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人在出生时,都是同样的柔弱无知,但长大后的能力、观念、德行却差异巨大。这是非常奇妙的事。

我想,如果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的规律,社会和更多家庭就能做出相应的改变,让更多孩子成长为有才能,且品行好的人。社会自然也能变得更好。

那人的成长是怎样的奇妙过程呢?

目录

“落地醒”

粘人的“狗皮膏药”

捣蛋鬼

模仿大师

无法控制情绪的“小恶魔”

有怪物——控制不住的幻想

“十万个为什么”

“让我来”——倔强的娃

爱与被爱

畅想未来生活

“落地醒”

对弱小无助的婴儿来说,照顾者就像是神,总能及时出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照顾者怀里,婴儿能闻到熟悉的味道、感受到温暖,获得安心。而且被抱着时,身体处于蜷缩状态,能缓解婴儿因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善导致常出现的肠绞痛。

对婴儿来说,最需要的是悉心的照料。不过如果婴儿每次睡觉,家长都抱在怀里轻拍或摇着入睡,宝宝容易产生依赖,导致一放下就惊醒、哭闹,把大人折腾得身心疲惫。

家长可以在床上放置有妈妈身体气味的衣物,让宝宝在熟悉的环境下安心,并且陪着宝宝在床上入睡。父母也可使用包裹睡袋或安抚奶嘴(睡着后拿走),帮助婴儿入睡。

儿童成长历程(儿童成长的有趣过程)(1)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睡醒后看不到照顾者容易害怕、哭泣。因为婴儿的认知能力尚处于“看不到就不存在”的阶段,因此看不到照顾者对孩子来说是很糟糕的事。

婴儿甚至能把睡觉与照顾者消失联系在一起,导致害怕和抗拒睡觉。不过照顾者可以通过与孩子玩“消失和重现”的游戏,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及时现身,以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让他们在一个人也能安心玩耍、睡觉。

粘人的“狗皮膏药”

孩子通常在一岁多变得非常粘人,照顾者稍微走开就非常不安。这是由于婴儿的视觉和记忆力在快速发展,三个月的婴儿就能对熟悉与不熟悉的人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一岁左右,孩子通过观察、探索,逐渐意识到那些自己看不到了的东西并未消失。他们开始理解“客体永恒性”,能去物体消失的地方而不是开始出现的地方寻找东西。以此同时,他们也知道,离开的照顾者并未消失,而是去了其他地方。

因此他们会特别想跟在照顾者身边,防止照顾者走远、找不到。孩子困倦或害怕时,会更加粘着照顾者,因为他们依然需要照顾者的安抚才能缓解焦虑和恐惧。这时,如果要求他们“像个大孩子”,只会让他们更没有安全感,更焦虑。

儿童成长历程(儿童成长的有趣过程)(2)

短暂分离可以帮助孩子变得独立。他们会受分离焦虑的影响,在父母离开时闹一阵,但不会折腾很久。但如果让孩子认为哭闹能让父母留下来,今后类似情况将哭闹不停。悄悄地“溜走”可能让他们变得更黏人,他们会觉得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突然消失。

父母应该亲亲孩子,好好告别,保证很快回来。回来时,热情地跟孩子打招呼,先全心全意地陪他们一段时间再去处理其他事。当孩子明白父母肯定会回来,而且和以前一样爱他,就会觉得安心。

看过卡通画家查尔斯·舒尔茨漫画的人都知道莱纳斯和他的毯子的故事。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他的毯子,当遇到难关时,他会咬着毯子的一个角或者是把自己蜷缩在毯子里面。一些能够带来安全感的东西,比如毯子,是每个孩子小时候都需要的情感支持的一部分。

孩子可能选择一个毯子,也可能选择一个毛绒玩具,甚至可能选择妈妈浴袍上的一个装饰品。孩子会在8~12个月大的时候做出选择,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都保留这一习惯。当孩子疲惫的时候,它会帮孩子入睡;当孩子与你分开时,它会陪伴孩子;当孩子担心害怕时,它会安慰孩子;当孩子身处陌生环境时,它会让孩子感到像是在家中一样。

