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猪肉店起舞的9岁芭蕾女孩# 的话题登顶微博热搜榜一。

话题阅读达到了1.8亿人次,2万多网友参与讨论。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

点进话题,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嘈杂的菜市场内,一间简陋的猪肉店门前,有一位妈妈正在为顾客剁猪肉。

她身后不大的店铺里,女儿正在跳芭蕾。

瘦小的女孩轻松做出一字马、空翻等高难度的芭蕾动作,极具美感且张弛有度,令人惊叹。

这位妈妈不是舞蹈家,也不是艺术家,只是一名在小县城开了一间小小猪肉铺维持生计的普通妈妈。

强烈的反差感和戏剧性令人过目难忘:

一边是吵闹的街市,前景的案头上还堆着猪肉;一边是女孩在练舞,一心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3)

这位在猪肉店起舞的9岁芭蕾女孩,是bilibili最新出品的纪录片——《小小少年》第一集的主人公。

这一集叫《那夺云》,谐音:那朵云。

取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这是发生在那夺村的故事,也是故事的主人公——云儿的故事。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4)

云南省砚山县那夺村,是国家级贫困山村。

生活在这样一个出了名的贫困山区,云儿爸妈的观念并不落后:只要孩子喜欢,就会尽全力帮帮她。

云儿的爸妈为了保持女儿对芭蕾的热爱,实现她「想跳舞」的梦想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北京舞蹈学院的老师对她的无私付出,感动了不少人。

刚刚播出,便好评如潮,获得了9.9分这样极高的分数。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5)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6)

芭蕾和猪肉,就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个高贵典雅,一个通俗接地气。

本应该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两者,在云儿身上却融合得非常好,这源于爸爸妈妈的引导。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在孩子心中,世间的万物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所以,在云儿心中,开猪肉铺和跳芭蕾,两者并不冲突。

就算在猪肉店里,也能跳芭蕾。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7)

云儿的与众不同,不是劈叉和下腰,而是对舞蹈发自内心的喜爱。

云儿小时候,妈妈就发现她身体惊人的柔软性和协调性,并且尤其喜欢看舞蹈视频。

芭蕾舞的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她跟着视频就能学习得像模像样。

即便在猪肉店如此杂乱的环境,她也能心无旁骛的练习芭蕾。

清亮坚定的眼神,舒展的芭蕾舞动作,让这项高雅的艺术在嘈杂的环境里毫无违和感。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8)

“卖肉这行太苦了。”云儿的妈妈一边剁肉,一边说,“杀猪、剁肉,天天如此。365天,只能休息一天。”

细碎的肉屑随着妈妈舞动的砍刀上下飞舞,粘在脸上,飞到身上。

但在云儿口中,卖肉和妈妈描述的不一样。

“肉店很好玩”,她拿着两个腰花,一边比对,一边排列,“一个大,一个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在她眼里,猪肉店的一切都是玩具。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9)

芭蕾需要天赋,也需要专业指导。

妈妈开猪肉店,爸爸跑货车运输。

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足以支撑云儿去大城市提升芭蕾专业素养,小县城的舞蹈机构也只能提供最基础的舞蹈指导。

前空翻、后空翻接一字马,能趴着把双腿反向掰到脸前......

各种杂技般的舞蹈动作,小云完成起来都毫不费力。

面对天赋极佳的云儿,老师们纷纷摇头说:“教不了。”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0)

日子一天天过去,云儿却只能困在狭小的猪肉铺中对着手机练舞。对着短视频的自学,并不能让她在芭蕾这条路上走得太长远。

云儿需要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学习。

看着女儿,云儿的妈妈着急又无奈,害怕女儿天赋被浪费。

但祖上都是与田地打交道的农民,哪里有门路认识专业的芭蕾舞老师。

于是,她存了好多云儿练舞的视频放在手机里,四处向人打听哪里有专业的舞蹈老师。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1)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云儿妈妈学车时的驾校校长碰巧认识专业的舞蹈老师,他们是一对夫妻。

男老师姓关,女老师姓张,在北京舞蹈学院教了二十多年的舞蹈。

关老师的妻子张萍老师,就是从云南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土生土长的她,深知云南山村中隐藏着不少天赋异禀的孩子。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2)

为了让人才不被埋没,为了他们能健康成长,夫妻俩发起了“彩云计划”。

希望能帮助更多大山的孩子培养艺术情操,提升她们的美感,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关老师讲述了他认为的贵族精神:扶助弱势群体,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3)

关老师说,芭蕾舞不应当只在中央芭蕾舞团,也不一定只在北京舞蹈学院,甚至不是只在清华大学,应当在我们的山水之间。

每年寒暑假,夫妻俩都会回到大山,在山水间与孩子们共同体会舞蹈的美。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4)

经由驾校校长介绍,小云儿见到了关老师夫妻。

“你看她这多神奇啊,她这胳膊肘、肩、胯……我都纳闷她怎么这么明白这个造型。”

即使在北京舞蹈学院这种精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平台,教了二十多年的舞蹈,关老师都没见到这么有天赋的孩子。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5)

