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普及和深度应用,区域教育将发生哪些改变?,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教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教育(拥抱教育数字化的春天)

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教育

来源:【中国教师报】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普及和深度应用,区域教育将发生哪些改变?

在七年级《聚落》这节地理课上,山东省潍坊外国语中学教师赵晓冰利用百度地图把学生视野拉向千里之外的甘肃,让学生感受高原地区聚落形态,了解地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随着学生兴趣的激发,赵晓冰再把学生视野拉回现实,让学生感受平原地区聚落形态以及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经对比,学生便一目了然。

在潍坊市潍城区智群学校一年级语文课上,教师借助智慧校园平台把生字书写同步到学生的临摹台上,学生可以清楚看到教师书写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而任意一名学生的书写也可以同步到黑板上,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

今年8月12日,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空中格斗赛”项目中,由潍城区芙蓉小学3名学生组成的战队每场比赛都完胜对手,最终夺得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空中格斗赛”冠军。学生林浩轩在“物流搬运赛”项目中荣获二等奖。在这所学校,无人机社团已不是第一次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了。

平台、资源、技术、社团……这是数字化时代的高频词,把它们植入教育领域,肉眼可见的变化真实发生在潍城区每一所学校里、每一位师生身上。“抢占技术制高点,以技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以技术重构学习样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潍城区教体局局长李建刚说,“数字化扑面而来,教育人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整合、拓展为自己所用,打破信息化和数字化‘围城’”。

深化“双减”,潍城有了新答卷

“传统的纸质作业已难以满足师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学生写作业出现倦怠、敷衍等情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难免出现形式少、内容重复、缺乏趣味性等现象。”潍州麓台学校副校长李雪梅说,“作业已成为师生、家长难言的痛”。

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教师面对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个整体,而写作业是学生的个体行为,面对不同成长需求的个体,精力有限的教师很难精准掌握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很难实现。

打破这种供需矛盾,成为潍城区教育局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落脚点。为此,潍城区建立了大数据精准分析平台,依托网阅、手阅、手机拍照等数据采集方式,在课堂上实现全场景动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形成可信、多元、实用的学生发展评价报告。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通过纸笔测试和作业已无法实现实时记录和有效监测学习过程,而在大数据精准分析平台的支持下,每次测验、作业后,教师通过数据库的数据对比能随时掌握学生成长轨迹并及时给予反馈。”潍城区教体局信息中心主任魏兆丰是大数据精准分析平台的积极推进者,“不仅如此,教师基于对学生表现的分析,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提高作业布置的精准性”。

大数据精准分析平台还让教师腾出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辅导。针对学生不会或易错的知识点,平台形成的个性化学习手册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迁移应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

潍坊外国语中学初三年级主任赵传刚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平台对年级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形成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质量分析报告,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和设计不同成长路线。“我会把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制作成曲线图,实现学生成长用数据说话”。

除了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平台,区教体局还鼓励学校自主探索,形成学校解决作业问题的“一校一案”。“‘班小二’的使用让作业布置简单方便,教师对着黑板拍照就可一键发送,若忘记布置随时随地可以补发。还可以自动微信提醒家长查看当日作业内容,家长可以及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教师随时进行批改点评。‘班小二’还会自动进行学情分析并设置荣誉榜,点击即可生成电子奖状,激发学生写作业热情。”潍城区月河路小学教师文颖略显激动地分享道。

“作业精准高效,让师生负担降下来,这是落实‘双减’的必然要求,同时你也会发现,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课堂的效果也好起来,可谓一举多得。”建校仅一年的潍阳学校副校长马春萌真切感受到了这种改变。

比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数学课上,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双曲线与两坐标轴无限靠近的理解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潍坊第八中学教师田庆一改传统“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带进微机室,让学生利用绘图软件画一画、演一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

在潍城区,无论城乡,这样有趣、生动的课堂每天都在上演。

潍城区于河实验中学是农村学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高。为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学校采用各种免费软件制作了不同功能的交互式辅助程序,如用编程猫设计课堂抽奖小程序、用少儿编程软件设计物理模拟实验、用优芽动画软件制作动画……学生在享受互动游戏乐趣的同时,也收获多多。

搭建智慧校园云平台,打破“数据孤岛”

数字化为教育打开了新的世界,但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平台、资源,该如何选择,不能让数字化成为师生不能承受之重。

“任何一项技术或手段,都应该是利于教师更便捷开展工作,而不能成为教师的负担。”潍坊第五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王欣说,“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贪大贪多,而是找准切入点,以满足教师需求为本、应用为本,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潍坊第五中学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切入点就瞄准了区教体局搭建的平台——智慧校园云平台。

