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一则小小的故事却流传千年)(1)

大禹雕塑

“大禹治水”是我们每一个国民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它是从真实的历史衍生成的神话,那么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为何能变成神话故事,还被人们传诵千古呢?

其中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大禹治水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并且这件事造福了天下苍生,从而才会被人们神化。

这大体上遵循了上古时代神话演变的轨迹。

《韩非子》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这个有巢氏因为能带领百姓用木头造房子来居住,所以被人称为圣人,进而被神化,在先秦古籍中,很多书都将其记载为神话人物。

而大禹变成神话人物,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变成神话故事的原因,和有巢氏是差不多的,都是因为造福了百姓。

大禹治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一则小小的故事却流传千年)(2)

有巢氏雕塑

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数千年,仅仅靠这个原因是不够的,还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其象征了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故事到底象征了哪些民族精神?

一,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的精神:

大禹治水如何能和这一点扯得上关系?来看看神话故事中大禹的身世就知道。

话说在尧帝时代,大地上发了滔天的洪水,尧帝最开始派去治水,鲧用堵水的方法治水,但是成效甚微,有人告诉他,说天宫里有一种宝物叫“息壤”,可以随着水位而长高,如果得到息壤,一定能阻挡洪水。

大禹治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一则小小的故事却流传千年)(3)

《偷窃息壤》雕塑

鲧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跑到天庭去偷息壤,谁知道被天帝发现了,天帝降怒,将他处死,鲧死之后,尸身三年不腐,从他的肚子里,钻出来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大禹,大禹长大之后,被尧帝继续任命为治水的使者。

男人当然是不可能生孩子的,何况还是个死了三年的男人,但是大禹竟然被他生出来了,后世的人们,认为这个孩子是鲧因为不甘心治水失败,所以生出来的,目的,就是要他接替自己继续治水,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

从大禹出生,到他继续治水,这里,就体现出了一种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的精神。

二,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大禹接下了父亲未完成的使命后,他采取和鲧完全不同的治水方法,他决定“疏导”,这体现了他的开拓创新精神;那他是如何不断进取的呢?

在神话故事中,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得到过伏羲、九天玄女、巫山神女等众多神仙的帮助,最后完成了浩大的治水工程,这些“神仙”在现实中,其实都是人,他们也许是当时在各个地方,对山川河流或者各地的地势比较了解的长者。

大禹治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一则小小的故事却流传千年)(4)

伏羲

大禹要疏通河道,他需要去考察地势,顺便向当地的一些长者讨教知识,这些人很可能也随着大禹被神化了,冠以各种神仙的名字。不过,这也体现了大禹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舍小家为大家的献身精神:

“三过家门而不入”

所有听过大禹治水这个故事的人,应该对这个成语都不陌生,这是说大禹在治理洪水的时候,曾经多次经过自己家门口,却都没进去看一眼。

有人也许认为这个说法太夸张了,进去看一眼又有什么关系?殊不知,正是这样,才能体现洪水情况紧急,治理水患刻不容缓,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献身精神。

除了这三种民族精神之外,大禹治水这个故事中还体现了上古人民健康的婚恋观念,以及对坚贞爱情的歌颂。

《吴越春秋》所记载的神话故事中,大禹因为治水,三十多岁还没娶妻,后来到了一个叫涂山的地方,遇到一只九尾狐,九尾狐化身成人,很是漂亮,大禹对她一见钟情,而九尾狐也仰慕大禹的英雄气概,所以两人结为了夫妻,这只九尾狐就是“涂山氏”。

大禹治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一则小小的故事却流传千年)(5)

大禹和涂山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并且还是两情相悦,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健康的婚恋观念。

只不过这份美好的爱情并没有得到一个美好的结局。

《淮南子》所记叙的故事中,大禹疏通河道,需要打通一座叫環辕山的大山,他为了打通这座山,每天都要化身成一只大熊,他不想让自己变成熊的模样被妻子看见,所以就嘱咐妻子,平时不要来自己工作的地方。

如果要送饭,也要等听到自己敲鼓的声音之后再送来。

涂山氏很听话,从不去打扰大禹,每次都是听到鼓声之后再送饭去,而大禹在敲鼓的时候便提前化为人身,这样一来,便不会吓到妻子。

可是有一次,大禹在开凿河道的时候,不小心打飞了一颗石头,这颗石头碰巧击打在了大禹平时敲的那面鼓上,涂山氏听到鼓声,以为到了送饭的时候,便给大禹送饭,可是等她到環辕山后,却没看到自己的丈夫,而是见到一只又丑又脏的狗熊,她吓坏了,掉头便跑。

大禹看到妻子吓跑,急于解释,便追赶她,这样一来,涂山氏吓得更厉害,她一直跑,大禹一直追,涂山氏最后因力竭而死,但是她临死时,终于知道原来这只狗熊就是自己的丈夫大禹,她便对狗熊不害怕了,在对丈夫无限的不舍中死去。

涂山氏死后,化为石头,为大禹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夏朝的开创者:启。

大禹治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一则小小的故事却流传千年)(6)

涂山氏所化的望夫石,又名启母石

这份美满的爱情并没有得到一个美满的结局,但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凄美的结局,才更显得两人感情的真挚。

涂山氏看到狗熊后吓跑,说明她内心是害怕狗熊的,但是在知道这只狗熊原来是自己的丈夫之后,她克服了心中的恐惧,说明她真的很爱大禹,并且在临死时,还为大禹诞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这点证明她并未对自己嫁给这只“狗熊”而感到后悔。

这个故事的由来或许是当时的百姓们憧憬及歌颂美好爱情的最好证明。

可见,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数千年,它不仅仅见证了历史,在见证历史的同时还融合进了中华民族的传承精神,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愿景。

大禹治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一则小小的故事却流传千年)(7)

大禹治水群雕

虽然这只是一则小小的故事,但正是因为其“小”中能见“大”,所以它流传千古,且深入人心,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这样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每一则都有着深刻的寓意,需要后世人们在阅读中不断地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