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对新时期党员干部要树立怎样的公私观念,如何处理公与私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大地指导意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看待公与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如何看待公与私(公与私必须一清二白)

如何看待公与私

2014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对新时期党员干部要树立怎样的公私观念,如何处理公与私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大地指导意义。

公私分明是一种必备的政治素质和纪律素养。观察一些落马贪官案例,他们之所以步入歧途,在贪腐的深渊里越陷越深,无一不是没有理清公与私的关系。他们中有的用权不讲公益,自觉有利的就不论什么统统收入囊中,自觉有损利益,就会计较个没完;有的搭乘权力便车,为了满足自己和亲朋的需求,行权力寻租之便,收公权私用之利。凡此种种,让人警醒。

公私分明就是要“一清二白”,克己奉公。看一名共产党人有没有政治教养,就是看他有没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是不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杨善洲常说: “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他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电视剧《孔繁森》中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孔繁森节衣缩食,收养了两个藏族孩子,对待他们亲如骨肉,疼爱有加,唯一的一次教训他们,是因为天冷下雪两个孩子提出要坐他的“小汽车”去上学,这让一向恪守公私底线的孔繁森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狠狠的批评了孩子们。然而,这种批评中充满的却是对孩子们更深的疼爱,是教他们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无论是谁,都要遵守公私之理。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公私分明,不仅能为行动廓清迷雾,也堪称抵御诱惑、砥砺自我的武器,让为官者时刻自律。被私心裹挟的人,一旦得势,就容易丧德忘形。让公与私泾渭分明,让公权力不沾染一丝一毫“杂质”,是为官从政者时刻需要警醒的一件事。东汉苏章就任冀州刺史时,宴请被检举的友人,宴罢,他正襟危坐: “今夕我与故人饮之,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第二天,他秉公办事,将老友治罪。只有在公言公,才能直面公私,问心无愧,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私忘公,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质。

公私是一把尺,只有持之方正,尺子不偏不倚,干事才能横平竖直,为官才能清清白白;公私也是一杆秤,只有压上党纪国法的秤砣,秤杆不高不低,才能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