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77:《起源:万物大历史》阅读思考:

1)使用效果差异巨大。毕昇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并没有获得大量的推广使用,一直到清朝的时候,中国人仍然在使用雕板印刷而不是活字。而古登堡的印刷术在其发明之后就迅速投入使用,1450—1500年,差不多有1 300万册图书出版。毕昇印刷品数为0,只是在《梦溪笔谈》里边被记录了而已。

原因分析:汉字印刷需要的活字模具数量是巨大的,而对于西方英语世界来言,他们所需要的模子只是26个字母再加几个标点符号就可以了。所以他在西方世界的推广非常容易。

2)历史机遇迥然不同。毕生所生活的宋朝时代,虽然是中国文艺大发展的时代,但是还没有到人人都需要读书的时代,所以印刷并没有成为社会的流行。而古登堡却是处在欧洲崛起繁荣的前夜,古登堡的印刷术不但让自己获得了财富,而且为整个欧洲的崛起准备好了信息传播技术,他让几乎所有的欧洲人都有机会去获得书籍。古登堡的印刷术被认为是第3次信息革命,是引燃欧洲科技革命的导火索之一。

古登堡的印刷术使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印刷量增加。它使得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他的发明在西方应用了三百年才被新的机器代替。介于古登堡这项发明的重要意义,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古登堡排在第8位,可见其在人类历史上巨大的影响力。

毕昇:生活在北宋年间,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其事迹见《梦溪笔谈》卷十八。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雕板印刷术有了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毕昇发明印刷术的影响(同样是发明了印刷术)(1)

约翰内斯·古登堡:(又译作谷登堡、古腾堡、古滕贝格)1397年出生于德国美因茨,1468年2月3日逝世于美因茨,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媒介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是与东方的毕昇相比肩的历史巨人。

毕昇发明印刷术的影响(同样是发明了印刷术)(2)

维克多·雨果称印刷术为世界上最大的发明。古登堡使用的字母由铅、锌和其它金属的合金组成。它们冷却得非常快,而且能够承受印刷时的压力。印刷本身是使用转轴印刷法,印的是纸和羊皮纸。

1455年印刷《四十二行圣经》(谷登堡圣经)至今仍有多本留存在世。

一起再读十年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