这类物品叫作移情物,因为这类物品可以帮助孩子做出情感方面的转移,由依赖变得独立。它们之所以能起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摸起来手感很好:柔软、抱起来很舒服;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熟悉它们:这类物品可以让他想起他自己房间的那份舒适与安全,会让孩子感到所有的事情都在掌控之中。

使用移情物并不是懦弱或感到不安全的表现,没有理由禁止。事实上,移情物对孩子的帮助如此之大,以至于你自己都想帮他选择一个。

当孩子选择了他的移情物之后,你最好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这样会让事情变得简单一些。当其中一个被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洗一洗另一个,免得它被孩子的口水、泪水弄得过脏。如果孩子选择了一个大毯子作为他的移情物,你可以把毯子剪成两块,孩子通常对毯子的大小没有概念,因此不会注意到它的变化。如果孩子选择了一个玩具作为移情物,你要尽快找一个一模一样的,并且尽早让孩子轮流使用它们,因为如果他觉得第二个太新太陌生,可能就会拒绝它。

许多父母担心,一些移情物可能促使孩子吮吸自己的手指,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过,你要记住,吮吸手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最终会找到其他缓解压力的方法,到时候他就会停止使用移情物,也会停止吮吸手指。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节选

捣蛋鬼

当孩子学会自如地松开手指后,会开始兴致勃勃地扔东西。如果家长把小玩具留在餐椅的托盘里或他的游戏围栏内,他就会把东西丢到地下,然后尖叫着要人帮他捡回来好继续丢。

孩子不厌其烦地把东西丢到地上、滚动、扔到一边、丢到水里或挥舞,来研究这些东西的特点。这是他们探索世界运作方式的途径。孩子像一个优秀的科学家,观察物体的特点。从这些观察中,逐渐理解关于形状(有些东西可以滚动,有些不能)、材质(有的粗糙、有的柔软、有的光滑),还有大小(有些东西可以放进另一些东西里面)的概念。他们甚至还会开始明白有些东西可以吃,有些东西则不行,不过他还是会把所有东西都放进嘴里去确定一下。(家长要确保周围可以放进嘴里的东西都很安全)

这些观察和互动还会让孩子理解,即使物体离开他的视线也仍然存在。这个概念被称为“物体恒存”。扔东西时,孩子还会对大人反应产生兴趣。他们不能理解物品的价值,因此制止难起作用。

家长可以在孩子扔东西时,也跟着抛,并且在前面放个箱子,将物体抛扔进去,宝宝会模仿,将这作为有趣的活动。这样既将物体自然收纳,又可培养亲子关系。

接近一周岁时,孩子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各种东西不仅有名字,还有特殊的作用。他们会把这种意识以幻想形式用在游戏中。梳子、牙刷、杯子或勺子等都可以是他们的道具。能自主活动后,他们就会不断寻找新东西来玩。搜查抽屉,翻纸篓,“洗劫”家里的橱柜,对发现的东西都仔细研究一遍。

孩子会对沙和水特别感兴趣。这些东西没有固定的形状,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玩。它们多样性的玩法,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发展出“守恒概念”,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儿童成长历程(儿童成长的有趣过程)(3)

儿童获得不同守恒形式的年龄不一样,最早掌握的是数量守恒(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7、8)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9、10)岁,最后是体积守恒(12岁)。但通过训练,许多4岁儿童也能解决大部分守恒问题。

儿童的认知是从具体的事物发展起来的。他们最开始认识数字、分类、排列、计算时,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如手指,熟练后能在心里模拟,最后才能直接用抽象的符号思考。因此对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探索、捣蛋在安全的情况下要尽量包容。家长也可以提供一些橡皮泥、积木等实物益智玩具。

模仿大师

孩子要到一岁左右才能分辨镜子里的自己,但一两个月大就能模仿大人的一些动作和面部表情;三岁的小孩虽然不能计算简单的加减,却基本能用语言熟练表达。这是镜像神经元的神奇作用。

