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宝儿

《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笑声传奇》《喜剧总动员》《跨界喜剧王》,近些年喜剧节目不断占据电视荧屏,但是最终能让观众记住的作品却少之又少。真的是观众的审美提高了,口味越来越难调和了吗?还是喜剧综艺的模式已经让观众厌倦了,急需创新?

前不久,《欢乐喜剧人》第三季悄然落幕,节目的关注度相比于前两季更是低到尘埃,很难有继续吸引观众的点。面对这种季播节目的疲软状态,喜剧综艺节目的瓶颈期究竟要如何度过?未来喜剧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为此,骨朵采访了大碗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孙集斌。

大碗娱乐有哪些艺人(制造笑声是世界上最容易枯竭的事)(1)

大碗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孙集斌

大碗娱乐由喜剧演员贾玲和喜剧导演、编剧孙集斌联合创立,创办之初就专注喜剧事业,已经签下包括张小斐、卜钰、何欢等一批实力青年喜剧演员。大碗团队也先后参与了《欢乐喜剧人》第 1、2、3 季,《喜剧总动员》、《喜剧班的春天》第 1、2 季,《咱们穿越吧》等喜剧综艺节目,在向喜剧节目输送人才方面表现优异。

大碗娱乐有哪些艺人(制造笑声是世界上最容易枯竭的事)(2)

喜剧演员贾玲

高频创作正“榨干”笑点

“喜剧综艺节目的制作周期真的太短了。”只要参加过任何一档喜剧综艺节目的艺人或者团队就会说出这样的感慨。“喜剧类的节目制作周期非常赶,做节目一般都是有周期性的,但是这种周期性其实是不符合喜剧作品的创作规律的。”孙集斌说。

《欢乐喜剧人》的制作周期是一周,在这一周之内,一般情况下是演出一天,彩排一天,所以给到创作的时间也就只有5天,再加上要提前3天置景,所以真正留给创作内容的时间也就只有2天,在这两天之内必须把舞美道具确定,所有真正留给内容创作的时间太少了。再加上节目有竞赛性质,没有团队能确定自己一共竞演几期,要准备多少作品,而且艺人的时间也不好确定,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下,让节目创作者的位置很被动。

“正常来说,现在一个喜剧节目的打磨周期要半个月到一个月,但是目前很多时候都是时间到了这个节目不得不上了,而不是因为这个节目我们满意了才上。”孙集斌曾担任《欢乐喜剧人》第一季贾玲团队喜剧作品导演、编剧,《欢乐喜剧人》第二季大潘、佳佳团队喜剧作品导演、编剧,对于喜剧节目的创作和形式是十分熟悉的。“喜剧节目的周期短,还会导致喜剧作品有些不接地气,因为编剧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早期的老编剧,要写一个部队的小品,那就在部队呆3个月去体验生活,然后再创作,现在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无法完成这些。”在如此高强度的创作频率下,对于创作者来说是非常乏力的。一方面无法进行生活积累,另一方面无法完成创新。观众是无法理解创作者的痛苦的,所以他们的直观感受就是“喜剧综艺节目越来越不好笑了。”

大碗娱乐有哪些艺人(制造笑声是世界上最容易枯竭的事)(3)

但如果没有喜剧综艺节目短平快的周期更新速度,喜剧节目很难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如果大家还只是一年只看春晚上有限的几个节目,那喜剧节目演员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艺人,不可能让更多的观众喜欢他/她,而艺人也不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喜剧综艺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观众“需要笑声”的刚需。

所有喜剧笑点都有“保质期”

在喜剧行业中,头部艺人垄断现象严重,每一个头部艺人基本都参加过市面上所有的喜剧节目,分析原因,这其中也有很多无奈,“没有人愿意为喜剧新人买单。”孙集斌无奈地摇摇头,投资商和节目组会更偏向有经验的艺人,喜剧演员是没有素人的。和歌手不同,歌手可以随时随地唱歌,但是喜剧艺人却不能随时表演。喜剧演员一定是通过历练的。所以大家就会更信任有丰富经验的头部艺人。我们尝试通过头部艺人带新人的方式去为新人寻找更多的出口,尽量解决喜剧艺人断层的问题。

“喜剧人”的概念包括很多,不只是观众看得见的演员,还有在幕后工作的内容编剧团队。断层的现象出现在喜剧的每个环节中,“目前喜剧界有一个怪圈‘老人没出口,新人上不来’这些头部艺人看多了就会有审美疲劳。”比如一般的喜剧演员,如果一年只有一次曝光度大家可能觉得新鲜,但是如果她一年上了十几档节目,那观众看多了就会觉得厌倦。再有就是喜剧节目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唱歌不一样,一个歌星在不同的场合唱同一首歌没问题,但是同一个喜剧演员在不同的节目表演同一个作品观众就会觉得不好笑了。因为所有的笑点都是有“保质期”的。

