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庆云

8月30日,电视剧《太行之脊》已经在央视一套播出前五集。五集过后,这部电视剧的质量如何,显然已经可以管中窥豹。在前五集当中,叙述抗日战争的背景,从山西会战开始,继而转入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争当中。五集过后,这部电视剧的整体气韵已经全部呈现。诚如老编在这部电视剧开播时候所写的剧评观点那样,《太行之脊》目前来看,称得上是最好的经典抗日剧,在电视剧的艺术层面上,是超过《亮剑》的。

50集太行山抗日连续剧(央一太行之脊五集过后)(1)

作为电视剧存在的《亮剑》,更应该属于一部抗日题材的爽剧。我们不能把爽剧和经典剧混为一谈。《亮剑》作为电视剧存在,并不引发观众太多思考,就是用一个李云龙一样的人物,带领观众在热火力战争当中寻求一种爽快的视觉体验。《亮剑》当然是优秀的商业剧,但它不能作为抗日经典剧存在,因为它在很多方面,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那么,我们不妨聊一聊,《太行之脊》到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亮剑》,继而可以展开论述,真正的抗日经典剧,到底需要至少具备哪些先决条件。我们分条来聊,清晰明了。

50集太行山抗日连续剧(央一太行之脊五集过后)(2)

第一点,《太行之脊》具备更全貌的大局观,而《亮剑》更像是一个局部视角。

想通过一部抗日剧窥探敌后抗日的全貌,显然看《亮剑》这样的爽剧是不行的。《亮剑》更像是整个敌后战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局部的特写。而《太行之脊》,则是兼顾全貌和局部特写,让两种叙事方法同时存在的。抗日经典剧,不能只做局部特写,而是要有全貌呈现,尤其是整个抗日战局的呈现。

在《太行之脊》已经首播的五集剧情当中,对整个抗日战局的呈现,是非常有效的。开局几集,淞沪战场,用了侧面烘托的方式,山西会战,则采用了全局展示和局部战斗展示相互结合的方式。尤其在全局方面,整个抗日战争初期的状态,全部都在剧情当中了。这些,都是八路军如何进入游击战的重要背景条件。而稍后,八路军真正进入到游击战当中之后,也是全局观和局部特写相互结合。这种全局视角,是以往的抗日剧很少有的。

50集太行山抗日连续剧(央一太行之脊五集过后)(3)

第二点,《太行之脊》符合我们历史教科书的全局内容和细节数据,不戏说,而《亮剑》为了呈现一种爽剧模式,实际上是用戏说的方式,帮助观众审美移情。

爽剧当然有爽剧的价值,《亮剑》的好看毋庸置疑。但是,我们没办法拿一部《亮剑》就作为了抗日战争的经典代表作了。因为,真正的经典抗日剧,尤其需要在历史叙事上的真实感。在目前阶段上,《太行之脊》最为符合我们历史教科书上对于抗日战争的描述,尤其在细节数据和具体的作战部署上,都是全然真实的。这部《太行之脊》基本上不用戏说的方式呈现,因此,它不是抗日神剧,而是抗日经典剧模式。

这里边,必须重点聊一聊具体的数据问题。在《太行之脊》当中,有很多具体战场的呈现,在战斗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个报告总结。目前为止,出现的所有日寇伤亡情况,都是符合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记载的。尤其是那些几十人、几百人的伤亡数据,没有对历史教科书进行夸大的呈现。严格遵循历史教科书内容,正是拒绝戏说的重要表现。

50集太行山抗日连续剧(央一太行之脊五集过后)(4)

第三点,《太行之脊》有很好的理论高度,它能够去解答为何敌后抗战可以取得胜利,而《亮剑》显然在这方面是无能为力的,或者说是解答失误的。

在《亮剑》当中,我们当然可以欣赏李云龙的横冲直撞的勇武精神。但是,这不是敌后抗战获得胜利的唯一原因,甚至于不能作为主要原因出现。如果八路军的将领都是李云龙这样的,也就只能打小仗了,无法在大的军团作战当中获得全面的胜利。而历史事实上,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之后,也是所向披靡的。

50集太行山抗日连续剧(央一太行之脊五集过后)(5)

在《太行之脊》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剧作品试图在用历史还原的方式,帮着观众一起找出八路军为何能够获得胜利的原因。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指战员们的用兵如神,也有作战人员的勇武气质,更有敌后特工人员的有效谍报等等。但是,在《太行之脊》当中,对毛泽东思想的呈现,则是很大的亮点。游击战的作战理论,在具体的作战部署当中得到呈现。八路军不同于历史上的散兵游勇、盗寇流民,正是因为这支部队的理论基石非常坚固。在《太行之脊》第五集的剧情当中,提到了邓小平同志要来太行山前线做理论工作。把革命理论放置到抗战的具体内容上,这是《太行之脊》最大的亮点。《亮剑》也有政委,但政委缺少更好的理论展示。在创作意识上,《太行之脊》实际上是所有战争剧的榜样,理论和作战相结合,不能只讲作战,不讲理论。

50集太行山抗日连续剧(央一太行之脊五集过后)(6)

当然,为了剧情好看,《太行之脊》也有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技巧。比如,这部电视剧也呈现正面战场,但不像抗日神剧那样,一个战场恨不得打一集。在《太行之脊》当中,我军和日寇交火,都是短平快的呈现,不在具体的作战上吸引观众。这是一种非常负责任地战争叙事。显然,这部电视剧的内容体量非常大,不能在任何一场局部战斗当中耗损剧情时间。

再比如,第五集当中,欧阳春中弹负伤,但后方医院没有麻醉药。欧阳春直接选择不用麻醉剂,咬牙坚持手术等等。这其实就是关云长刮骨疗毒的再现。作为艺术品《太行之脊》,在叙事上,其实是《三国演义》式的,不在具体作战上恋战,只在排兵布局上用功,写人物,也是以短平快为主。刮骨疗毒,温酒斩华雄,功夫都在弦外,观众需要听回响,这剧才有趣。

因此,老编认为,这部《太行之脊》兼顾了电视剧的艺术性,和历史教科书的真实性,没有戏说,不是神剧,可以作为一部抗战剧的重要代表作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