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人们把失败叫)(1)

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基本方法,它既十分讲究,又很有意思。

大家知道,两军打仗时,输了的一方叫“败北”;运动场上比赛,失利一方也叫“败北”。那么,它是否意指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跑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中国历史的众多重大战役,失败者向南逃跑的居多,然而,却从来没有“败南”一说。负方为“败北”,胜方是否就“胜南”了呢?当然也不是,因为“胜南”之说闻所未闻。可见,这“败北”之“北”,并不等于东南西北方位的北。优胜劣败,与方位无关。

那么,到底为什么把败仗、败绩叫“败北”,而不把它叫“败南”呢?

原来,“北”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它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北”字即为两个人一个向左、另一个向右,背向而坐之形成字,它形象生动地说明“北”字的含意是“背对背”。

失败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人们把失败叫)(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一书中说:“北,乖也,二人向背。”北既为背,“败北”就容易理解了。古代两军交战时,都是正面相向的,一番生死博杀后,败方撤退,转身逃跑,就成了背向敌方,这当然是“败北”了。由此,“北”这个词慢慢增加了“失败”这一层含意。如春秋末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中的《军事》就有这样一句话:“佯北勿从”。这里,“北”即是“败”或“败逃”,这句话的意思为“敌人假装败逃,不要盲目追赶”。而在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一文中亦有“追亡逐北”这样的说法,意思是“追杀败逃的敌军”。此外,唐人李邕《陇关游奕使任令则碑》中亦有句云:“胡虏久摧,战辄北。”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败北”这个词应用更加广泛。秦汉以后,“败北”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双音节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此后,“败北”不仅指军事失败,而且引申为做各种事情的失利。而在现代汉语中,“败北”还被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如体育比赛、竞标、竞选等)中的失败。

总之,北即背,“败北”就是背敌而逃,不管逃的方向是东、是南或是西,统统都叫“败北”。我们知道,中国人的方位词,都有固定习惯用法,如北上、南下,没有人说北下、南上的。又如建房子喜好坐北朝南图风水,皇帝临朝要面南而坐才有威势,都是约定俗成的。“败北”不“败南”,道理与此一脉相承,触类旁通。

========================================

兰亭会是全球顶尖的综合性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其总部设于中国北京,目前已经在全球20余国家,30余地区设立合作机构以及办事处。五千年文化与思想交流平台,企业家分享智慧的交友平台,在这里,高朋满座、群贤聚首、各领风骚、相会融合的文化平台。

感恩结缘:

更多精彩请结缘微信搜索兰亭会 或者beijinglantinghui/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