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04年03月刊。本次转载时经重新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部分插图和整理,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杂志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知识。转载其上的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主要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

F-4“鬼怪”堪称一代名机。我们对它的了解更多地来自越南战场,其实将它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还是德国(以下除非注明,均为联邦德国)。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

出身名门

1958年5月27日,美国麦克唐纳飞机公司的YF4H-1“鬼怪”原型机在圣路易斯机场成功进行了首飞。在随后的对比试飞中,它战胜了沃特公司的XF8U-3“十字军战士”Ⅲ,被美国海空军选中,1959年7月3日被正式命名为“鬼怪”II。1962年9月18日,五角大楼统一了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航空部队的作战飞机编号,海军的F4H-1F、F4H-1改称F-4A、F-4B,空军的F4H-1则由F-110A改为F-4C。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

日本空自F-4J战机退役时的纪念涂装

到1981年5月20日日本三菱重工向航空自卫队交付最后一架F-4EJ时,F-4系列总产量已达5195架,在世界同等水平飞机中仅次于苏联米格-23家族(到1984年停产时米格-23/27系列产量超过6000架),并从最初的海军防空战斗机演变成经典的多功能战斗机。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3)

越南战争中的F-4战机对地轰炸

弹指一挥间。1990年12月28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约翰逊空军基地的第4战术战斗机联队第334中队换装F-15E,从此美国空中力量现役部队的F-4作战型除少量F-4G“野鼬鼠”地面防空压制型外,已全部转入预备役或退役;英国的F-4也在1992年全部被“狂风”ADV战斗机取代,其他装备F-4的国家也正在逐步换装第3代战斗机。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F-4F代替F-104G成为联邦德国空军唯一的防空战斗机(直到统一后才增加了民主德国的24架米格-29)。1983年完成第一次改进后,F-4F至今仍是德空军唯一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战斗机,直到被EF2000“台风”完全取代。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4)

后来居上

F-4F的前身是美国空军的F-4E。1967年6月30日F-4E首架生产型首飞成功。根据越南空战的教训,F-4E在机头下方安装了一门6管20毫米M61A1加特林机炮,备弹639发,这是F-4首次安装固定机炮。该机还装有带目标拦截计算机和连续波照射器的APQ-120雷达,这也是美国空军第一种装备火控雷达的F-4。1966年5月27日首飞的美国海军F-4J则装有更先进的AWG-10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5)

1968年,为了对付米格-21的扩散美国空军提出了“国际战斗机”(IFA)计划,希望研制一种以米格一21为作战对象的低成本军援战斗机。由于F-4E过于昂贵,麦道公司(1967年由麦克唐纳公司与道格拉斯公司合并而成)推出了98MZ型单座简化方案,编号F-4E(F)。该方案去掉了F-4E的后座舱,用前缘缝翼代替了前缘吹气襟翼,简化了机载设备,不能使用“麻雀”导弹。但F-4E(F)在与F-8“十字军战士”的轻型化方案V-1000、用F-104“星战士”改进的CL-1200“枪骑兵“和由F-5A“自由战士“改进的F-5A-21的竞争中落败(最后F-5A-21发展成F-5E/F“虎”I1),后暂时被束之高阁。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6)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空军主力防空战斗机是洛克希德F-104G,近距支援攻击机是意大利菲亚特G.91。60年代末,德和英、意联合开展了“多任务战斗机”(MRCA,1974年9月命名为“狂风“)的研制,计划用其截击型和对地攻击型分别替代F-104G和G.91,但不久德国空军就意识到MRCA截击型难以在预定的1975年开始服役,于是从1971年开始寻求一种过渡机种,以填补空白。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7)

德国空军装备过的意大利菲亚特G.91战斗机.

麦道公司立刻抛出了F-4E(F)方案,其他厂商也蜂拥而至。除V-1000和CL-1200外,还有诺斯罗普公司的P-530“眼镜蛇”(F/A-18的前身)、瑞典萨伯公司的萨伯-37“雷”和法国达索公司的“幻影”F1。精打细算的日耳曼人看中了F-4E(F)与他们于1969年订购的RF-4E(F-4E的侦察型)的通用性,并且其空战格斗性能也不俗。到麦道开工制造之际,联邦德国空军又选择了保留F-4E的双座布局,并加以适当的低成本简化,于是诞生了德军专用型F-4F。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8)

量身定制

F-4受研制背景的影响,有过于强调高空高速性能和导弹制胜、忽视中低空近距离格斗性能的老毛病,这一点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明显暴露出来,为此F-4E以及F-4F的改进都试图在一定程度上亡羊补牢。

从美国空军于1971年签订F-4E合同的最新生产批次——第48批起,便采用能自动根据飞行状态偏转的前缘缝翼取代了F-4E原来的前缘吹气襟翼。该机于1972年2月11日首飞,明显提高了机动性。F-4F的失速速度由早期型F-4E的295千米/小时降低到233千米/小时,扩大了飞行包线,提高了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结合飞机减重带来的推重比提高,F-4F战斗机在9000米高度以下的空战机动性焕然一新。比如完成180°盘旋,早期型F-4E需要19秒、转弯半径1190米、过载3.3g,而F-4F只需要14.2秒、转弯半径890米、过载4.5g。F-4F还取消了F-4E的平尾前缘缝翼。