镜像神经元系统不但让我们能不需要思考就能学会语言、音乐、艺术、工具使用等,还能帮助我们迅速理解他人意图,体验他人情感,在他人开心时感到高兴,在他人悲伤时感到难过。这种代入感和同理心能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起情感联系,但我们的心理状态也容易因此受到影响,甚至被他人利用。

幼儿的自闭症很可能就跟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失调有关。他们很难模仿他人行为、理解他人情感。但一些高功能自闭症也因此能更好的去思考和探索,从而取得很高的成就。他们对物质世界的兴趣远远大于与人交流,也许他们不懂父母的脸色和动作代表什么,但是他知道那些黑白分明、事实清楚的东西,比如说各种各样的科学原理。

儿童成长历程(儿童成长的有趣过程)(4)

根据美国畜牧学博士坦普尔葛兰汀自传改编的电影《自闭历程》

人看到的场景如果和自身过往经历越相似,镜像神经元就越活跃,能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因此楚楚可怜的小孩总能轻易激发大人的同情,女性更容易对同胞的遭遇表现愤慨,而一些男性却对同性的错误极其包容。而有些人被家长和周围环境保护的很好,从小受宠,长大后很难对其他人产生同情。

这种镜像能力也是我们建立榜样(男孩容易以父亲为榜样),形成妒忌心(孩子容易嫉妒弟弟妹妹)的基础。父母能是孩子的积极榜样那是极好的。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认识一些积极正面的榜样,远离负面的榜样,让孩子能朝更好的自己努力。

无法控制情绪的“小恶魔”

很多人讨厌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孩子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哭闹不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幼儿大约6周时,可以清楚地表现愉快;大约4个月时,能表现生气;大约5个月时,能表现悲伤;大约6个月时,能表现害怕/恐惧。这四种是人的基本情绪。随着自我意识和认知的发展,孩子会在这四种情绪的基础上发展出复杂的情感,如热爱、厌恶、自豪、羞愧、妒忌、崇拜等。

婴儿期(0-1岁)的孩子需要依靠成人解决情绪问题。当身体不适或受到惊吓感到害怕时,它们需要大人的拥抱和安慰才能慢慢安静下来。在“视觉悬崖实验”中,婴儿需要母亲的积极鼓励才能克服恐惧。可以走路后,孩子会主动寻找父母寻求安慰。

一岁半后,孩子开始出现自我意识,能谈论自己的情绪。关于情绪体验的对话将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三岁后,孩子的思维水平提升,他们能理解心理活动,知道信念和愿望会如何激发自己和他人行为,进而学会通过转移注意力进行自我安慰,并把假装游戏当做情绪的表达途径。通过假装游戏谈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孩子能认识到自己是自主的,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释放情绪,避免情绪对自己造成伤害。

五岁后,随着抽象能力发展,孩子发展出换位思考能力,能更好的应对自己复杂的情绪,并能学会如何调整他人的情绪,开始能安慰父母或伙伴。可以解决自身和他人的情绪问题,能让孩子变得成熟、自信。

中国文化传统强调“礼”和克制,习惯压抑情绪。大人也常这样要求孩子。小孩当然很难做到。一些家长转而使用打骂、恐吓、不理会的方式。较大的孩子会在强烈的恐惧下停止哭闹,但这会对孩子身心产生很糟糕的影响。

还有一些家长通过给孩子吃糖、让孩子看动画、手机等,来让孩子安静。这很容易让孩子对不良事物产生依赖,对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有怪物——控制不住的幻想

人在三四岁时,思维能力会有很大发展,但思维的控制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世界的认识也还存在许多模糊和空白,大量基本常识和概念还不能熟练掌握,因此容易有奇怪的幻想。例如幼儿不了解人的身体构造,也不知道血会自行凝结,很小的伤口就会让他们非常恐惧。他们甚至会害怕自己像水一样被排走,而害怕马桶和(用浴缸)洗澡。

在童年早期,孩子的某个反应通常和某件事会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记忆里寻找一些线索。

