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工并不明确的现有产业链条中,从各个环节切入的公司都在构建整个产业链的能力闭环,在走向殊途同归,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合源生物和旷博生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合源生物和旷博生物(合成生物赛道元年之后)

合源生物和旷博生物

在分工并不明确的现有产业链条中,从各个环节切入的公司都在构建整个产业链的能力闭环,在走向殊途同归。

业内认为,合成生物学与化学合成法不同,生产机制特殊,不需要建厂,也不需要雇佣大批工人,但实际上,去年完成大额融资的几家公司都已建厂。界面新闻获悉,态创生物去年就在山东自建过万平米工厂,产能已超过万吨。而已实现盈利的产品龙头凯赛生物和华熙生物都在往下游延伸,也都开始筹建大型化工厂。据《21世纪经济报道》,另一产品型代表引航生物在江苏苏州建有研发总部,在湖南常德建有生产基地。

微构工场吴赴清认为,随着合成生物公司发展,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往下游产品链延伸是必然选项。公开资料显示,华熙生物已围绕玻尿酸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出了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凯赛用合成生物学做出的尼龙产品主要是尼龙56,现在也在往下游做纤维。

更进一步看,合成生物创业的路径之争是要在已有市场做好的产品还是创造一个新市场的问题,后者的天花板更高,风险也更大。

早期市场中焦虑的投资人

一项新技术兴起总会牵扯出过度解读,合成生物学处在学科交叉融合地带,更容易被过度神话。

赛道投融资加速后,出现了拿不出任何正式产品却融资上亿的公司,也涌现了打着合成生物旗号寻求融资的高端化妆品原料企业。

一位新晋看医疗赛道的头部VC投资人表示,合成生物现在最大问题是过热,一些无关公司包装成合成生物在市场上融资,真正的初创又很多雷同之处,投资人找到好项目很难。

合成生物学创业最基础的问题是选品。美国合成生物独角兽Zymergen的核心产品Hyalin在市场推广中遭遇滑铁卢,让国内创业者看到了选品的难度。观察国内有研发的能力的公司,会发现其选品已出现同质化。

态创生物创始人张志乾认为,研发难度距离工业化生产更近的物质种类相对有限,几种高价值材料会被头部合成生物公司反复考虑,但如果想形成商业闭环,终端市场的意识还有待培养。这家IDG领投的公司去年选择进军原料市场,由于其菌株库和元件库适合把实验室成果落地到工业化生产中,吸引了很多高校科学家与之合作。

由于市场处于早期,VC也处在摸索阶段。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大部分医疗主题的风投基金并未设立专门看合成生物的小组。

医疗健康和消费品领域主导了大半合成生物的下游市场应用,从这两个领域转型的优秀投资人带着过去看项目的固有框架,但理解起合成生物来并不适配。

华兴资本副总裁郝洋将头部VC转行看合成生物的投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之前的医疗投资人,他们沿着药物中间体来到上游看合成生物的生产方式,关注技术创新性及产品管线进展阶段;一类是消费投资人,从消费供应链方向看合成生物的生产方式,比较关注产品的市场空间和场景是否确定。而合成生物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生产方式,有创造全新市场的潜力,有些凭借自身优势来探索产品增量市场的公司也值得投资。

由于此前是活跃在实验室的技术,合成生物是科学家坐C位的赛道,但很多身在高校的科学家设计课题不为解决产业问题,于是投资人找到研究与产业化充分结合的项目十分困难。创新工场合伙人武凯认为,现在理论性强的团队大多拿着锤子找钉子,缺乏对现代合成生物应用的真正了解。

在各大分析平台发布的Top 50合成生物学企业榜单中,国内上榜企业都是重复的名字。除了凯赛和华恒这样的上市公司,蓝晶微生物和微构工场、恩和生物和弈柯莱生物、属于上游基因治疗赛道的博雅基因皆是常客,统共不过8家,可见好项目稀缺。

当初创企业的增速快于以往年份,VC的投资时间线却走向压缩。华兴资本郝洋透露,合成生物公司现阶段需要自建工厂来实现产业化落地,因而需要重资产投入,现有政府引导性质的产业基金对合成生物赛道非常友好,股权加债权融资的方式可能更适合初创,VC需要在特定节点之前完成投资,越到后期,窗口期就会越小。

压力之下,投资人花钱开始变得慎重。截至目前,2022年合成生物融资事件为12起,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却比业内预期有所回落。一位合成生物赛道创业者透露,目前资本市场投早投小更多,VC对较贵的项目出手都很谨慎,一些去年表现不佳的项目甚至会一直融资不顺。

这不仅是合成生物赛道的问题,在整体风投层面,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VC今年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27.5%和47.1%。

2021年的美国合成生物市场在巨头股价震荡中度过,至今拿不出一款代表性产品的Ginkgo还遭遇了做空,期待巨大回报的美国投资机构最终发现,商业化应用和工业化量产仍是难以逾越的大山。

国内投资市场无法给出美国投资市场对Amyris早期那样极大的支持力度,但这个赛道仅有华恒和凯赛实在不够,投资人希望有人效法在2019年走出至暗时刻的特斯拉,但他们也明白,倘若无法释放产能,即便是特斯拉,等来的也只会是杀机,而非黎明。

注:1):药物中间体是合成生物学在医疗场景下最主要的应用,据《动脉网》统计,在中国,从事合成生物学医药中间体开发的企业约有5家,包括百葵锐生物。

参考:《中信证券》研报:合成生物乘势而起,颠覆传统引领未来

动脉网:半年疯狂吸金16亿美金,合成生物学为什么这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