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帕德·埃洛创建了一个衡量各类对弈水平的评价方法,后来这套“埃洛等级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象棋、围棋、足球、篮球以及电子竞技等各类竞技运动。

因为比起其他评估玩家水准的方式,基于逻辑斯蒂分布的“埃洛等级分系统”,能够更好地评价一个玩家的游戏水准。

在当今的网络游戏中,但凡涉及到“等级、排名”,几乎都是采用这套系统。DOTA、剑三、吃鸡、炉石、CS,甚至更早的星际、魔兽、帝国等游戏皆是如此。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1)

同样,王者荣耀和LOL也是采用的“埃洛等级分系统”来评定玩家的实力,也就是如今被玩家们口口相传的“ELO机制”。

但是,由于每个游戏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复杂性,因此ELO系统在每款游戏中的应用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MOBA手游,LOLM和王者荣耀对ELO系统的应用,就大相径庭。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2)

两款游戏对ELO等级分的应用有何不同?

根据两款游戏在开发日志之排位机制介绍来看,其实LOLM和王者采取的ELO算法并没有本质区别(详见各官网)。两款游戏的对ELO的应用区别,不在于“玩家实力”的评定层面,而是在“匹配对手”的逻辑上大有不同。

两款游戏中,“ELO系统”判定玩家的实力方式都是一样的:即外显段位 隐藏分段位。无论是LOLM,还是王者荣耀,在判断一个玩家真实实力的时候,都会从段位和隐藏分两个方面入手,而且准确度并不低。

也就是说,一个真实游戏实力在“王者段位”的玩家,哪怕“当前段位”还只是钻石,其“隐藏段位”也会是星耀或者大师。有了这两个维度的数据,游戏的匹配“索敌系统”就能对症下药。LOLM和王者对ELO的应用区别,就在于“索敌系统”上。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3)

LOLM的索敌逻辑,更偏向于“隐藏段位”为主。因此,匹配敌人时会优先选择“实力相近”的对手。比如,某玩家在铂金段位的胜率为90%,且每场对局的真实表现,伤害、视野、团战等细节远超当前段位,那么LOLM的索敌时,就会优先给玩家匹配铂金段位胜率90%,经常拿MVP的对手。如果难以找到对手,就会提升对手的段位,让高胜率、高表现的铂金玩家,直接匹配翡翠、钻石段位的对手。

同时,为了防止高手在低段位停留时间过长,LOLM还会有“跳段”这种现象存在。一个真实实力在王者段位的LOLM玩家,只要是打排位,就不会在低段位停留过长时间。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4)

王者荣耀的索敌逻辑,更偏向于“真实段位”为主。因此,匹配敌人是会优先选择“段位相同”的玩家。王者荣耀的匹配逻辑,是依靠“平均胜率”。即对局双方的平均胜率能维持在50%左右,索敌就完成了。

比如,虽然某玩家在铂金段位的胜率有90%,且每场比赛数据都极好,王者在匹配敌人时还是会优先选择铂金对手,而为了达到双方平均胜率50%的条件,这位高胜率的玩家大概率会被系统强塞几位40%甚至30%的玩家以拉低团队平均胜率。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5)

谁的ELO机制对玩家更友好?

如果仅仅是从上面对比的索敌系统来看,LOLM对ELO的应用,无疑是比王者更好,而且也更接近“埃洛等级分”最原始的应用——实力是对局的根基。因此,我们就能得出结论,LOLM的ELO机制,对其玩家更友好吗?

非也。抛开具体情况作比较都是不会得到最佳答案的。

实际上,仅从“游戏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来看,LOLM和王者对ELO的应用其实各有优劣,甚至可能,王者荣耀那种看似蛮不讲理,容易制裁高手的机制,反而要对玩家更友好一些。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6)

这就要从两款游戏的玩家群体谈起了。

LOLM的玩家,大多来自端游,少许来自隔壁和新手入坑。人群属性,则是“男多女少”。玩家需求,更偏重于竞技性。面对这样的人群,采用更原始的“埃洛等级分”更有优势。

因为对于LOL的玩家来说,“势均力敌”的博弈才是游戏真实的爽点。王者段位的玩家打黄金白银段虽然也有快乐,但长期以来是不利于玩家的,容易“融入分段”导致自己的实力下降。

殊不知,即使是“金牌讲师大司马”,天天以打游戏为工作,也会因为打多了白银黄金而失去王者实力。更遑论每天对局次数有限的普通玩家。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7)

因此,无论是新赛季还是开小号,高手都更希望自己能快速上分,遇到更符合自己实力的对手。所以,在这样的诉求之下,以“实力为主”、“低段位跳段”等机制更容易让玩家获得正反馈。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机制的存在,才导致了LOL如今“段位固化”的结果。每个段位的人数,其实都已经趋于固定了。白银想要上黄金,除了突然开窍,技术、意识增长,或者请代练、找大腿,基本就不可能存在单排“躺上去”的希望。

所以,LOL玩家在“上分”这件事情上所获得的正反馈,其实是相当少的。时间一久,就容易产生现在这种玩家只打大乱斗或者匹配,甚至开始退游的情况。

LOLM同样会面对这样的困境。

等于说是,牺牲了部分以冲分为目标,却又实力不足的普通玩家的需求,满足了以竞技为目标的高手玩家的需求。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8)

而王者荣耀,则是恰恰相反。

玩家基数庞大,且女性多于男性,普遍存在技术不足,难以单排上大分的现象。玩家的需求,也是社交性大于竞技性。段位是“社交”的重要一环,但实力却难以维系。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采用“同段位匹配平均胜率”的方式,就能极大地给予这部分需要上分又没实力上分的玩家足够的正反馈。只要对局次数足够,就一定会遇到大腿或者通过积分的形式不断上分。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9)

以前,这种通过制裁大腿,或者积分方式上分的段位,还停留在星耀阶段。如今,已经来到了王者段位。

这也是“人均王者”的根本由来。

对于王者荣耀这种千万上亿玩家的游戏而言,牺牲少量的高手来换取大部分玩家的满意,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

所以,那些不断要求王者荣耀改匹配机制的玩家,真的可以休矣。

王者elo机制为什么这么猖狂(细究ELO机制在王者和LOLM中的应用)(10)

游戏,本就是一种具有成瘾机制的商品。为了让玩家沉迷其中,无数的策划、心理学者投入心血研究,因而每一个外人看起来不合理却又存在的机制。

我们之所以看不懂,之所以觉得不好影响体验,真的只是因为我们并不是他们最大的受众群体,而是“外人”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