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宁远战败,郁郁而终,皇八子皇太极被拥立为新汗。皇太极初立,政权不稳,期间发生了阿敏嚣张跋扈,欲自立为王,莽古尔泰御前露刃的政治事件。

而皇太极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解决这一个个难题,并利用这一契机,改造了八旗制度,加快了满洲社会中央集权化、封建化的转变,为进军中原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阿敏莽古尔泰推举皇太极(莽古尔泰御前露刃)(1)

妄图自立的阿敏

阿敏,努尔哈赤亲弟舒尔哈齐次子,舒尔哈齐因背叛努尔哈赤被幽禁致死,阿敏虽是四大贝勒之一,但也因此失去登上汗位的资格。

阿敏战功赫赫,曾参与萨尔浒、攻沈阳、辽阳等一系列重大战役。阿敏因无法登上汗位,而一直耿耿于怀,皇太极初立之时,阿敏就曾提出引麾下镶蓝旗部队出居外藩,试图另立门户,被皇太极拒绝

阿敏莽古尔泰推举皇太极(莽古尔泰御前露刃)(2)

征讨朝鲜之时,阿敏自立门户的念头更是愈加凸显,妄图据朝鲜为王,然而此举遭到王公贵族的一致反对不得不作罢。

此后的阿敏更加嚣张跋扈,无所畏惧,皇太极出征北京时,阿敏留守沈阳,竟要求群臣向他下跪。其后阿敏被派去防守关内永平、遵化等四城,遭到明军的攻击,阿敏在撤退时为泄愤竟大开杀戒的屠城,此举严重破坏了后金在汉族士人中的形象。

莽古尔泰御前露刃

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正蓝旗旗主,四大贝勒之一。

天聪五年,皇太极率领八旗兵勇在大凌河与明军展开争夺,莽古尔泰在前线与皇太极产生了争执,皇太极指责莽古尔泰麾下的正蓝旗不听号令,“消极怠工”,攻城不尽心尽力。而莽古尔泰则认为皇太极没有资格随意调遣他的正蓝旗。

阿敏莽古尔泰推举皇太极(莽古尔泰御前露刃)(3)

影视剧中的莽古尔泰

两人争吵非常激烈,莽古尔泰意气用事,竟对皇太极“御前露刃”拔刀相向,后被众王公拉开,受到斥责。

皇太极如何处理阿敏和莽古尔泰

面对阿敏和莽古尔泰这种公然挑战汗王权威的事件,皇太极自然是无法容忍

对于阿敏,皇太极借阿敏弃守关内四城之罪,削去他的爵位,将阿敏幽禁高墙而死,镶蓝旗旗主一职由阿敏之弟济尔哈朗担任。

对于莽古尔泰,皇太极削去他的大贝勒爵位,降为一般贝勒,并削弱正蓝旗五牛录兵勇,罚银万两。

莽古尔泰因病死后,他的奴仆告发他生前妄图谋反,皇太极趁机对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展开大清洗,莽古尔泰的亲信故吏被杀个精光,正蓝旗从此被皇太极掌控。

皇太极摆脱四大贝勒制度

皇太极即位之初,后金的政治制度乃是满族旧制四大贝勒共治国政,即汗王皇太极与其余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同接受群臣朝拜,治理国家。

皇太极这个所谓的大汗根本无法与皇帝相提并论,而这种权利分散“旗主并立”的制度在政治上无法形成一个统治核心,在经济上无法提供“入主中原”所需的经济保障

阿敏莽古尔泰推举皇太极(莽古尔泰御前露刃)(4)

影视剧中的皇太极

这种制度已经是与满清的发展格格不入,必须从上层开始改革,变旗主并立为中央集权制度,才能稳固基础,徐图中原。

此时四大贝勒中的阿敏与莽古尔泰出事正是天赐良机,善施韬略的皇太极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通过对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处置,皇太极的统治范围除正黄、镶黄旗之外,又将正蓝旗纳入麾下,镶蓝旗则是通过济尔哈朗这个“白手套”进行间接控制。

四大贝勒中对皇太极构成威胁的只剩大贝勒代善一人,而对自己一向恭顺的代善,皇太极整治起来也毫不手软

阿敏莽古尔泰推举皇太极(莽古尔泰御前露刃)(5)

天聪九年,代善设宴款待与皇太极素有积怨的莽古济格格,皇太极闻之大怒,在群臣面前厉声斥责代善,代善因此差一点被革去大贝勒名号。

崇德二年,皇太极继续打压代善,代善数次被议是否削去爵位,代善威望大减,此后回家闲住,不问政事。

由此,四大贝勒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皇太极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满族亲贵对皇权的影响。

皇太极的八旗改造计划

四大贝勒不存在了,皇太极下一步就要深入改造八旗,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那么皇太极是怎么做的呢?

  1. 八旗每旗增设议政大臣三人,提调大臣二人。
  2. 创建并完善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旗主由皇帝直接任免。
  3. 将俘虏壮丁补充到满洲八旗各旗之下。

阿敏莽古尔泰推举皇太极(莽古尔泰御前露刃)(6)

皇太极这一番举措一箭双雕,一是扩大了满洲兵力员额,加强了大清的军事力量,二是以“掺沙子”的方式削弱了八旗旗主贝勒的权势,使八旗王公丧失了军事上的垄断权。可以说皇太极的八旗改造计划是非常成功的。

结语

皇太极在位的这十几年里,是后金“部落奴隶制”向大清“王朝封建制”转型的关键年份。

皇太极以阿敏、莽古尔泰事件为契机成功打击了以三大贝勒为首的满族上层贵族统治集团的权利,并通过八旗改造计划,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八旗贝勒的权利,使八旗丧失军事垄断地位,为后来的清军入关打下来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

由此可见,一个政权要想发展壮大,一是要平衡内部各派系的利益,不能让内部的权利之争触及政权的最高利益;二是要敢于改革,改革政权内部落后于时代的政策措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