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堕焉,则从而制之,是以刑弥繁而邪不胜。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吏曰:‘杀之!’以为直于君则曲于父,极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摘自《菜根谭》卷3

每日一读一个人的缺点(每日一读有益身心)(1)

世间万事,只有相近,无一相同。世间之事,众生皆欲有可行之法而操之,穷经皓首,只欲有一定之法也。天地之间,大道至简,简化而一,法无常可,故而圣人不期修古,因之而备。何也?世间之人,际遇不同,心性智愚不一,就一家所出,然亦有环境之变,故而所有之法,皆应因变而备之也,不可拘泥而用之也。然大道之律,有一定之理,依一定之理而备法常用。故而大道之律,简而化一,一即全,择机而动之矣。譬如春之苗,生长之际,择土而培,备水而灌,苗长成木也;夏之苗,火盛而水热,虽有土培,易陷于湿热而伤之,不宜培之。虽为苗,春夏不同,法之亦有变矣。

世间万事,皆在变化之中矣。亦有不变之理也,故知其变,以变应变,护之不变之理而变,可应而对之。不变者,事之本质也;变者,外部因缘条件也。知其变,识其外部因缘条件变化,知其不变,识其内部本质矣。故而知其变与不变,方可察知未来之变化矣。故吾等之人,观事之变,乃识其本,知其外,莫以此时之相而断之,此时之相乃事情总体变化之暂时矣。故圣贤之所智,乃识其变化之趋势,知微见著。世人之所愚,常以暂时之相以判之,不知变化乃事之常情,以此时之相而识事矣。

每日一读一个人的缺点(每日一读有益身心)(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