面对这样的“断层”情况,各大喜剧团体都在不停的培养新人,孙集斌坦言,“谁要是能摸准一个培养新人的体系,那么这个团体在喜剧市场中的地位也就站稳了。”目前大碗娱乐在培养新人方面重点发力,力求形成自己完备的新人培养体系,解决“断层”问题。“新人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第一:要有有经验的人去培养新人,要有系统的培养体系;第二:是要有寻找‘喜剧人’的眼光,发现对的新人;第三:新人要有天赋。第四:要有新人历练的出口。”喜剧演员有别于普通的演员,身上是否有喜剧气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集体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是能在说话的时候让大家发笑的。这其实就是喜剧天赋。但并不是所有有天赋的人都适合舞台,于是是否有专业的人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碗娱乐有哪些艺人(制造笑声是世界上最容易枯竭的事)(4)

在目前中国喜剧行业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喜剧人最终的出口在哪里呢?孙集斌给了骨朵答案,“喜剧人最终是会向影视输出的。”喜剧新人的成长是需要舞台和作品的打磨的。需要失败和成功双重经验,在不断的演出中来磨练自己。本山传媒的演员每天都演二人转,一年下来就是300多场,开心麻花的演员平时都在演话剧,那么也可以不断的锻炼和提升。但是这些培养的都是剧场型人才,想做进一步的影视转化还是需要过程的。在此情况下,大碗娱乐培养新人的方式就更加直接,“我们在培养艺人的是时候,更倾向于将综艺、影视作为新人的出口,所以我们也在筹备自己的综艺节目,让我们培养的新人有出口能接受市场的检验。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年的时间。”

喜剧编剧是喜剧人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在高频率作品产出的情况下,喜剧编剧的缺口更大。“喜剧综艺编剧必须要有文学底蕴,只有有文学底蕴才能展现出作品深度。”如何能让节目变得“高级”是有学问的,更是对编剧的考验。孙集斌说:“喜剧节目编剧创作的作品必须是有正确价值观的。”想搞笑不难,但如果一个编剧为人特别有意思,但是完全没有文学素养,这样的人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低级的。很容易博大家一笑,但是这样的作品是不能被传播的。“编剧需要有自己对于喜剧的理解,在喜剧作品中,同样是有反转为什么有的人的作品好笑,有的就不好笑,这就是编剧对于喜剧的理解和把控不一样,同样一句话,怎么表达,什么语气表达,都是差很多的。喜剧作品要既有文艺性又有观赏性,既有文学内容又得让观众接受,也就是让日常的对话具有文学性,这和文学创作时两回事儿。编剧要有塑造人物语言的能力。”

属于喜剧的市场依旧很大

纵观目前喜剧市场中的几大公司,大家的发力点多少都有些区别,开心麻花做院线电影和话剧、德云社做相声和网大网综、本山传媒做二人转和网大、电视剧、网剧等。而大碗娱乐则专注于喜剧节目艺人的输出。

喜剧节目是刚性需求,无论何时,观众都是想开怀一笑。虽然喜剧综艺节目已经进入瓶颈期,但是依旧有更多形式的喜剧节目在孵化。大碗娱乐目前正在和浙江卫视合作的一档S级喜剧真人秀,“真人秀 喜剧的结合是节目的创新点。”孙集斌向骨朵透露了目前的工作内容。“在节目中只给嘉宾20%的剧本,让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和目的性,剩下的就是即兴表演。其他的都是靠助演嘉宾来带动情节发展。这个节目对于内容的创作和参演嘉宾的要求都非常高。希望我们的创新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大碗娱乐有哪些艺人(制造笑声是世界上最容易枯竭的事)(5)

除了和卫视合作,大碗娱乐也在自制网综、网剧、院线电影方面发力,“这也是我们培养新人的出口之一。”既然喜剧艺人最终会输送到影视平台,那为什么不在培养的时候就朝这个方向发展呢?“喜剧节目演员更适合影视化发展,相比于话剧、相声,小品的表演形式更适合转化为影视,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会将自己的艺人推向喜剧综艺节目,在有一定的积累时候,再转型影视化发展,出演院线电影、电视剧、网剧等。”

相比于喜剧行业,电视剧行业几乎在每年开年的时候都会被说“进入下一个寒冬”。但依旧有《人民的名义》这样优质剧作出现。“喜剧行业正在不断发展,也源源不断的有新人加入,我们在培养新人的同时,也会不断地去突破和创新,做出更多观众喜欢的节目。”孙集斌肯定的说。一个节目模式被全民接受的同时就会面临淘汰,而替代的新的节目模式便会应运而生。这是节目周期更替的自然规律,属于喜剧的市场依旧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