据魏兆丰介绍,智慧校园云平台贯通教、学、管、评核心业务,能够统筹教育数据的收集、管理、共享、分析和应用,推动教学精准化、管理精细化和决策科学化。平台纵向融合国家、省、市、县(区)、校五级各类教育信息系统,横向对接其他行业平台,实现用户统一认证和数据跨层级、跨部门共享,打破了“数据孤岛”。同时,智慧校园云平台为全区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提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推动教学、学习、研修、管理、评价与师生的有效联结,实现“人人有空间、人人用空间”。

“每到暑假,学校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今年暑期我们就布置了5类15项活动,但这些活动怎样展示、如何评比就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王欣说,“如果把这些活动的反馈都搬到智慧校园云平台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充实了平台和校本资源库”。

目前,智慧校园云平台已自建区级数字资源30TB,共享国家级数字资源500余万个,引进国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资源,已成为区域推进教育数字化非常重要的载体。

同时,潍城区鼓励各校结合本校实际购买或者开发个性化应用系统。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提倡独立设计、独立建设,最终与智慧校园云平台进行数据对接。以潍坊外国语学校、潍州麓台学校、实验小学、利昌学校、月河路小学等学校为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竞相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企业提供信息化教学应用专家,提供培训、答疑、教研、磨课、评比等服务,指导学校教师开展网络学习空间、校园办公、智慧备授课等应用探索,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区域推进智慧教育提供宝贵经验。

潍城区智群学校学科教研组把创编的精品作业上传智慧校园云平台,形成海量优质作业资源。大量的课程资源、名师视频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空间,更好解决了学生个体存在的学习问题。

“区域做好顶层设计,提供‘规定动作’,学校具体实施,探索‘自选动作’,这样的上下联动就成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只有这样,教育数字化才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看见区域数字化百花齐放的态势,李建刚信心满满。

为成长画像,教师培养有了AI支撑

教师是区域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数字化背景下,区域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为教师成长赋能?据统计,近3年来潍城区招聘新教师1000多人,如何让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这是摆在潍城教育人面前的现实课题。

当潍城区在开足马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时,许多来自一线教师的成长案例,提振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信心。

在2022年第二十三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上,潍城区永安路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曹萌萌辅导学生的3D作品《物联网智能病房》获潍坊市一等奖,这也是全市唯一入围大赛的小学组作品。这位入职4年的新教师主动学会了使用视频软件、编程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通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越浓厚就越想了解它、驾驭它,如果按照传统课堂教师讲完学生原样操作的机械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后消极对待。科技是教育发展的未来,我们一定要主动拥抱它。”曹萌萌说,“反过来说,我们在积极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数字素养也得到提升”。

“区域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教师不会用、用不好、不愿用,所以我们提倡数字设备宁可用坏而不是闲坏。”李建刚说,“我们希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曹萌萌’。”

潍坊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刘婧雯在教学中面临最大的困扰是:课前没有办法准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情,课中无法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作出即时反馈,课后学生作业主动性差,应付了事。

为了解决这些困惑,课前她利用问卷星发布调查问卷,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不仅有知识层面的调查,还设计了关于学生认知情感意愿等方面的问题;在预习环节,她在智慧校园云平台上发布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任务并录制讲解视频上传平台。课中她借助班级优化大师等数字化手段,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对学习小组进行不同的组织与管理。课后她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比如利用抖音等平台形成短视频上传智慧校园云平台,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从大处讲,数字化是一个杠杆,可以撬动教育教学改革;从小处讲,数字化让知识流动、让思考留痕、让学习无处不在。”刘婧雯说。

刘婧雯在上课过程中,装有AI测评系统的精品测评课室就可以自动捕捉她的语言和表情,自动分析课堂行为,如总是向某一个方向看、带有口头禅等,课后刘婧雯就可以通过回放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

现实中,教师队伍素养整体提升面临测评难、记录少、提升难的窘境。针对这样的现实,潍城区通过教师能力AI测评系统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提炼分析,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精准诊断。“借助AI技术实现了为教师画像,教师就对成长有了清晰的轮廓。”魏兆丰说。

与此同时,潍城区积极搭建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构建线上线下、选学推送相结合的教师智能研修模式,为教师素养提升提供资源、载体支撑。

提高教研活动对教师的吸引力是教师参与教研的基础。潍城区强化教研方式的智能化转型,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收集和分析教学、教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研主题,制订教研计划,让教师逐步从经验评判、宏观评判和被动评判走向精准研判、微观研判和自觉研判。

“教研方式的改变让教师看见了成长的可能性,增强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黏性’。”入职潍城区南三里小学两年的教师张志浩深有感触,“很多时候,区教体局是营造一种数字化技术环境,只有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才能创造出新的方式、新的机会、新的增长点”。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