另外,为了平衡机头增加固定机炮的重量,F-4E在后机身增加了一个容量约357升的7号油箱,使最大内部燃油容量增加到7548升。但是从1968年的第41批次开始,由于采用自封闭油箱,这个容量降到约7022升。F-4F因为立足于中欧战区防空作战,对油量要求并不大,因而取消了7号油箱和空中受油装置,最大内部燃油容量降至约6665升。但它像F-4E一样,机腹中心可以挂1个2271升的副油箱,左右机翼外侧挂架还能各挂1个1400升的副油箱,这样最大载油量可达11736升,对德国空军已经足够了。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9)

德国空军F4鬼怪II重型战斗机

F-4F还尽量简化机载设备,首先拆除了后座舱的操纵装置,飞机只能由前舱飞行员驾驶,取消了F-4E的AJB-7姿态参考/轰炸计算系统等用于对地攻击的电子设备,以及ASN-63惯性导航装置,雷达也改用APQ-120的简化型APQ-94。这些措施使全机重量比F-4E降低了约1500千克,同时提高了全机推重比,有利于提高空战格斗性能。但它在其他作战性能上有所损失,比如只能靠目视瞄准和轰炸双向定时器投弹,对地攻击精度较差,雷达没有连续波照射器,使F-4F成为唯一不能使用“麻雀”空空导弹的F-4系列作战型。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0)

F-4F战斗机前座座舱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1)

F-4F战斗机和后座座舱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2)

F-4E装备的APQ-120火控雷达

F-4F的主要部件由德国MBB公司和VFW-福克公司许可证生产,所装的通用电气J79-GE-17A发动机由MTU公司生产,称为J79-MTU-17A。第一架飞机于1973年5月18日首飞,同年9月5日交付联邦德国空军,1976年4月全部175架交付完毕,其中12架曾用于在美国训练德空军飞行员,被非正式地称为TF-4F。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3)

F-4F战斗机安装的马丁·贝克公司零-零高度弹射座椅

联邦德国空军首先换装F-4F的是著名的“里希特霍芬”战斗机联队(第71战斗机联队),随后是第74“莫尔德斯”战斗机联队、第36“威斯特法伦”战斗轰炸机联队(1991年改编为第72战斗机联队),用于替换F一104G。另外还替换了第42攻击机联队的G.91R。该联队被改编为第35战斗轰炸机联队。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4)

物尽其用

为使F-4F的服役时间尽可能延长和必须跟上20世纪80~90年代的战斗机技术新浪潮,德国空军对F-4F进行了3次比较大的改进。

◎和平莱茵河计划

这是德、美两国从1980年11月~1983年底联合进行的改进,内容包括增加空中加油装置、把APQ-94雷达升级成APQ-120,并采用AYK-14数字计算机,配备1978年才服役的AIM-9L“响尾蛇“近距红外格斗导弹,增加挂载AGM-65“幼畜”空地导弹和AVQ-23“宝石长钉”激光目标指示吊舱的能力,还加强了电子战能力。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5)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6)

APQ-120雷达采用了许多晶体管器件,体积、重量和可靠性都有明显改善。AYK-14计算机能考虑目标的机动情况。它使“麻雀”导弹从拦射导弹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超视距空空导弹。AVQ-23吊舱带有激光测距/指示装置和热成像跟踪器,能在昼夜和部分恶劣气象条件下引导本机或友机投放的激光制导弹药,还能为投放本机的非制导对地攻击武器提供数据。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7)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8)

经过和平莱茵河计划的改进,F一4F成为具备超视距空战和精确对地攻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作战能力与美国空军后期生产的F-4E相当。这次改进也使德国空军最终放弃了“狂风“的截击型,使F-4F从一种过渡型战斗机一跃成为德国空军直到21世纪初的主力制空战斗机。

◎结构寿命延长计划

1979年,德国空军提出了结构寿命延长计划(SLEP),以延长RF-4E和F-4F的服役时间。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从1984年开始研究改进措施,1987年开始改装RF-4E和F-4F,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完成,全部改进于1996年结束。

延寿改装后的F-4F具有6000小时使用寿命,可以一直服役到2005年,如果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延寿到1万小时,可以服役到2012年。SLEP计划还使这两型飞机的基地大修间隔延长到72个月,降低了全寿命成本。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19)

◎提高战斗效能计划

1984年启动的这项计划简称ICE,目的是使F-4F具备第3代战机先进的下视/下射和多目标攻击能力,1986年12月由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牵头进入全尺寸发展阶段。

