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截止2015年,湖南全省总人口6783.0万人,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其中,就湖南省衡阳市下辖的耒阳市,外地人非常容易读错地名。

湖南复杂的县名(湖南省最大的县级市)(1)

首先,就耒阳市的“耒”字,读(lěi)这个音,表示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或者古代称犁上的木把,比如耒耜。耒阳市位于衡阳市南部,五岭山脉北面,东北邻安仁县,东南及南面连永兴县,西南角与桂阳县接壤,西临舂陵水与常宁市隔河相望,北界衡南县。其中,耒阳市区现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市区面积最大的县级城市。耒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赞誉。耒阳建置很早,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耒阳地区属于荆州。

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楚国不断吞并周边的小诸侯国,占据了今湖南、湖北等地区,耒阳地区自然也属于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剪灭齐楚燕魏赵韩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始皇在耒阳地区置耒县,因耒水而命名,属于长沙郡。刘邦建立西汉之后,遵循“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地名命名规律,因为耒县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阳县,属于桂阳郡。公元14年,王莽,改耒阳县为南平亭,属于南平郡(桂阳郡改)。

湖南复杂的县名(湖南省最大的县级市)(2)

东汉时期,废南平亭,复耒阳为县,属于荆州桂阳郡。汉献帝在位时期,刘备据荆州,取桂阳,耒阳属之。公元222年,在孙权、吕蒙击败关羽后,耒阳地区属于吴国。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汉这一历史阶段,桂阳(今湖南耒阳)人蔡伦,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耒阳仍属桂阳郡,初属湘州,复属荆州。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耒阳地区属于江南道。

湖南复杂的县名(湖南省最大的县级市)(3)

最后,宋朝时期,耒阳县改名为来阳县,属于衡州衡阳郡。元朝建立后,因为耒阳地区十分富裕繁荣,所以升为州,直隶湖广行省湖南道宣尉司。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耒阳复降为县,属衡州府。清沿明制,依然名为耒阳县。公元1914年,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耒阳隶衡阳道,属湖南省。1986年11月,耒阳县升格为县级耒阳市,属衡阳市,以原城关镇为市区。截至2016年8月,耒阳市辖19个镇、5个乡。

文/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