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历史是对过去的见证,是世界运行规律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商牧野一战,商朝正式落幕,周武王姬发正式建国号为周,定都在镐。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盛行宗法制和井田制。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共延续12王11代。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1)

周朝开创者:周武王姬发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2)

西周疆域

国号来源:

图腾说:周的始祖姓姬,名弃号后稷,“稷”是周的图腾,而“稷”的图案和甲骨文“周”字极为相像,这就是周的由来。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3)

甲骨文“周”

地名说:起先周朝的祖先并没有“周“的概念,在避难迁徙途中,当时的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决定定居在渭河流域岐山以南的周原,慢慢开始形成”周“的概念。

重要历史事件:

姜尚助周灭商:

姜尚,即姜子牙,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垂钓,和西伯侯姬昌相遇的故事。在姬昌死后,周成王即位,尊为“师尚夫“,辅佐武王继续灭商大业。在周朝建立后,册封齐侯,定都于营丘,也就是齐国的开国君主。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4)

姜太公钓鱼

封邦建国:

周武王在灭商后,除了控制商朝原本的统治区域,同时还向外扩张,征服四周的小国。按照当时的现状,中央无法直接控制广阔的地方。于是,武王采取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大肆分封领地,建立诸侯国。这虽然解了一时之急,却也埋下后期动乱的隐患。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5)

西周分封诸侯

成康之治:

在周朝建立后,不到两年时间,周武王就去世了,其子诵,即姬诵,周成王继位。成王之后,其子姬钊继位,也就是周康王。在成康统治期间,内政清明,外事和平,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

周公吐哺:

周公,姬姓名旦,也叫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封地在周,所以称周公。周公一生对周朝的贡献很大,平叛乱,定制度,制礼乐,主张“明德慎罚“,以”礼“治国,为”成康之治“奠定基础。

周召共和:

在西周历史上,有一段特殊的历史,特殊之处在于国家权力的行使权不在皇帝手中,而交付朝中大臣行使。周厉王统治下的西周,厉王被国人驱除,朝中事务交由周公(周定公)、召公两位大臣,号为共和。

幽王亡国:

说到西周,必然会想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的就是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但褒姒不爱笑,为博美人一笑,竟然想出利用点烽火这一荒唐的做法。要知道古时候烽火的作用,是在危难时刻用来求援的工具。各诸侯国在经过多次上当之后,就不再当回事,等到真正犬戎来袭,只能身死国亡。往后就是进入周朝的下一阶段——东周时期。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6)

烽火戏诸侯

西周重要的事件还有:昭王南征、穆王嬉游(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故事)、宣王中兴等,有兴趣的可以详细了解一下。

说完西周,让我们把视线转向世界的其它地区:

西方地区

荷马时代,也被称作黑暗时代。迈锡尼文明的终结,希腊就此进入一个相对黑暗和落后的时代。因胜利者多利亚人没有能力建立新的王国和新的文明,导致希腊的文明倒退回部落文明。在这一时期,荷马史诗的出现,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是文学史上的璀璨结晶,因此也被称作“荷马时代”。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7)

荷马史诗

中东地区

两河文明

亚述帝国:强盛一时的赫梯帝国在瓦解分裂后,后被强盛起来的亚述帝国灭亡。亚述是兴起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两河流域的国家,在两河文明的几千年历史上,是延续最为完整的国家。说到亚述,就不得不说一下其强大的军事力量,铁器的运用、军事改革、各兵种建设,亚述的骑兵、战车改造无异于如虎添翼。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8)

亚述骑兵

埃及地区:

古埃及正处于后王朝时期,也即是第三中间期。在这一时期,王朝统治势力衰落,百姓厌战,但同时各地战争不断。利比亚人开始入侵埃及,对埃及的影响慢慢提升。

印度地区:

古印度正处于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势力扩张到恒河流域,并和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同时,在这一时期,铁器开始在该区域广泛使用,农业、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美洲地区:

中美洲正处于玛雅文明的前古典时期,早期的居民居住点是围绕祭祀中心,每个国家以城邦的形式组成,社会阶层分明,由统治阶级、下层成员、奴隶组成。

你看她礼乐崩坏笔趣阁(礼乐崩坏的前夕)(9)

玛雅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