在《0-6岁的魔法岁月》中,南希的妈妈已经拔掉浴缸的塞子开始排水,但南希却不愿从浴缸里出来。一开始南希似乎没有注意到水位在慢慢下降,但后来她全神贯注地盯着浴缸里最后一滴水被吸进下水道,突然从浴缸里站起来,急着要出去。从这之后,南希就开始害怕洗澡。这在成年人看来似乎很荒谬。但21个月的南希要花很长时间,经过一系列的尝试,才能理解相对大小的概念。

后来南希通过在洗脸池里玩橡皮玩具,自己控制下水管,让水流进、流出,发现橡皮玩具不会顺着下水道消失,逐渐克服了对洗澡的恐惧。

虽然三四岁的孩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幻想和现实,但这项能力并不那么牢固、成熟,很多时候还是会表现出对幻想的深信不疑。

心理学家Paul Harris在1991年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于证明孩子们对于幻想、现实的区分并不牢固:这个实验针对的对象是4岁、6岁的儿童,每次实验都是单独进行的。

首先,研究者会把孩子带到一个小房间里,向孩子展示一个盒子,并要求孩子想象里面有一只怪物或者兔子,这一点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孩子们能够清楚地表达:盒子里的兔子或怪物是假的,不是真的,然而,这种对幻想的认识并不牢固。

下一步,研究者会借故离开房间几分钟,尽管刚开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兔子或怪物是虚构的,但在研究者离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改变了想法,觉得它们是真的:4岁的孩子中,1/3说自己很害怕(盒子里的怪物),不让实验者离开;在所有参加实验的孩子中,有近一半的孩子说,自己想知道盒子里究竟是兔子还是怪物(此前他们都说盒子里的兔子、怪物是假的,不是真的)

实验过程中,研究者离开前后的儿童对现实、幻想认识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儿童对想象与现实的不确定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孩子经常害怕想象出来的妖怪或怪物,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一方面,可能是年幼儿童的恐惧情绪干扰了他们的认知过程:当孩子对想象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时,情绪会干扰他们评估想象与真实的认知过程。

另一方面,可能是可用性启发影响了儿童的判断,儿童想象的事物更容易被提取,因此更容易被判断为可能的。

因此家长要避免让孩子看恐怖片,以及一些不现实的童话和动画。当孩子对幻想的事物感到恐惧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引导。这样孩子才能克服焦虑和恐惧,好好观察和思考,专注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发展更快,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也能快速提高。

儿童成长历程(儿童成长的有趣过程)(5)

该绘本通过巧妙的方式,让小朋友可以赶走恶梦中的怪物

“十万个为什么”

在三四岁时,能熟练使用语言的儿童会像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妈妈,我从哪里来的?”“人死了会去哪里?”“飞机不煽动翅膀为什么能飞?”……有些问题很奇怪,有些涉及很深刻的哲理。一些父母会直接被问崩溃。

孩子此时的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过去的好奇心也没有被破坏,因此他们渴望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家长应该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刺激孩子的求知欲,不被玩乐等事物掩盖。

有些简单的问题父母也可以装不知道,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找寻答案。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还能给予他们很大自信,为以后的求知探索打下基础。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购买一些科普书,陪孩子看些纪录片。因为人对事物的好奇心是随着了解程度先增后减。家长适当引导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在启发、引导孩子方面,物理学家费曼的父亲麦尔维尔无疑做的非常成功。他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给孩子读《不列颠百科全书》,并用自己的语言耐心解释。后来费曼回忆自己的童年“没有压力,只有可爱的、有趣的讨论”。

儿童成长历程(儿童成长的有趣过程)(6)

“我父亲培养了我留意观察的习惯。一天,我在玩马车玩具。在马车的车斗里有一个小球。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我找到父亲,说,“嘿,爸,我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走;当马车在走,而我把它停住的时候,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呢?”  他说:“这谁都不知道。一个普遍的公理是运动的物体总是趋于保持运动,静止的东西总是趋于保持静止,除非你去推它。这种趋势就是惯性。但是,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你瞧,这是很深入的理解,他并不只是给我一个名词。  

