该项目通过安全评估,满足高速铁路安全稳定的运营要求,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济莱高铁是山东省会济南“米字型”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济南东站与石济高铁、济青高铁联通,接入全国高铁网,结束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不通高铁历史。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山东省会济南“米字型”高铁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于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打造“轨道上的山东”,促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根据规划,济莱高铁未来将延伸到临沂,被称作“济莱临”高铁,而临沂是京沪高铁二线的重要站点,站点设在既有的临沂北站,因此,未来的“济莱临”高铁,也是京沪高铁二线和济南的联络线。此外,济莱高铁未来还将连接青岛经莱芜、泰安到聊城的鲁中高铁通道,可以借助鲁中高铁、京沪高铁二线青岛连接线直通青岛西海岸。因此,济莱高铁具有“破圈”功能,是“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之间的重要连接线路,对于加强济南和临沂、日照、青岛西海岸的连接十分有益。

建设难点:

设全省首座线下式“站桥一体”高铁站房

作为济莱高铁全线最大中间站的历城站,总建筑面积105774平方米,地上结构共3层,其站场规模3台7线,车站站房与商业和市政配套融合,集休闲、出行、中转为一体,可实现高铁与地铁、公交BRT、高速公路的快速换乘。站房设计主题为“云兴霞蔚 天下安澜”,安澜,最早出现于《文选•王褒》,本意为水波平静,常用来比喻时世太平、祥和之兆。车站外观采用平滑饱满的钢结构玻璃幕墙建筑,呈现出“拨云见日”的恢弘意境。站房内设计将独具济南特色的“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勾勒出一个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的室内泉城,成为济南市又一代表性地标建筑。

据施工方中铁十局介绍,历城站是全省首座线下式“站桥一体”高铁站房,站房结构体系复杂,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团队积极践行“数字中国”理念,传承“开路先锋”文化,勇敢攻坚克难,始终坚持高起点策划、高标准施工,采用GIS BIM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技术,在优化施工组织、提升施工效率和提高施工质量方面实现突破,其中与山东大学联合研究的《历城高铁站BIM应用》获第五届“优路杯”企业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方向)银奖,用科技实力浇灌出历城站精品工程之花。

济莱高铁桥多隧长,穿越沉积岩、岩溶、采空区等多种复杂地质,跨越济青、石济、胶济、瓦日多条铁路干线和高速、国省干道,涉及油气、电力等共计百余处迁改线路,建设工期紧、风险高、难度大。参建单位中铁十局先后完成全线最大体量现浇梁施工、最小曲线半径600m和最大线路纵坡25‰架梁施工,顺利进行了济莱高铁跨胶济铁路转体以及全线唯一一座系杆拱桥,率先完成全线首条山东电网“大动脉”—500千伏泰天线超高压电力迁改,安全顺利完成济莱高铁引入济南东站四电工程近600次要点施工。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