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距今一千多年,可以从历史资料记载、时人笔记以及诗词当中对唐朝人的生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尤其是饮食文化。不过,这是一个足够编一本书的大课题。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1)

【主食】

唐朝人主食还是以面食为主,尤其是长安人。首都长安城内设有粮食市场,除了官方和粮商出售的粮食之外,周围百姓也多以种麦子为生,于是经常自己把麦子磨成面,然后送到长安城里出售。

其他比较普遍的粮食还有粟米和粳米,一般粳米的价格是粟米的一倍左右。

其他各个城市也都有粮食市场,包括一些不产粮的地区或者粮食输入地区,这些地方就会经常出现每天限售粮食,去晚了可能就买不到。

因此,粮食作为社会稳定的第一物资,唐朝政府还是非常关注的,尤其在生产力不发达以及信息闭塞的古代,只能努力采取行政手段加快粮食流通,防止局部地区囤积获利。这也是贯穿大唐王朝二百八十九年历史的“闭籴”与“反闭籴”的战争,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体系与地方富商一场争夺粮食定价权的战争。

唐王朝这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也是唐代前中期少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常平仓和“和籴”制度,既做到在产粮区和主要粮食消耗区平抑粮价,又避免了谷贱伤农。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2)

有两个关于粮商的小故事。

其中一个叫李珏,子承父业继续当粮商,一改以往大斗进小斗出的做法,设立标准量具,由买粮的人自行称量,每斗限利仅挣二文。效果非常好,比他父亲时的规模、利润都增长了很多;

另外一个叫龙昌裔,适逢当地大旱,囤积了大批粮食准备高价出售。过了一段时间米价涨的没有想象的快,这位龙粮商就到庙里求神,想求一个月不下雨。还画图在市场当中,宣传米价还将暴涨,制作虚假宣传。

即使在古代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下,仍然不能把一切都交给市场经济,否则国家必定生乱。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3)

【动物蛋白】

自从战国时的朱亥杀了大将晋鄙,汉朝的樊哙当上大将军之后,一般人已经不会轻视屠夫这个卧虎藏龙的职业了。虽然后面还有被三拳打死的郑屠、以及中举范进岳父胡屠户,为这个职业稍稍抹了一些黑。

唐朝的屠户非比寻常,是个暴利行业,能够积攒大量的钱财。唐中宗的时候就曾经给二百多个出身屠户的人封官,从平民百姓变成了朝廷官员。这个职业也和上流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皇宫中有新曲子,这些屠户一边卖肉一边唱歌,带动了整个长安时尚界。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4)

唐人对这个职业更是非常敬重,因为屠户是唐人生活中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屠户一般都是长期饲养动物,每天在开市之前屠宰,现杀现卖。

根据记录来看主要是猪,还有羊、牛、马等,但牛马估计不是主流,毕竟牛马属于生产工具或者战略物资,应该是稀罕货,有记载是军队把死马卖出获利。

鱼类等海水、淡水水产是唐人另外一个动物蛋白的来源。

南方水乡渔业比较繁盛,捕捞和垂钓两种方法都有,尤其是江浙一带;岭南等地海鱼和各种海产品非常多,有牡蛎、脑中有二个小石子的石头鱼、成双成对的鲎鱼等等;北方还是吃猪肉、羊肉为主,但长安、洛阳等大都市也有鱼市,淡水鱼为主,海产品为辅。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5)

比较普遍的淡水鱼首先就是鲤鱼,红色鲤鱼更是优质产品。唐朝皇帝曾经多次禁止捕捉和食用鲤鱼,但效果明显不理想,从唐人诗词和笔记中就能看出来,鲤鱼仍然是大众食材;

鲂鱼又叫鳊鱼,汉水流域的槎头鳊很有名,武昌长江的团头鲂又叫武昌鱼,是另外一种优质鲂鱼;

其他还有鲈鱼,松江鲈鱼产于江浙海水淡水之间,味道最为鲜美;

另外还有白鱼、鳜鱼、鲫鱼、鲶鱼、银鱼等,都是纯天然野生鱼类。

当然,还有鸡蛋,有过记录一文钱三个,不算贵。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6)

【蔬菜】

唐人食用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园圃种植的,凡是能种庄稼的地方都可以种蔬菜,包括一些犄角旮旯的小块土地,尤其是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周边的郊区。

主要包括葵、韭、芹、葱、薤等五大类蔬菜,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述,具体品种达四十余种。

其中现代人熟悉的有韭菜、大蒜、葱、芹菜等,另外还有现代白菜的前身菘菜,很像萝卜的芜菁(即蔓菁,大头菜),现代雪里蕻的前身芥菜;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7)

(有些当时是没有的,比如辣椒)

芋头是一种广泛栽种的蔬菜,还能部分替代口粮,味道香甜,蒸、烤皆可;

藕是南北方都有的一种蔬菜,有荷塘就有藕,当然南方产量更多、品质更好,尤其是苏州产的,最上品的叫伤荷藕,名字意思是荷叶是甜的会长虫子,还有一个说法是欲长根先伤叶;

茄子又叫昆仑瓜或落苏,这两个名字好听多了。原产于印度,唐时岭南种植的茄子植株高达五六尺,一米五到一米八,尤其是僧人特别喜欢吃,可以烤着吃;还有黄瓜也叫胡瓜,和茄子一样普遍栽种,都是常见的蔬菜;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8)

波薐菜就是菠菜,汉朝时期从西域传入,唐时又多了新品种;莴苣是隋朝时开始在中原种植。那时应该有更多的作物品种进入大唐,没有流传下来的或者是不适合唐人的口味,或者是不适合中原的气候地质条件;

还有南方特产的空心菜,那时叫雍菜,以及慈菇、荇菜、竹笋等;

另外豆类作物的叶子也可以做蔬菜食用,叫做藿,但这算是最低档的蔬菜;

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的东西包括嫩葫芦、苜蓿、勃公英(蒲公英?)等,味道很是奇异,就如现代人遇到鱼腥草一样;

比较特殊的蔬菜还有各种药草的小苗或者嫩叶,比如枸杞叶、白裹荷、牛蒡、紫苏,还有术苗、甘菊苗等等。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9)

【水果】

水果是唐人饮食中与现代差别较少的一种,那时已经有了柿子、枣子、葡萄、梨、石榴、樱桃、甜瓜等主要产于北方的水果,还有枇杷、橘子、柑桔、橙子、甘蔗等南方地区水果,荔枝、槟榔、橄榄等热带亚、热带特产水果在长安洛阳也能吃到,当然并不普遍;

苹果是中国传统水果,大长者为柰,西北凉州出产的大如兔头。圆者为林檎,也就是沙果。还有楸子也就是海棠果;

青梅和杨梅都是南方特产,青梅一般加工成果脯,叫乌梅。杨梅一般生食,或者加蜜成为果脯;

栗子、松子、柏仁、榛子都是北方常见,是唐人的坚果类食品。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各种不易保存的鲜果还是以做成干果、果脯、蜜饯为主,包括葡萄、槟榔、荔枝、梅子等等。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10)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有油盐酱醋这些必备的调料,除了盐是官府专卖之外,其他都是市场经济。但那时也多有以次充好、缺斤少两、掺杂使假的手段,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几千年一直没解决的大问题。

唐朝人的饮食(唐朝人的主食副食)(11)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