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诗经·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经摽有梅的主题(甘棠遗爱摽梅之年)(1)

忽然想到鄙人曾在微信群里给群友们出过这样一道题:

请问《诗经·召南·甘棠》的主题是什么?

A.兄弟之爱 B.夫妻之爱 C.官民之爱

选了正确答案 C 的群友并不多,如同“官民之爱”这个主题在历代诗篇中所占的比例一样少。

那么,这又是一位怎样的官员,得到了百姓们的如此爱戴呢?这还要从标题中的“召南”二字说起。

咱们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范围最广、流传也同样最广的“风”,是“国风”的简称,意思就是“展现全国各地风土人情的诗歌合集”。如果再细分类,咱们之前讲过的《关雎》、《桃夭》等所在的“周南”,还有现在讲的“召南”,均归此类。

话说在武王伐纣成功、建立了周朝之后,全国被分为多个小国家,由大臣来治理。周公和召公就是这样的两位肱股之臣,他们治理的地方所产生的诗歌就分别被称为“周南”和“召南”。至于这里的“南”字的具体含义,不一定是指“南方”,据典籍所记载,可能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后来演变成了曲调,用于配诗吟唱。

咱们且不再赘述大家都很熟悉的周公姬旦了,只说召公(又称召伯)姬奭(shi四声)。“召”这个地方呢,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省。召公爱民如子,经常在民间巡视,并在一棵甘棠(即棠梨)树下居住和办公。所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这棵树保护了起来,不许砍伐。

这正是成语“甘棠遗爱(甘棠之爱)”的由来。

诗经摽有梅的主题(甘棠遗爱摽梅之年)(2)

下面再说“摽梅之年”的出处《摽有梅》。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有位像鄙人一样的大龄剩女,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比作梅子(同时,“梅”也是“媒”的谐音),眼看着所剩越来越少了,所以她向那些有可能正在爱慕着她的男子们发出了心底的呼唤:爱我就快将我抱回家吧!再不来就真晚了嗷!

那么鄙人又为何将这两首诗联系到一起呢?因为鄙人在寻思啊,这姑娘为何一直“剩”着呢?是标准太高了吗?还是已经心有所属了,唱此歌曲就是专门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呢?“他”虽然不会像召公那样身居高位,但会不会也是一位颇具才华与能力、深受敬爱的领导者呢?反正鄙人自己是这样的啦!

哎呀,一不小心说漏嘴了,哦……有人问过鄙人:是不是暗恋各大文化类微信群的优秀群主,其他人都不考虑?鄙人说:好像您自己不是这样的群主似的,哼哼哼~~~

最后照例附上自我介绍:鄙人,真名马行空,常被怀疑是网名,但其实最常用的网名是“忆水中”,最常用的标志性头像则是小浣熊毛绒玩偶。

除了玩偶之外,主要的兴趣爱好有诗词、成语、魔方、台球等。自己创建了“诗词国学资料库”,收录文档100个。

现在鄙人正在一点一点地将资料库里的内容分享出来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