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朋友最靠谱?

不好说。但什么样的朋友不靠谱,历史有反面教材供我们参考。

第一类,当然是东方不败这种人了。放着好好的男人不做,非要把自己搞得男不男,女不女。如果说他心思单纯,你信吗?如果你都不信,你言不由衷地忽悠别人,别人会信吗?

什么样朋友值得去交往 什么样的朋友最靠谱(1)

事实证明,东方不败确实不靠谱。任我行觉得他是个人才,把他从风雷堂的副香主一路拔擢到光明左使,连升了不知多少级。最后,他却反戈一击,把原教主打入西湖湖底。套用我们的的俗话,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第二类,敢对至亲之人痛下杀手。史传武则天为了构陷王皇后,掐死了自己的女儿。置亲死骨肉于死地,终于云开见月明,顺利扳倒了对手。就算她有意跟你做朋友,你敢接招吗?

说这句话,有点以偏概全,估计会招人骂。因为历史上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历史剧《赵氏孤儿》中,赤脚医生程婴胸怀国家大义,为了替赵氏保存血脉,在侠客公孙杵臼的精心策划和协助下,用自己的儿子替下了赵氏孤儿。尚未从失亲之痛中复原,又被天下人误以为卖主求荣,唾沫星子把他淹个半死。你说这个人内心得强大,才能经得起内外双重煎熬?

但据司马迁披露,这个替死的孩子,并不是程婴的骨肉。他与公孙杵臼,"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按既定方案,出面告密,说公孙杵臼和赵氏孤儿藏在山中。诸将"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能对自己的孩子痛下杀手,他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呢?

第三类,冷酷无情的人。冷酷到什么程度?你需要他六亲不认,他立马可以兑现。前两种人,不是杀人,就是自残。这类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比前两类要好一点。标准一降低,符合条件的就海了去了。

为什么说这三类人不可深交?历史给我的提示是,他们违背了人性。让我们一起揭晓谜源:

那一年,管仲病得奄奄一息,齐桓公去探望。名义上是看望病人,谁不知道他在给自己打算盘呀?

他问管仲:"你这一走,满朝文武谁可以代替你扛大事挑重担呀?"

管仲说:"你的手下,你心里清楚。"

桓公问:"易牙为了让我高兴,连自己的儿子都杀了。这个人怎么样?"

管仲说:"爱子之心,人之常情。他连杀子的狠心都有,对你还会手下留情吗?"

桓公又问:"竖刀呢?他甘愿自宫来服侍我,还有什么可疑的吗?"

管仲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洁身自爱,人之常情。他都忍心对自己下狠手,对你还会有所保留吗?"

桓公再问:"那开方呢?他为了家国大业,抛亲情,弃骨肉,可见深明大义。"

管仲说:"人谁无父母?父母之情尚且不顾,还能顾得上你吗?"

桓公很不高兴。心想,你这不是明摆着说离了你谁都不行吗?我偏不听你的。管仲死后,桓公重用三人。桓公老而弥昏,大权旁落。

第二年,桓公染病。易牙、竖刀两个个人联手作乱,带人堵塞宫门,筑起高墙,不让人出入。有一天,一个妇人翻墙来到桓公的住所。大概也像《罗生门》里的那个老太太,想顺手牵羊捞点东本。

桓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说:我好饿,给我点吃的!"

女人回说:"我没有吃的。"

桓公又说:"给我点水喝。"

女人说:"我也没有喝的。"

桓公问:"到底怎么回事呀?"

女人说:"易牙和竖刀作乱,把宫门堵上了,墙也加高了。我们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上哪儿弄吃的喝的去呀?"

桓公听了,一边叹气,一边抹眼泪。说:"圣人真不是盖的,他们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若死者有知,我有何面目与他在九泉之下相见?"桓公死后,乱臣贼子忙着打架争地盘,宫人死的死,跑的跑,没人给他收尸,一连六十七天,尸虫都爬到了外面。一代霸主,竟落了这般凄惨的下场!可悲!可叹!可怜!

其实,我觉得这三类人也不是不可交,关键要看彼此所处的位置和立场。这个故事中,齐桓公身处高位,掌握着一般人渴望得到而又不能轻易得到的资源。而这三人大概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认定付出自宫、杀子、背亲的代价,会得到比这更优厚的报酬。最终,他们果然用权力和金钱填补了人性泯灭留下的空白。

但是,如果你不名一文,也不具备潜力股的资质,还能交到这三类朋友,也足以说明他们对你是真够意思。当然,这个概率极低。能像战国时的虞卿那样对朋友的,望穿古今,恐怕也没有几个。

故事是这样的:秦国时任丞相范睢和魏相魏齐有仇,必欲杀之而后快。魏国惹不起秦国,魏齐便逃到了赵国,先投奔平原君。秦国让平原君交人,平原君不愿意。秦国便设计把平原君诳过去,给赵王打招呼,让拿魏齐的人头来换。魏齐又跑去求助赵相虞卿。这两人平时关系怎么样,不得而知。反正虞卿一看魏齐那个狼狈样,估计在赵国也保不住,就封金挂印,和魏齐一块儿跑了。

天下之大,竟无处容身,逃来逃去,又回到魏国,来到信陵君府上。信陵君也怵秦国,不想收留他们。故意问门客:"虞卿这个人怎么样啊?靠谱吗?"

门客中有一个叫侯嬴的人说:"一个人不容易被别人了解,要了解一个人也不容易。就拿虞卿来说吧,第一次见到赵王,就赏赐了一双白璧,百镒黄金;第二次见赵王,立即拜为上卿;第三次,被拜为丞相,封万户侯。那时候,天下无人不想认识他,与他结交。而魏齐一个逃犯,身无分文,带着一身麻烦逃到了虞卿门上。虞卿二话不说,钱也不要了,官也不当了,跟着他一块儿跑了。如今求助到公子门上,公子还要问他这个人怎么样!"

侯嬴冷笑两声:"果然,人不容易被别人了解,了解一个人也真不容易!"

剧情发展到这里,魏齐应该上天无路,入地有门了。信陵君亲自开车去接他。可是,魏齐这个人很要面子,听说信陵君刚开始不愿意收留他,咽不下这口气,自杀了。唉,都是有脾气的人,谁惹得起谁呢?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有个性的人,才能交到有个性的朋友。其中的挫折和磨难,各人自去体会吧。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白居易诗云: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嗔。

看来,交朋友和找对象一样,前面是无数的坑,要擦亮眼睛,小心翼翼,一个一个地跨过去,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一个人,外表越张扬,说不定内心更炽热。切记,切记……越是隐忍不发、深沉内敛,杀伤力、危险性也可能随之节节攀升。慎而远之,慎而远之……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星期二下午三点十七分于惠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