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会接触到不同行业和各行各业的专家,也因此有机会可以了解很多有趣的事情。不定期做一些分享。

在没有去景泰蓝之前,我一直以为景泰蓝也是一种瓷器。当听说要做信息化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也是去看了很多陶瓷行业信息化的案例。(原谅我的无知,下面我给你们做一些科普)。

什么是景泰蓝(Cloisonne)

景泰蓝,官方定义: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另外多以蓝色为主,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

珐琅,涂料名,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研磨制成粉末状彩料后,根据不同的工艺,填嵌或绘制于金属胎体上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

景泰蓝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常被选为国礼。民间收藏家间流行过一些话,例如“家中没有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 “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属于帝王级的奢侈品。

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据说景泰蓝的制作有一百多个工艺,我仅以我看到这些做一些简单的科普,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我觉得也达到了科普的目的。

主要步骤其实是这几个

掐丝--点蓝--烧蓝--打磨

论景泰蓝(给你讲讲景泰蓝)(1)

掐丝:这个步骤之前还有设计图纸和胎型制作,我没有看到,所以就不详细赘述了。掐丝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经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论景泰蓝(给你讲讲景泰蓝)(2)

点蓝:经过掐丝工序后的胎体,再经烧焊、酸洗、平活、正丝等工序后,方可进入点蓝工序。点蓝是艺师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依照图案所标示的颜色,用由铜丝锤制成的小铲形工具,一铲铲地将珐琅釉料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框架中。

论景泰蓝(给你讲讲景泰蓝)(3)

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800℃的高炉中用一些矿物石头粉作燃料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论景泰蓝(给你讲讲景泰蓝)(4)

打磨:是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以上步骤其实是很大的简化,通常会有一百多个步骤,这只是主要几个大步骤的简化。

论景泰蓝(给你讲讲景泰蓝)(5)

论景泰蓝(给你讲讲景泰蓝)(6)

聊聊景泰蓝的信息化,在转了一圈看了各个生产线后,我觉得无论是机械手臂还是机器人想要在这种精细度和复杂度的工艺上做信息化的可能性都很低,想要量产和作为国礼和工艺品也是相互冲突的。在传统手工艺面前,可数字化的部分其实更多是一些步骤的规模化和简化,例如建立一些数字化资源库、三维建模来做设计图纸等。

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据师傅给我们介绍,一个掐丝的师傅15年才算是小学生,一锤一锤的敲打、一根一根的弯折、一滴一滴的点蓝、一遍一遍的打磨,景泰蓝的美正源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