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锈油在实际工况下的表现是防锈油性能和现场工况的综合体现,盐雾时间的长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和实际防锈时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不能单纯的追求长盐雾而放弃性能的平衡。

锈蚀会对金属物品造成持续性的破坏,比如汽车、建筑、设备等金属部件。据统计每年由锈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占GDP的1-4%。

防锈油颗粒度控制在多少(如何评估防锈油的性能)(1)

防锈在工业中的作用

防锈油的使用是避免工序间和存储过程中金属锈蚀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地选择和使用防锈油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锈蚀风险。

防锈油主要性能测试:

防锈油有很多的性能测试,主要目的均是为了模拟现场使用时所可能遇到的各种锈蚀环境,大多采用比实际工况更为苛刻的条件来加速锈蚀过程,以缩短评测所需时间。

盐雾测试:国内常用的标准有ASTM B117,SH 0081等

·主要是为了模拟海运或者海洋工况下防锈油对金属件的防护性能。

·氯离子对防锈膜的穿透和对金属表面的腐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其测试周期短,区分性强,终端客户的接受度高。很多终端客户将其设置为唯一要求,追求超长盐雾性能,往往误导,不能有效解决实际工况中的锈蚀问题。

湿热测试:国内常用的标准有ASTM D1748/GB/T2361

·主要是为了模拟内陆气候下运输和存储,以更苛刻的条件(温度50度相对湿度100%)模拟高温高湿的工况。

·区分性强,对应性好,但由于测试周期过长,终端接受度没有盐雾测试高。

防锈油防锈性能评估

水置换测试:国内常用标准有SH/T0036,Mil-PRF-16173E

性能测试注意事项

主要是模拟工件表面有水残留的状态下,防锈油能否将水从金属表面快速置换,在金属表面形成有效的防锈膜。

水分离测试:常用标准ASTM D1401

上述性能和测试,都非常重要,应该结合实际的工况来有侧重的选择防锈产品,而不仅仅极端追求某一性能。往往现场出现的锈蚀问题都是由于性能(或者工艺)的薄弱环节造成的。

·实际工况中,由于冷热交替或者前道工序的夹带,不可能避免水的混入。水分离测试主要是模拟在有水混入防锈油的情况下,能否将水快速分离出,避免影响防锈油的使用效果,降低锈蚀风险。

☆不能极端追求长的盐雾保护时间

遇到防锈失效就简单提高盐雾入厂标准,结果使得产品性能失衡,往往降低不了锈蚀率还会产生新的锈蚀问题。

叠斑测试:常用标准Mil-C-22235A

·主要是模拟工件在长期堆叠存放或者与包装薄膜紧贴一起缺氧状态下的腐蚀,呈现黄色褐色或者黑色印迹。

一般较难平衡的是盐雾性能、抗叠斑油水分离性能以及表面残留。

☆不能认为盐雾时间和实际工况防护时间有对应关系

油膜厚度测试:采用简单的称重法即可测算

·主要用于测试金属表面防锈剂的油膜厚度或者残留量。

举例:盐雾48小时的防锈油,湿热可能只有5天。这个防锈产品用于配件存储半年就发现很大锈蚀风险。相反,另一防锈油盐雾8小时,湿热大于120天,其它性能均衡。实际使用两年都没有发现任何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