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什么文人墨客,亦不是新时代的愤青,我仅仅是一介市井小民,只是偶尔喜欢把文字堆叠在一起,来勾勒世态的轮廓,点缀索然无味的生活,描写所见所闻。因此,也是纠结了很久,才决定写这篇文章。

上海地区防疫要求(上海的防疫是在防疫么)(1)

早上打开抖音,百分之八十的消息都是有关上海疫情的。百度输入上海后是这样的。显示的十条中6条是关于上海疫情的,大家都很关心上海此次的疫情。上海每天新增的数据说明这次疫情的传染速度是很快的,是不是前几天的复工复产新增的依旧这样?也许不是,也许是病毒的传播途径本就很活跃。随机点开了一条看到了百度热搜是这样的。

一半的消息是关于上海疫情的,但是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衍生出许多其他的事情。京东的快递小哥、社区的团长、买鸡蛋的少妇、勤劳的殡仪馆搬运工、等待中的核算结果、无人机飞跃黄浦江的送药接力、征询同意后的入户消杀等,让人不禁会想些什么。蛋糕资本的世界,普通人真的很看懂。当然我们有必要相信,疫情这三年,政府的投入力度对人民的政策上来说都是做到了以民为本的,所以是有的人看到商机嗅到了金钱的味道,从而开始疯狂的敛财。当然苦的是人们生活在疫情中的人们,人们为了生存花高价买生活必需品买食物。前两天跟朋友们聊天,大家的想法是,疫情结束了可能要换城市。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了许多年,依旧会选择离开,是在这次疫情中看到,感受到什么?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武汉疫情,在家封控4个月,没怕过,因为人心。上海疫情,已经封控2个月,我怕了,因为人心。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活在这个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除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好好的活着就是幸福。

上海地区防疫要求(上海的防疫是在防疫么)(2)

这几天不见朋友联系我,一问才知道忙得不见踪影,聊天中才发现他在抢菜,真的字面意思上的抢菜,朋友是上海人,他说其它的他已不关心了,因为其它任何事短期还影响不到他,但是如果菜没了,尤其是他爸妈那边菜没了。那真的是要饿肚子的。

在上周几天不懈的努力下,朋友成为了一些团的主导者。基本上也把市面上能合法、平价买到物资的方法都试了一遍。朋友对于物资的焦虑稍减,对于出生成长的城市的担忧却增加了。

上海地区防疫要求(上海的防疫是在防疫么)(3)

首先,说一下物资短缺和分配问题

首先,上海在我了解下来,客观上的物质总量是够的,如果将所有人目前的手里的物资均一下,完全够上海市民吃一段时间。

怎么形容呢?

整个上海目前的情况既又不市场化,但又不完全的配给制。政府控制着价格和通行,政府却更加愿意把分配的渠道给企业和个人。这就会导致运力的分配不均衡,因为市场化的运力总是向溢价高的地方去。但是有些小区一次团购的量能高于很多小区,那你是企业主,你肯定选择那些一次运输创造更高效益的小区,这样相对更快捷安全。而那些团购量小的小区和老人小区却导致配送不及时或无人配送。其他的深层次的问题就不多说,读友们自行脑补即可。

上海地区防疫要求(上海的防疫是在防疫么)(4)

第二、防疫控制问题

这也是目前抗疫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同步性和劳动效率重复低下的问题、健康云和疾控中心的数据和检测医院的数据都没有同步。导致相对应的整套机制并没有完善。

有阳了,去哪里隔离?什么标准?什么治疗方案?如何出院等等?各地区应对方案都是天差地别。却没有一套统一的处理流程。加上接触人数最多的是志愿者、基层同志和物流小哥,他们数量也随着阳性在慢慢下降。这也导致工作开展越来越难。导致防疫就像一个反复维修的系统bug。需要有个完整的流程,让基层和志愿者,甚至警察、医生,物流,企业,都知道如何做。这个过程制定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就是针对阳性感染者隔离点的安排,上海本地人和非上海本地人会有一些不通,具体什么不同,请读友们自行脑补。

上海地区防疫要求(上海的防疫是在防疫么)(5)

第三、一线抗疫人员问题

首先,我觉得疫情这几年中国的基层公务员、军人、医务工作者是最辛苦的。我有朋友是从事这些职业的。这次疫情都去第一线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回报,其实并不多。请读友们自行脑补

通过上海这次疫情,我认为,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太重要了。社会需要一种淳朴且真诚,充满着希望的革命奋斗精神。这样社会才会有希望,年轻人才会有希望。而这一切的源头,并不是利益驱使,都是价值观和社会的正反馈给予的。

因此,良好的精神文明和价值观的倡导是未来我们政府的重点,这次一些地方的矛盾,其实都是来自于此。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对于利益看得过于的重要,导致社会并没有给那些愿意奉献的人太多的正反馈。在大家赞美资本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充裕时,带来消费主义的堆砌时;却3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设。

上海地区防疫要求(上海的防疫是在防疫么)(6)

相信这次疫情过后,大家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也会与以往不一样了。不要降低你对社会的期待,但是也请不要降低你对个人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