他接着说,“如果从边上看,小车的后板擦着小球,摩擦开始的时候,小球相对于地面来说其实还是往前挪了一点,而不是向后走。”  

我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车上,从边上观察。果然,父亲没错——车往前拉的时候,球相对于地面确实是向前挪了一点。  

我父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他用许多这样的实例来讨论,没有任何压力,只是兴趣盎然的讨论。它在一生中一直激励我,使我对所有的科学领域着迷,我只是碰巧在物理学中建树多一些罢了。”

幼儿对移动的物体感到好奇,通过观察物体的边界和移动,发展出物体的整体概念;通过搜寻物体,又发展出“物体守恒”概念……好奇心是推动人认知发展的重要力量。父母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积极引导,孩子才能聪明又好学。

儿童在观察、探索事物本质时,也容易形成偏见,认为女生就能/该咋样,男人就能/该咋样等。长大后若没有特殊的事件推动改变,人的思维会倾向维护这些偏见。道德的发展规律在这方面是很好的体现。

道德认知的三个水平、6个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有是非善恶观念,但是纯外在的,是从行动结果及自身利害关系来判断。)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只根据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为了免遭惩罚而听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准则。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特点是以个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是否遵守规则,满足自己需要的或者对自己有好处的就会遵守。

二、习俗水平(个体着眼于社会及其希望考虑问题,遵从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

阶段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也叫做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特点是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展开思维和行动。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特点是更加广泛地注意到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履行个人责任,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三、后习俗水平(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从事道德判断,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

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特点是个体认识到规则是人为的、民主的、契约性质的东西,当法律不符合公众的利益时,就应该修改。

阶段6:良心或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特点是个体已经认识到了社会规则、法律的局限性,把公平、自由、尊严、正义作为追求。开始基于自己的良心或人类的普遍价值标准判断道德行为。

“让我来”——倔强的娃

小孩有时会坚持要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爬楼梯、穿衣、吃饭、冲马桶等,没让做就大哭大闹。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这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成就动机的好机会。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现实中,经历多次失败后,人容易产生挫败感,放弃尝试。成功不是简单的失败累加而来,而是由胜利的激励产生。不断努力获取成功,需要成就动机的推动。经常收获成功的人更能产生这样的动机,形成“胜利者效应”。

幼儿到8个月就会因自己努力实现目标而感到喜悦。这种喜悦比直接给他们玩具要强烈的多。孩子在2岁时,能预期他人对自己的表现评价,会渴望表现自己。3岁的孩子开始能体验到自豪感和羞耻感。对新出现的情感孩子往往难以驾驭,因此有时会表现出不可理喻。

家长应该利用甚至创造这样的机会,推动孩子的心智和能力发展。在这过程中,家长要做的只是保持耐心,适当给予指导、协助、鼓励和夸奖。

新视觉悬崖实验:主动性、好奇心对幼儿行为驱动

有很多长辈喜欢给孩子喂饭。在他们看来,吃好睡好最重要,孩子自己吃太慢、吃不饱,而且掉的到处都是。但他们在喂饭时又常常胁迫、勉强小孩,导致孩子对吃饭产生排斥心理。

过去粮食非常宝贵,不能浪费,如今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吃。

成就感是推动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婴儿在4个月多就能理解手段与目的关系,知道哭声能召唤照顾者;意识到“客体永恒”后,会为自己能在复杂的捉迷藏游戏中找到物体自豪。在幼儿看来,大人的语言是比哭闹更高效的“咒语”。他们会渴望掌握这项能力。家长若能积极引导,孩子的表达能力就会快速发展。

许多家长受孝文化,及“养儿防老”的影响,一方面希望子女有出息,一方面又要求孩子顺从、“听话”。他们给子女很大学习压力的同时,包办子女的生活,并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里,孩子很难体会到成就感和快乐,从而容易去游戏中寻找快乐和刺激。还有些孩子会在反抗家长中产生成就感,甚至能洞悉家长心理反向操控家长,和家长谈条件、讲要求。

