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一下实验题部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铁架台,弹簧,钩码,打点计时器,刻度尺等器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弹簧的进度系数为k,原长为l0,钩码的质量为m,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E=1/2 kx^2,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讲解(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实验题)(1)

(1)在弹性限度内将钩码缓慢下拉至某一位置,测得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从静止释放钩码,弹簧收缩,得到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钩码加速上升阶段的部分纸带,如图二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释放钩码的同时打出A点),从打出A点到达F点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量为 钩码的动能增加量为 钩码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为

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讲解(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实验题)(2)

(2)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弹簧弹性势能减少量,钩码的机械能增加量分别与钩码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三所示,由图三可知,随着h增加,两条曲线在纵向的间隔逐渐变大,主要原因是

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讲解(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实验题)(3)

简单说几句,做实验题最关键的是弄清楚实验原理,如果无法搞清楚实验原理,那么就按照题目描述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去做,所谓的做,就是按照题目的步骤描述去写方程。这里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当然的认为机械能守恒,认为势能的变化可以通过机械能和动能的变化来做,但我们在学习当中往往容易忽略的就是不管哪个物理量的计算?最根本的或者最基础的方法是利用定义或者定义式来计算。如果能搞明白这一点,结合打点计时器的基础知识,完成这个题目并没有什么太多难度。当然,误差分析也是在实验题目中最容易考察的,实际的误差一般都是由于各种各样的阻力造成的,或者是由于本身实验设计就存在系统误差。当然,如果你能搞明白原理误差分析,也可以猜出来。不过这个基本功平常大家还是应该加强训练。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废弃电饭煲的部分器材,自制简易电饭煲设计电路如图一所示,选用的器材有限温开关S1(手动将其按下开始持续加热煮饭,当锅内温度高于103时自动断开之后,不能自动闭合),保温开关S2(当锅内温度高于80时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时自动闭合)电饭煲的框架结构如图二所示,自备原件有,加热电阻丝R,(阻值为60欧用于加热煮饭),限流电阻为R1和R2阻值均为1000欧,只是灯L1和L2(2.5V0.6W当电流低于30毫安时,可视为熄灭),保险丝T。

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讲解(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实验题)(4)

(1)按照兴趣小组设计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按下S1,l1和l2均发光

B当锅内温度高于103时,S1自动断开l1和l2均发光

C保温过程中,S2自动在闭合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

D,当锅内温度低于70时,S2自动闭合,l1发光,l2熄灭。

(2)简易电饭煲制作完成后,试用时l1始终不亮,但加热和保温功能均正常。在不增加原件的前提下,断开电源使用多用电表判断发生故障的原件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乘100位置,

B将两只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零点

C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零刻度

D测量指示灯l1两端的阻值

E将选择开关置于off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讲解(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实验题)(5)

操作时将多用电表两表笔与l1两端接触,如指针如图三所示,可判断是 断路损坏,如指针如图四所示,判断是 断路损坏

简单说几句,有的小伙伴看到这样的题目,有些时候心理上先就胆怯了,其实我们可以按照题目先自己做一做,尝试一下,第一次读这样的题目,由于他比较长,所以可能看的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可以尝试做一下,慢慢就会找到题目的思路了。比如按下S1,你就是有初中的水平,也知道某个小灯泡被短路了。接下来看温度高于103时,找题目的描述很明显,两个开关都是断开的,那是不是有电流通过就全部亮了?这就是这道题目中描述的电流低于多少,要视为熄灭。所以痛苦的计算还要进行,这种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相信大家识别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开关来回切换的分析不难,相信大家可以完成,而最后一个选项当中的电流还是需要计算一下。当然,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能确定AB错误的话,后面两个直接选就可以了。多用电表的操作步骤往往是大家容易忽略的,这个方面大家确实应该重视。至于元器件哪个损坏的判定?最根本的原因,或者是一句还是欧姆定律。

应该说,这道道实验题还是和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道非常好的考题

如果你有今日头条app,麻烦顺手点一下关注@中学物理知识传播者,每天都会倾情奉献一段小干货,我会继续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