从1988年10月开始,F-4F进入第一阶段ICE改装,主要内容是装备1553B数据总线、美国的H-423惯性导航装置和英国的CPU-143/A大气数据计算机,1989年又增加了英国的ALR-68(V)-2雷达告警接收机,1993年上半年共改装了150架。第二阶段改装又对部分F-4F安装了美国F/A-18战斗机使用的APG-65脉冲多普勒雷达、数字式任务计算机、新的敌我识别系统和先进的作战飞行软件,完成第二阶段改装后的F-4F称为F-4F ICE,能使用美国最先进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0)

APG-65实现了全数字化,是世界上第一种同时具有完善的对空、对地功能的机载雷达,还采用了频率捷变技术来对抗电子干扰。该雷达能同时跟踪74千米范围内的10个目标,并制导多枚AIM-120导弹攻击多个目标,也能跟踪地面低速移动目标。用于ICE计划的APG-65改进了显示器和控制板,部分部件由德国AEG公司许可证生产,改称APG-65GY。

使用AIM-120可以说是F-4F ICE的点睛之笔。它在机身半埋式挂架上能同时挂载4枚AIM-120。最初使用的是AIM-120A,1995年中又订购了价值6420万美元的96枚AIM-120B,目前可能已经装备了最新的AIM-120C的国际型——AIM-120C5。

这样,F-4F从最初唯一不能使用“麻雀”的F-4系列作战型演变成了最早具备使用AIM-120能力的作战型。直到德国空军2002年12月装备第一架EF-2000之前,它都是德国空军唯一具有超视距多目标作战能力的战斗机。由于AIM-120在1991、1993年才分别进入美国空军和海军服役,所以德国空军也是世界上第二支能实战使用该导弹的空中力量。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1)

德国空军最初只打算将第71和74联队的75架F-4F改装成F-4F ICE,但1990年11月又增加了第72战斗机联队的F-4F,使总数达到110架。由于美国对技术转让的限制,第二阶段

改装从1991年7月才正式开始。1991年11月22日首架F-4F ICE在加州美国海军太平洋靶场首次试射了AIM-120,1992年4月在第71联队重新服役。同年9月全部火力测试完成。之后的改装机直接交付部队,1996年10月改装全部完成。ICE计划在1985~1991年间耗资2.57亿美元,1991~1996年耗资5.34亿,相当于每架F-4F(包括只进行第一阶段改进的)改进费用约527.3万美元。

功成身退

从2002年开始,只进行ICE计划第一阶段改进的F-4F已开始退役,到2003年3月德国空军还有147架F-4F在役,预计2010年左右才会全部退役。到2003年5月初德国空军装备F-4F的部队包括第71联队(45架)、第72联队(39架)、第73联队(19架)、第74联队(40架)、德国空军战斗训练中心(24架)以及一些教育和技术服务部队。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2)

德国空军特别重视战机彩装艺术,F-4F经常为庆祝各种活动而在机身描绘五彩缤纷的图案。

第73联队由原第35战斗轰炸机联队于1996年改编而成,1998年被命名为“施坦因霍夫”联队。2002年3月,该联队第732中队的F-4F已全部划给第71和74联队,第731中队的米格-29也在2003年5月全部退役。随着2003年10月1日前8架EF-2000的到来,第73联队将首先跨入“三代半”时代。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3)

附录:德国空军RF-4E侦察机

从1969年1月起联邦德国空军共订购了88架FF-4E。由于高超的精密光学技术,机上不少侦察设备是本国自己制造的。首架FF-4E于1971年1月20日开始在第51“殷麦曼”侦察机联队服役。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4)

由于当时F-4属先进机型,而且F-4F都尚未交付,联邦德国空军RF-4E的用途被严格限制为侦察,不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为执行“和平蛙鱼”任务,1架RF-4E曾将机头的侦察相机换成了美国的APR-39电子侦察装置,识别特征是在前视照相机舱门下方有与众不同的凸起部分。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5)

RF-4E机头安装的侦察相机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6)

RF-4E机头安装的侦察相机

1978年联邦德国空军决定为RF-4E增加对地攻击功能。MBB公司在机翼下安装了武器挂点,为前、后舱飞行员都配置了带有武器选择开关的瞄准装置,1982年改装完毕。改装后RF-4E可以携带6枚英国BL755集束炸弹,外加2268千克的其他武器。同时,RF-4E还改装了新的侦察照相机和ALE-40干扰弹投放装置。

服役期间,RF-4E因各种事故损失了15架,损失率约17%。最初联邦德国空军打算在装备“狂风”ECR型后继续使用该型机,因而在1987~1990年间曾对它进行了结构寿命延长(SLEP)的改装。后由于两德的统一、华约的解体和欧洲限制常规武器条约等因素,RF-4E在1993~1994年间全部退役,最后被转让给希腊空军。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7)

希腊空军Andravida基地338战斗轰炸机中队的F-4E“鬼怪Ⅱ”战斗轰炸机。

f-4鬼怪战斗机制作(F-4鬼怪在德国)(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