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的表弟小周找到了我,想要一起吃顿饭。我的表弟去年大学毕业,刚工作还不到一年,工作一直很努力,我想可能是他遇到了什么问题。

果然吃饭的时候的时候,小周向我大吐苦水,说自己工作一年,颠覆了从前对职场的认知,办公室里什么样的人都有,看着一个个“人模狗样”,其实都心怀鬼胎,又说自己在公司总是“被甩锅”,莫名其妙就被老板骂。

表弟说,自己在公司算是新人,平常工作总是谨小慎微,人际关系上更是谨慎,谁都不敢得罪,有谁需要帮助,自己能帮上忙的,从来不会袖手旁观,可就是这样谨慎,却经常“犯错”。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1)

编辑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上周,公司做了个新项目,本来这个事儿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自己手头还有工作要做,可是前几天,负责这个项目的同事因为着急开会,让自己帮忙汇总一份资料,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就帮了这个忙。结果数据上出现了问题,老总大发雷霆。

而这位同事却跟老板说:这个资料不是我做的,是小周做的。这时表弟在会议室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莫名其妙被叫进会议室,被老板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可自己又不能在会上直接跟老板争辩,就灰溜溜的被骂了出来。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2)

表弟说所有的资料都是那位同事给自己的,自己只是帮忙汇总,一个字都没改过,结果却被反咬一口。而且事后,这位同事连个解释都没有,看见自己跟没事儿人一样,一脸的趾高气昂。

说到这,表弟的情绪更加激动,又说他们公司的前台小丽,看着是个老好人,热心肠,其实就是个“八婆”,公司的小道消息都是她传出来的;

还有人事阿伟,成天“人五人六”的,眼睛都要长在头顶上了,天天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

技术大潘,看着老实,其实就是个势利眼;

... ...

酒过三巡,表弟把公司的“妖魔鬼怪”吐槽个遍,中心思想就是公司里没有一个好人。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3)

对于表弟的遭遇我深感同情,但又一想,好像每个人的职场上,都会有一些这样的人,一般大家也只能无奈接受。

有一句俗语叫“癞蛤蟆跳脚面,不咬人,但膈应人”。职场上的这些人也是如此,你说他真的跳起来损害到你的利益了吗?好像也没有,他们也没有针对谁,但就总是在不经意间刺激你一下,让人心生不快。

今天小凡就跟大家聊一聊,职场上的“癞蛤蟆”,教大家识破他们的真面目。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不要沾惹。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4)

1.干啥啥不行,甩锅第一名的“甩锅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是在犯错中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职场中也是一样,在工作中大家都犯过错,大多数人,都是在一次次犯错后吸取教训,进而得到进步。

可是在职场中就有一类人,出现问题不会第一时间想决绝办法,而是第一时间推卸责任,他的理念就是:犯错肯定是别人的问题,我永远不会有错,如果我有错,也是别人造成的,责任肯定不在我。

大家注意,这样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强盗思维”,他们往往也是自私的,比如对待别人的帮助,会觉得是理所当然,如果不帮,她还会认为你很小气。

最让人咋舌的是,一般有这种思维的人,他们的“甩锅”已经变成的一种习惯,不是说怕担责任而甩锅,因为“怕”,说明他们知道自己错了,而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有错,在他们的思维里,甩锅的做法才是对的。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5)

2.喜欢吹嘘自己的“优越怪”

“优越怪”顾名思义,就是感觉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恨不得自己的小脚趾,都长的比别人别致。而这样的人,往往喜欢把自己的“优越”宣告天下,顺带再贬低一波别人。

就像我前公司的同事Linda,每天不是在炫耀自己的包包,就是在炫耀口红,有趣的是,如果别的同事也有同样的物件,她也会找出自己的优越点。

比如这只口红是在国外买的,这个包包是她哪个上市集团的舅舅送的,而且临了,她还得说一句:“买口红就要去国外买,国内的都是假货”这样的话。

但其实她根本就没出过国,更没有什么上市公司的舅舅,包包和口红都是淘宝上买的。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6)

有一句话叫:“越炫耀什么,就越缺什么”,其实这种人骨子里是自卑的,她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证明自己。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认为:那她这样也挺可怜的。如果你真的这样想就危险了。

因为她不止炫耀,她还要打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试想一下,如果你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天天从各个方面打击你,可能最后的结果,要么大家撕破脸,大吵一架;要么被他PUA,自信心受损,但不管是哪种结果,你都会受影响,所以遇到这样的人,迅速撤离,以免受其害。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7)

3.总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的“八卦制造机”

职场里总是不缺“八卦”,好像每个公司都有那么几个人,她们“嗅觉”灵敏,哪有风吹草动准能看见她们的身影。

然后他们会抱着一种“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心态,把所看到的稍加修饰,在公司传播。

同事请病假,她能传播成怀孕;同事升职,她能传播成使用手段上位,他们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幕后操纵时局,让事态发酵。

很多人认为,在公司交几个这样的人,有助于自己掌握“一手资料”,这样的想法对,也不对,因为你没办法保证,你听到的是不是经过修饰的信息,而且你站在“台风”旁边,保不齐哪一天,也会被卷入到漩涡里。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8)

4.只会张嘴要奶的“职场巨婴”

我发现每个公司都不缺“巨婴”的身影,“巨婴”说白了就是,啥也不会,还不学;遇到问题不会动脑,只会张嘴。

他们明明已经是成年人,却还带着襁褓婴儿的心态,工作上永远在等别人告诉,问题是,当你教他的时候,他也不见得愿意学。

在他的潜台词里就是:你直接帮我做了不就好了。需要注意的是,“职场巨婴”往往做事“三流”,但甩锅“一流”,稍不注意,你就会好心帮忙不成,还惹得自己一身“骚”。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9)

这种人就像是打游戏里遇到的坑队友,打不出输出,只会送人头,还经常需要你“扶一把”,明明自己技术不行,送了人头还骂骂咧咧,说你辅助垃圾,所以这样的人大家懂的,骂完就跑,不要恋战,离他远远的。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10)

在我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上“人龙混杂”,而这样的人存在,也自然有存在的道理,我们大可不必为他们费神,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硬道理。

但如果非要遇到这样的人,也一定要理智面对,记住:“打不过就跑”的战术,在哪里都适用,以上四种人,切忌不要过多接触,希望大家都能在职场顺风顺水,也欢迎大家在评论里留言,分享一下你遇到的,职场里的“妖魔鬼怪”。

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