传统文化宣扬“生养之恩”也容易滋长家长的权威意识,扩大自己的权力。权力就像“春药”,会抑制人的换位思考能力,使人变得傲慢。一些家长受此影响,一方面认为自己爱孩子,一方面又经常打骂、贬损孩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要知道,恐惧适合用来培养顺从的奴隶,没法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恐惧之下,成人尚且盲从,孩子又如何能做到认真观察、思考,提升自己呢。

爱与被爱

人的行为由情绪和情感驱动。变化的情绪体现人的情感,而情绪变化也受情感的约束。

一些父母有时对待孩子粗暴,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爱孩子。很多时候他们是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和需求,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难体会到价值感和成就感,更多是挫败感。他们不清楚自己行为对孩子的潜在影响,毕竟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对现在的自己也感觉良好。有些父母甚至认为“打是情骂是爱”,自己比那些对子女不管不顾的家长要好很多。

在祖辈生活的年代缺衣少穿,在他们看来让孩子吃好、穿暖就够了;童年缺少关爱的父母,容易过度怜悯、宠爱孩子;有些家长觉得现在好吃好喝好玩的东西多,孩子应该很开心,不肯读书、吃不了苦是缺少“挫折(教育)”……多数父母只是从传统观念和粗浅观察中,形成对孩子的了解,对孩子的真正认识并不多。

父母在爱的驱动下,去照顾、理解孩子,孩子才能在被爱中学会爱自己和他人。没有真正的爱,我们会对自己的付出斤斤计较,把责任当成负担。父母不能理解、包容孩子,孩子长大后又怎会去理解、包容父母。

照顾小孩虽然辛苦,但父母只要掌握一些原则和技巧,稍加引导,孩子就能很好的成长。对小孩子来说,这世界充满新鲜有趣的事。

很多优秀且快乐的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上去悠闲,无所事事。但在这些悠闲、“无聊”的时间里,孩子的思维不知不觉得到发展,并能很好的适应“无聊”的学习和工作。这是为何有些家长看似“放养”,孩子也能发展的很好。

当然也有些幼儿是“高需求宝宝”,他们敏感、精力充沛、睡眠时间短。这其实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达的体现,若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孩子会很聪明。

简单来说,人的成长过程是:认知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智力在成就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而爱则引导我们学会自我约束、照顾好自己、珍惜岁月,进而懂得如何去爱他人。

畅想未来生活

自人类文明形成以来,社会就一直伴随着剥削与压迫,底层的人总是在恐惧下默默忍受。社会总是这样不断走向分化。即使是建国才十多年的中国,也出现人被活活饿死。我想这是后来发动文革,鼓励为人民服务,放任年轻人“造反”的原因。但这却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也扰乱了社会生产。

父母和老师喜欢听话、顺从的孩子,然而权贵更希望底层的人能世代顺从。相比孩子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往往更在乎自己的利益、面子或安逸。即使反抗,也很少会不断总结经验,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

美国可以通过军事地位维持金融霸权,收割各国财富,再通过高薪、自由的环境,吸引其他国家优秀人才,维持其发展和领导地位。我们要想和平崛起,必须探索其他发展道路。

我想随着自动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人的劳动将失去经济价值。而有科学技术和创造力的人,价值会不断升高。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给孩子做好家庭教育的启蒙将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会是整个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也有足够的条件(如人和智能设备)做好这件事。

特斯拉智能机器人计划三年后量产。中国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虽然可能没有领先,但也没有落后多少。我想可能二三十年后,社会就会非常不一样吧。那时孩子不再会是大人的工具,也不会是家庭的负担,而是作为新时代的希望被很好的照顾、引导。

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社会,尽量避免社会出现动乱和崩溃,很考验人们的远见、智慧与能力。希望我们能做到,希望能看到我们发展成这样的社会,看到革命先辈们并没有白白牺牲。

附件:

大脑神经突触的发展

儿童成长历程(儿童成长的有趣过程)(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