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爱吃肉的人越来越多,无肉不欢,没有肉吃不下饭。可是爱吃的人不一定懂怎么健康吃。

红肉和白肉是怎么区分的?

简单来说:猪牛羊这些哺乳动物是红肉;鱼肉、禽肉是白肉。

红肉主要是烹饪前是红色的肉;白肉是烹饪前是白色的肉。

可这样问题就来了:三文鱼烹饪前就是红色,为什么是白肉?鸵鸟明明是禽类,为啥是红肉?

专家讲解白肉和红肉的主要差别(白肉比红肉更健康)(1)

那是因为烹饪前的颜色只是表象,便于大家直观判断。真正的区分在于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高低,含量高的是红肉、含量低的是白肉。

肌红蛋白的颜色微红,像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所以红肉都呈现出红色。

三文鱼烹饪前呈现橙红色,这种红和肌红蛋白无关,那是所含的类胡萝卜素赋予的。其实三文鱼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它捕食水生动物,获得水生动物中的虾青素,就产生了橙红色。

专家讲解白肉和红肉的主要差别(白肉比红肉更健康)(2)

虾就是因为煮熟后,虾青素被释放,红色就呈现出来了。

鸡鸭这类普通禽肉的肌肉属于快肌纤维型肌肉,没有足够的肌红蛋白,所以呈现白色。鸵鸟可不同,它的肌肉更类似牛肉,属于慢肌纤维型肌肉,肌红蛋白含量高,就是红肉。

白肉比红肉更健康?

白肉和红肉的健康之争由来已久。

现代社会心血管等慢性病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年轻化,大家就开始把矛头对准红肉,给红肉罗列出不少罪名:

红肉脂肪多,造成肥胖,成为万病之源;红肉的饱和脂肪酸会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对心血管不利;甚至还认为多吃红肉会增加癌症风险,比如结肠癌等。

专家讲解白肉和红肉的主要差别(白肉比红肉更健康)(3)

因为这些罪状,大家找来白肉作为红肉的替代品。推崇多吃白肉,降低慢性病的风险。与红肉相比,白肉确实具有脂肪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的优势。

可一项新的研究还发现,饱和脂肪酸不管来自红肉还是白肉,都会升高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所以吃太多白肉也未必健康。

专家讲解白肉和红肉的主要差别(白肉比红肉更健康)(4)

其实红肉中的瘦肉所含脂肪很少,饱和脂肪酸也就少,不会造成胆固醇升高。

而且对于红肉,不能只关注脂肪和胆固醇,它还有别的优势和特点。比如:

红肉含铁丰富,是补铁佳品。像孕妇、生长期儿童、一些贫血的女性不应该完全不碰红肉。

与白肉相比,红肉还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2,这都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红肉白肉,不能简单粗暴的给出个结论,说谁比谁更健康。健康与否主要是看如何吃。

红肉白肉如何吃

关键原则是均衡的吃,适量的吃。

每天肉量最好不超过200克,具体多少量很难规定的太死板,不同的人群需要的量也有所不同。

红肉和白肉应该交替搭配着吃,不要爱吃某种肉就一个劲的只吃这种,营养单一,它带来的缺点你都得全盘接收。

专家讲解白肉和红肉的主要差别(白肉比红肉更健康)(5)

红肉中减少些肥肉摄入。搭配时相对增加鱼肉的比例,毕竟鱼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最高,对心血管最有益。

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就要减少红肉摄入量,只能吃红肉中的瘦肉。

肉的烹饪尽量选用蒸、煮、炖等健康的方式,减少煎、炸、熏、烤,避免营养流失,降低生成坏物质的风险。

加工肉制品要少吃,不管红肉白肉都是。比如腊肠、火腿、腊鸭等。

专家讲解白肉和红肉的主要差别(白肉比红肉更健康)(6)

红肉白肉可以搭配蔬菜烹饪,这样让营养更丰富,而且更健康。很多蔬菜都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搭配着吃,就能减少肉中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危害。比如白菜配猪肉、木耳配猪肉、番茄配牛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