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大全200例(20组易混虚词练后悟通)(1)

1.按照·依照·遵照

(1)    事实说话。

(2)    原样复制一份。

(3)    上级的指示。

[练后悟通]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多用于法律条文。“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

2.不免·未免

(1)他这样对待客人,    不礼貌。

(2)红米10x重蹈覆辙,疯狂跳水的背后,    令人感到担忧。

[练后悟通] “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未免”表示委婉地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

3.必须·必需

(1)空气和水是每个人生存所    的东西。

(2)学习    刻苦钻研。

[练后悟通] 二者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多作状语。①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②加强命令语气。③“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或缺的,作定语或谓语。凡是指“不可不”,就用“必须”;凡是指“不可或缺”,就用“必需”。

4.不止·不只

(1)    是这样,而且还那样。

(2)他    五十岁。

[练后悟通] “不止”:①继续不停;②超出某个数目范围。“不只”有“不但”之意。

5.大力·大举·大肆

(1)狠狠打击    贩卖伪劣产品的奸商。

(2)    推广普通话。

(3)以色列    进攻巴勒斯坦。

[练后悟通] 三者都是副词,都有“行为上采取大规模的方式”的意思。“大力”侧重指尽最大的力量,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积极的方面,含有褒义。“大举”侧重指大规模的行动,多用于军事行动方面。“大肆”侧重指不顾一切地任意妄为,一般用于消极的方面,是贬义词。

6.对·对于·关于

(1)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家长    读书越来越看重。

(2)疫情政治化严重阻碍了    疫情的有效防控。

(3)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

[练后悟通] “对”和“对于”在很多场合下都可以通用;但由于“对”比“对于”的动作性强,当“对”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者有“对待”的意味时,不能换成“对于”。这个例句(2)中的“对”因为动作性较强,就不能换成“对于”。“关于”是用来表示关涉的范围的。

7.而且·并且

(1)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出席了全国劳模表彰大会。

(2)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    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练后悟通] 二者都是连词,在句子中起关联作用,但连接的句间关系不同。“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跟它呼应,连接的是递进关系。“并且”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二是用在复合句的后一分句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8.果然·居然·竟然

(1)他说要下雪,    下雪了。

(2)这个狠心的妈妈    遗弃自己亲生的孩子。

(3)一个小厂    能生产出这样精密的仪器来!

[练后悟通] 三者都是副词,常用作状语,都表明预想和结果的关系。“果然”表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真会是这样”的意思。“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假设句,语气较重。总之,主观愿望与结果是一致的用“果然”,主观愿望与结果是不一致的用“居然”或“竟然”。

9.何况·况且

(1)这书内容好,    又不贵,你买一本吧!

(2)变化大啊,几天就是一个样,    几年。

[练后悟通] 二者都指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里的“再说”,都是连词。其区别是:“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即表示甲事物已是如此,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这一类用法,而“况且”没有这种用法。

10.基于·鉴于

(1)    党的领导地位,更加需要向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

(2)    上述理由,我赞成他学文科。

[练后悟通] “基于”主要表依据。“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经验教训的事。

11.继而·既而

(1)    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2)我先是一愣,    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练后悟通] “继而”是状态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紧紧相接。“既而”为时间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12.尽管·不管

(1)    多么忙,他每天总要看一小时报。

(2)有意见    提,不要客气。

[练后悟通] 二者都表示偏正关系,用于偏正复句的偏句中。“尽管”相当于“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可是、却”相呼应;“不管”相当于“无论”,表示(无)条件关系,与“都、总”相呼应。“尽管”肯定的是一个特定情况,后面可以用指示代词“这么、这样、如此”等,但不能用疑问代词;“不管”是排除一切条件,后面用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如何”等,但不能用指示代词。此外“尽管”还可单独使用,相当于“只管”。

13.究竟·毕竟

(1)黎明的到来,    是无法抗拒的。

(2)他到门口看个    

[练后悟通] 二者都表示“终于、到底”,副词,在表示判断时,两者可以互换。“究竟”表示追根究底,常用于问句(疑问、反问、设问)中;有时还作名词,指实际情形,如“他到门口看个究竟”。“毕竟”是“终于、最后”的意思,表示客观情况发展的必然趋势,常用于陈述句中。

14.偶尔·偶然

(1)他常常写诗,    也写小说。

(2)他    遇到了一个阔别多年的同学。

[练后悟通] 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其区别是:“偶尔”是说次数极少。“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还可以构成“偶然性”。

15.尚且·姑且

(1)我的意见    保留,以后再讨论。

(2)为了人民的事业,流血    不惜,何况流这点儿汗呢!

[练后悟通] 二者结构相似,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尚且”是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姑且”是副词,表示“暂时地”。

16.虽然·固然

(1)这项工作   有困难,但充分发动群众就一定能完成。

(2)   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难,但我们挺过来了。

[练后悟通] 二者都是连词,都能用在转折复句的上一分句中。“虽然”用于转折意味重、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较大的句子。“固然”不受转折意味轻重、前后句意矛盾大小的限制,表示承认某个事件,引起下文转折;或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虽然”后面往往有“但是、可是、却”等呼应。“虽然”能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固然”一般用在主语后面。

17.以至·乃至·甚至

(1)这本来是需要几年    十几年才能完成的工程,现在一年就完成了。

(2)从沿海城市    广大农村,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

(3)他不但平时抓紧写作,   春节期间都不肯停一停。

[练后悟通] 这三个词都是连词,都能连接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成分,表示层进关系,指明范围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程度由低到高,后面都可接上“于”。“以至”强调程度的加深,相当于“到、直到、一直到”的用法,还能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结果。“乃至”比“以至”强调的程度重,多用于书面语。“甚至”强调的程度跟“乃至”相同,其后面加“连”组成“甚至连”时,强调的意味比“乃至”重。“甚至”还可以作副词。

18.因此·因而

(1)他是无私的,    也是无畏的。

(2)歌声拖得很长很长,    能听得很远很远。

[练后悟通] 二者都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连接原因和结果。“因此”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原因,意为“因为这个,所以……”,作用是复指上文,承上启下,除了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还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后。“因而”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推论,作用是连接上文,承上启下,它不连接句子,即不用于句子后。

19.暂且·权且

(1)校长不在,会议    由杨老师代替参加。

(2)主任不在,让小丁    顶替一下,你看怎样?

[练后悟通] 二者都有“暂时”的意思,“暂且”重在强调时间短暂,“权且”重在强调迫不得已。

20.逐步·逐渐

(1)天色    暗了下来。

(2)工作    开展起来了。

[练后悟通] 二者都表示渐进,指程度或数量依次慢慢地增减,都可以用于人或一切事物,都是副词。不同的是:“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计划的努力,不能修饰形容词;“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