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有什么家喻户晓的东西(宿迁渐行渐远的年俗)(1)

资料图

(速新闻记者 徐其崇)在市区青岛路开诊所的王辉年近古稀,说起宿迁人过年的年俗,他说那些曾经扎根于人们心中的年俗,回想起来还是那的样津津有味。“像我这样年纪的人,过去在大年三十的清晨,都会参加过熰狼烟,即便在现在的农村,上了年纪的人在大年三十这天早晨,还会在自家门口烧一小堆草,来沿袭这种过年的习俗。”王辉说。

熰,这个字在宿迁方言中经常被用到,比如说烧柴火,宿迁人常常叫“熰柴火”。字典里解释:熰的意思是烧火时柴草等没有充分燃烧而产生大量的烟,如:熰了一屋子烟;把这堆柴火熰了;用燃烧的艾草等烟驱蚊蝇,叫做熰蚊子。

王辉介绍说,宿迁自古就有“熰狼烟、杀鞑子”的特殊习俗。“鞑子”是旧社会南方人对蒙古族人的称谓,和北方人将南方人称“蛮子”一样,并无贬意。传说在元朝时期,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候,对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进行残酷地民族压迫。

“熰狼烟”原本是“杀鞑子”的信号,汉人气愤至极,举义旗反抗,苏北各地群众纷纷响应。大家相约于除夕之日的大清早,齐举烟火为号,一起动手,杀掉鞑子好过年。这时,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人们奔走相告,互相传送杀家鞑子取得胜利的消息。此后,为了纪念这一举动,人们每年除夕早晨都在门前空地边,烧麦草升起烟来,这就是除夕熰狼烟习俗来历。

王辉说,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熰狼烟的习俗在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消逝,加之现在雾霾加重,过年再熰狼烟只能造成空气污染。把它作为一种年俗文化在茶余饭后说说,也许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先人们一种不屈的精神,也应验了毛泽东那句经典名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