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最高境界(雍也篇3颜回好学)(1)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学,让人与禽兽脱离,成为万物之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贯彻一生,是终生主题。整部《论语》,就是一个“学”字,学的目的,标准,作用,榜样,反面教材等等。弄懂“学”字,就弄懂了孔子思想、儒家文化。

学的同义词是习——实践。学即习,习即学。无学不成习,无习不算学,学与习不分家,所以才叫学习。其目的只有一个——学者为己,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真正的人。不断充实,完善,提升,至善。其标志,首先是反求诸己,不迁怒。

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出现任何问题,应该条件反射般的从自我身上找原因——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只要做不到这一点,必然迁怒别人,拉垫背的、找替罪羊。自然不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谈不上改进,提高。“学”就成为空话,无用功。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三次,就在所难免(二过)。

由此可知,不迁怒是学有所成的前提,不贰过是学有所成的标志,孔子说颜回好学,恰如其分(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