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筱筱

最近,朋友圈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起因很简单,先是两位已婚的朋友逐渐淡出了朋友圈,很难再通过这项社交功能了解他们的生活点滴。加之工作、学业繁忙,三人差不多已有数年没有小聚,这让我陷入了误以为丢失友情的焦虑中。

渐渐的,我意识到自己也变成朋友圈困难户。有好多次,在感知到日常生活带来的震撼时,明明有上传朋友圈的冲动,然而想想评论和点赞带来的风险,便放弃了发圈。

这两件事让人感到沮丧,并逐渐丧失了对朋友圈的兴趣。朋友圈里有相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这一社会现象同样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讨论,其中不乏一些唱衰朋友圈的观点。然而,一些人逃离朋友圈的行为,更像是人们在长期使用朋友圈之后的一种自我觉醒。

你凭什么不让我看你朋友圈(这届年轻人在朋友圈)(1)

有的人的确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悄悄远离了朋友圈,而有的人仍在坚守。种种迹象表明,今天的我们正根据已有的使用经验,重新理解朋友圈之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朋友圈让我抑郁了”

张扬曾经在报社工作,早在几个月前,她还是一位朋友圈重度患者。在朋友眼里,微信世界里的张扬是让人羡慕的。由于工作的关系,她常有机会外出游玩,喜欢在朋友圈过的景点、吃过的美食,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发上二十余条,说她是在滚动播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不为过。

问题出在一年前。张扬换了新工作,因为和现在的上司已是多年微信好友,对方了解一些她过去的工作情况,不免寄予了厚望。不幸的是,转行后的张扬由于专业知识匮乏,不能顺利应对新工作带来的挑战。

不光工作有压力,张扬在朋友圈里精心打造的人设也出了问题。更郁闷的还在后面,由于不合时宜的打卡行为正好撞在了上司的气头儿上,多次被当着同事的面批评。

你凭什么不让我看你朋友圈(这届年轻人在朋友圈)(2)

这些事情发生后,张扬说她再也体会不到发朋友圈的快乐了。在她看来,以前疯狂发朋友圈,并非出于炫耀心理,多少有点渴望缓解孤独的意味。这个陌生的城市,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上班、吃饭、睡觉,没有人听你倾诉,朋友圈成为了一个出口。张扬痴迷于在朋友圈分享日常生活的点滴,看到有人点赞、评论,倒不是为有人关心自己沾沾自喜,而是觉得终于有了与他人对话的可能。

慢慢的,她也落入了装饰朋友圈的俗套,渐渐学会哪些该发、哪些不该发,该对外展示一种什么样的个人形象。在张扬那里,朋友圈成为了社交的辅助工具。

人设崩塌带来的一连串打击并不好受,她开始学着逃避这种状态,每天晚上十点钟准时关闭手机,周末出门活动不带手机、不刷微信,发圈时屏蔽同事,在发现页里关闭朋友圈企图远离它,花钱购买了删除所有朋友圈的服务。

长时间沉迷朋友圈的习惯,让张扬很难摆脱朋友圈社交的诱惑。当她向我推荐清空朋友圈的服务时,我问她删除过去是否真的能让自己摆脱烦恼。我得到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不过她告诉我这让她学会了另一项技能——删除朋友圈。当发现分享行为不恰当时,及时删除,免得给自己招来麻烦。

“装”久了总会有质变

华志星是朋友圈世界里的另一个极端。在一场新书签售会,他带着三名女同事举着书籍拍照。当我问他如何看待人们热衷于在作家签售会现场拍照、发圈的行为时,他引用了一句网络用语:“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装作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每天早上,华志星都要在朋友圈以“晨·悦·读”为题分享一段书摘,并搭配一张自己拍摄的照片。据说,华志星在2014年就开始做这件事了,当时受一位专业摄影人士的启发,看到别人每天都在朋友圈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他觉得这样做可以逼自己进步。为了书写朋友圈,华志星渐渐养生了发现日常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眼光,他认为即便这个过程是刻意而为之,也是在进步。

朋友圈带给华志星的另一种体验是相遇的快感。“只要你喜欢什么东西,你就容易遇到什么东西。”朋友圈的分享给他提供了诸多城市公共活动信息,每次参与读书会、观影会,又可以和不同的人相遇、交流。华志星不认为在朋友圈浮夸的分享活动照片有什么不妥,一来这样可以节约别人获取信息的成本,二来又能让他人更快速的了解自己。

你凭什么不让我看你朋友圈(这届年轻人在朋友圈)(3)

华志星说他从来不锁朋友圈。他把书写朋友圈当做记日记的一种方式,“现在翻看以前发的朋友圈,都是很开心的感觉,有情怀在里面。”也有上司提醒过他频繁发朋友圈像是不务正业,华志星回应这位领导:“如果你不喜欢看,我可以用分组功能把你屏蔽了。”从此,他再没有听到这类建议。

“在朋友圈里“装”久了总会有质变。”华志星不否认朋友圈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事实,他坚持在朋友圈里展现自我、立人设,就是想要活成朋友圈里的样子。为此,他愿意把每天最想表达给别人看的东西发在朋友圈。

重新理解朋友圈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表达过——从社交的本源来讲,发朋友圈就是把自己的人设推到别人脑袋里,但这个人设往往不是用户的真实状态。有人纠结于在朋友圈立人设,还是做自己?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纠结,毕竟立人设也并不是绝对的坏事情,就像故事里的华志星,就把朋友圈人设变成了督促自我提升的动力。

有一段时间,流行一种说法,真正的孤独是无法上传朋友圈的,我们看到的都是被精心打造的一面。有的人会说向他人展示亮丽的一面总好过被人窥见生活里的一地鸡毛,不过这种说法忽略了过度粉饰朋友圈带来的麻烦——越是精心维系人设越容易陷入社交焦虑。张扬的遭遇恰恰印证了虚拟社交的缺陷,正如她自己所言,想要走出这种糟糕的状态,需要拥抱现实、正视自我。

虚拟世界的印象整饰不是孤立的存在,朋友圈里的自我表达是站在理解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呈现的。所以,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先去翻翻他的朋友圈,这有一定道理。但是,朋友圈毕竟是书写者创造性的体现,存在着修饰、改写的嫌疑。因此,想要透过一个人的朋友圈完全窥见他的生活世界,这几乎做不到。

理解朋友圈,重在一个“圈”字,“圈”意味着一种边界的存在。按照字面意思,朋友圈本该成为朋友的圈子,事实上我们的微信里不仅有朋友,还有同事、领导和长辈。圈子越来越复杂,这给我们处理亲密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让我们陷入了该不该发朋友圈的重重顾虑当中来。

一个没有书写朋友圈习惯的人说,你喜欢的生活方式别人不一定喜欢,在有些人看来也许会是一种炫耀;况且自己喜欢的生活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因为这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在他看来,自己的生活不必公开给他人看见,而真正关心你的朋友也不会只活在朋友圈里。

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什么都讲究快捷、高效。沟通和交流也不例外,移动互联网技术保证了“永远在线”的状态,也让社交变得越来越低成本化。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愿意和人同处一个时空,坐下来交谈;转而把虚拟世界的自我呈现和点赞、评论视为新型社交手段,并自以为在此收获了认同和满足。而这类看似高效率、低成本的人际交往方式,实际上遮蔽了人与人相处时的感同身受,也让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