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指春秋战国时的黄帝学派(以道家为本,融合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伪托黄帝著书,《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仙登于天”),“老”指老子,代表道家的老子学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黄老道”一名最初见于《后汉书·王涣传》:“延熹(158年—166年)中,桓帝事黄老道,悉废诸房祀”。“黄老道”意为以黄帝和老子为依托,发扬“道德”思想的一个学派。汉时言道家,多指黄老道,如司马谈之‘论六家要旨’。后来黄学失传,仅存老学,直至1970年代,在马王堆出土‘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四经,据信为黄学经典《黄帝四经》。才恢复黄老道家部分原貌。

黄老道家,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为当时诸子百家龙头,是道家正统一派,主张虚无为本、因循为用、采百家之长以经世致用治国安邦。战国中期到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极为流行,其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该流派把传统归隐而居的道家哲学用于治国以实现富国强兵,是后来变为道教的开端。黄老学说的本质是老子之门人,托言黄帝,并推崇伊尹和姜太公,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让民众“自化”,从而使天下安宁而治。

黄老道家首先提出了元气和精气这两个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还认为万物的主宰是虚静的道,道通过虚静因顺万物,成为万物的主宰。在社会政治主张方面,他们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窠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张,不但解决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还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另外,黄老道家还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清静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学的精华。除此之外,黄老道家还提出了天下为公和用法律来约束君权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专制政治的反思和批判。

古本《道德经》多是长生久视之术,今本《道德经》就是老子原始思想和黄老思想共同融合的结果,黄老道家学说对儒家等级思想和仁义礼治思想多有吸收,他们的大一统思想、刑德并用的思想,也影响了儒家仁政思想。后世统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内施黄老”。在许多朝代立国初期,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互为表里,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书·艺文志》列道家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绝大多数为黄老道家著作,并记载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罢黜的便是“黄老之术”。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黄老之术形成于东周战国时代。但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则是在齐国稷下与魏国时期,这一派以道家思想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观点。黄老学派思想发展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修行(修身养性、长生久视、丹道等等)、经世(政治思想、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等等)、致用(技术发明等等),以形而上本体的道作为依据,结合形而下的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目的性、操作性。

在西方,黄老道家常被称为“目的性道家”或“工具性道家”。黄老之术继承、发展了黄帝、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他们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汉朝初期休养生息的“文景之治”就是黄老学说成功运用的典范。

总起来说,道家作为一个思想文化流派,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一)崇尚老庄黄老之学说。(二)以道作为该学派的思想核心和最高范畴。(三)在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的架构中展开自身的思想体系。(四)以幽深微妙的言语,以高蹈隐逸之士的心态关怀世情。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和体认更冷静、更清醒,也更为深刻。(五)具有独任清虚、超迈脱俗、绝礼去仁、追求返璞归真这样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除《黄老帛书》之外,黄老之学的代表著作,主要是《管子》、《尹文子》、《鹖冠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仍把黄老列为首位。战国至西汉的黄老之学,主要是经世之学。到东汉时,由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施行,黄老之学蜕变为 “自然长生之道”, 一些方士把黄老之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祷、谶纬符箓等方术杂糅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了原始道教,给黄老之学带来了消极影响。

黄老道家尊崇黄帝和老子,这当然不能说黄老道家的起源于黄帝时期或商周时期,但说黄帝、伊尹、辛甲、吕尚、鬻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源头,《黄老帛书》的出现,成为了黄老道家的经典著作。此后,黄老道家分别以齐楚为中心,形成了南北两个关系紧密相互影响的支系。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稷下黄老道家。

推崇黄老之学(黄老学说语要)(1)

敬凌简介

儒者,心学家。号诚宗,安仁子,墨隐子,敬诚山人,五岭先生。湖湘人,在岭南,撰著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