就这样,小云儿用天赋征服了张老师,加入了“彩云计划”。

关老师是云儿的伯乐,但云儿于关老师,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籽料玉。

云儿的天赋越是出众,他就越心慌,担心自己不能让云儿释放出属于她的璀璨。

用关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千里马在培养伯乐”,轻易不敢下雕刻刀。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6)

天才虽然少见,我们听过太多关于天才的故事,也见过太多被淹没的天才。

他们在夸奖中骄傲,在骄傲中放纵自我,最终泯然于众人。

都说勤能补拙,但保持天赋,更需要勤于练习。

仅仅热爱,是远远不够的。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7)

总是通过视频指导,起不到最好的效果,云儿经不起耽搁。

为了云儿,张萍老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二十多年在北京打拼的所有,回到云南,辅导她。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8)

在加入“彩云计划”之前,云儿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的系统训练,她的很多动作做得都不够到位。

纵然有着优于常人的柔韧度,但面对来自国内顶尖舞蹈学府张老师严格指导下,小云儿常常在“拉筋压腿”这些基本功练习中哭得满脸泪花。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19)

没有任何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开肩、开腰、扳腿,是一名芭蕾舞者的必经之路,只有不停地开肩和扳腿,小云儿才能保持现在的柔韧度。

云儿热爱舞蹈,可这些基本功对于没有过系统训练的她而言,实在是太疼了。

她真的不知道维持身体的柔软度,居然会这么疼!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0)

鼻涕眼泪一起流,云儿靠在妈妈身上,委屈的说,不练了。

妈妈搂着云儿,忍着心疼教育她:你自己不坚持,张老师不教你了,你想留在家里养猪吗?

云儿赶忙摇头,妈妈说,不想就要坚持。

毕竟是个孩子,云儿耍起了小脾气,她背对着张萍老师,怎么说都不肯继续练习。

张萍老师求助场外嘉宾,打给老公。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1)

视频那头,关老师对着小云儿说,没事儿,哭一哭,哭一哭,接着练。还跟小云儿说,他发现另外一个神奇的小孩。

张老师在身后补充道,你不是唯一一个神奇的小孩了,你在哭的时候,别人早超过你了。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2)

对孩子,适当的激励是最有用的法宝。

就这样,一边激将,一边鼓励,云儿抽泣着又开始了她的开腰基本功。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3)

老师的到来,给云儿带来的不只是专业的训练,还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张老师和关老师联系到了央视,云儿能在央视的节目中,表演芭蕾舞蹈《绿野仙踪》。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4)

知道能去中央电视台,云儿的爸妈高兴坏了,摆了十多桌流水宴。

作为村里去北京的第一人,云儿承载着村民们厚重的期盼。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5)

宴席上,大家嘱咐云儿:要听老师的话,不能骄傲,只有自身功夫硬了才能站上更好的舞台。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6)

山村虽小,但是乡亲们却善良而纯粹。

登上舞台,需要穿芭蕾舞鞋。这对云儿来说,又是一项挑战。

“先起泡,再出血,反复反复,它就不疼了。”

“练到不疼的时候,它就不疼了。”

因为期望高,所以更加严格。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7)

日复一日的坚持,云儿慢慢掌握了方法和技巧,重拾了当初对舞蹈的热情。

在猪肉铺里练习时,动作更标准了。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8)

也许是好事多磨,云儿的北京之旅充满波折:

鞋带太长,跳舞时松了;

道具松了,新买的强力胶还在物流运输中;

紧张怯场,彩排的没有回答的很好……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29)

更严重的是,张老师在演出前突然失声,无法陪同孩子们上台。所有的演出,将由孩子们独立完成。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30)

云儿在日记中写到:张阿妈给我排练《绿野仙踪》舞蹈,可以在舞台上跳舞,很美。忽然张阿妈的脖子(嗓子)痛了,我好难过。

朝夕相处,在孩子心里,张老师也成为了她的妈妈。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31)

努力会有回报。

面对摄像机,云儿相当沉稳,超出预期完成了一整段舞蹈。

演出非常成功!

芭蕾舞背后的小故事(9岁芭蕾女孩猪肉店起舞)(32)

云儿的成功,是偶然,但也是必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央视舞台上的成功演出,离不开小云儿台下练习时的汗水与泪水。

更重要的是,小云儿有爸爸妈妈的支持。在砚山这个中国有名的贫困村、留守村,女孩子大多在初中时期辍学,高中时期嫁人。

云儿的爸爸妈妈发现了女儿的天赋,没有让她放任自流。面对有天赋的女儿,他们努力为云儿创造最好的条件,陪伴她、鼓励她,让云儿保持着对舞蹈的那份热爱。

即使身处小山村,他们也用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女儿的梦想铺路,努力让女儿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就像《小小少年》主题曲中唱到的:

我愿你不用懂得那些无常

可你偏偏比我还要坚强

我愿你不必经历几多坎坷

可你总是比我还要乐观

这段歌词也许是大部分中国父母的心声:所有的坎坷,所有的无常,都有爸妈承担。孩子,你尽管带着你的梦想向前冲!

向天下所有的爸妈致敬,你们为孩子们付出的样子真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