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几乎是凭借一教之力便足以与正道群雄对抗,相对于其他门派而言,此教的强大之处在于教中人数众多,再加上历代教主都修炼了一门名为“乾坤大挪移”的神功,实力超群,所以正道群雄对他们十分忌惮。

不过若是没读过原著的话便可能不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明教其实早已客观存在于武林中,而金庸各部作品之间的关联也在新修版中被打通,这便留给了读者一个疑问,即“双雕时期的五绝高手为何不去抢那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

李秋水为什么害天山童姥(五绝为何不敢杀上光明顶)(1)

(东南西北四绝剧照)

是看不上,还是不敢去?不妨结合书中细节来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一、作恶已久的魔教

如果你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金庸故事,那你可能会认为明教是直至《倚天屠龙记》故事发生的明朝时期才崛起,其实不然,书中有交代,早在唐朝时就已崛起。

比如这段描述:“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

明教自唐朝起就已经活跃于中原地区,《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发生在宋宁宗时期,此时的明教自然是客观存在于武林之中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甚至《射雕英雄传》中还有更直接的证据能证明明教不仅仅存在,而且书中高手也知晓他们的存在。

二、周伯通忆往事

当年周伯通被困桃花岛上,恰逢郭靖也受困于此,二人一见如故,继而结拜成兄弟,接着周伯通便向郭靖说起武林中的一段往事,从五绝华山论剑说到了《九阴真经》的来历,顺势引出了“黄裳征明教”的故事。

原著道:“那黄裳练成了一身武功,还是做他的官儿。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教门,叫做什么‘摩尼教’,又叫‘明教’,据说是西域的波斯胡人传来的。他们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师,三不拜如来佛祖,却拜外国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

李秋水为什么害天山童姥(五绝为何不敢杀上光明顶)(2)

(冯蘅持九阴真经剧照)

接下来便是黄裳征明教失利,继而隐居四十多年后创出《九阴真经》的故事了。

其实从周伯通介绍的这段往事还能获得一个信息,明教不仅仅客观存在,而且正处于低谷期,别看黄裳当年是被明教群雄杀尽全家,那场战斗其实是两败俱伤,黄裳也杀了好几个法王、使者,再加上黄裳是带兵征讨明教,双方自然都是伤亡惨重的。

而且周伯通还提到黄裳隐居四十年后出山,仇家几乎都死得差不多了,可见几十年过去,明教仍是元气大伤的状态,“双雕”时期的五绝高手就更有理由去闯一闯光明顶,继而争夺那《乾坤大挪移》的心法了,可他们为何没去?

三、李秋水的说法

先把画面交给天龙时期的逍遥派前辈李秋水这里。

逍遥派的强大是肉眼可见的,但凡读过《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此派武功精妙绝伦,常人习得任何一招都足以横行武林,不过即便如此,逍遥派仍不满足于现状。

李秋水临死之时便向新一代的掌门人虚竹说出了自己与无崖子当年的愿望:“当年我和你师父住在大理无量山剑湖之畔的石洞中,逍遥快活,胜过神仙。我给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们二人收罗了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笈,只盼创一门包罗万有的奇功。

李秋水为什么害天山童姥(五绝为何不敢杀上光明顶)(3)

(虚竹、李秋水剧照)

所谓包罗万有的奇功,多半就是能够破尽天下所有武功的招式,事实上逍遥派也的确这么去做了,《天龙八部》故事开篇之时,段誉进入琅嬛福地便在那里看到了曾经摆放着天下各路武学秘籍的书架,甚至他们只差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与一阳指、少林派的《易筋经》便集齐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如此强大的逍遥派都没能创出的“包罗万有”的神功,其实早已被明教的前辈高人创了出来。

四、张无忌展现的实力

什么武功算得上是“包罗万有的神功”,很简单,正是历代明教教主所用的《乾坤大挪移》。

李秋水为什么害天山童姥(五绝为何不敢杀上光明顶)(4)

(金花婆婆剧照)

张无忌在观看金花婆婆与谢逊的对决时,书中就有这么一段旁白:“他心念甫动,果见黄光闪动,谢逊已将左手袖中卷着的金花撒出,金花婆婆疾向左退。张无忌陡然间想起一事,心叫:‘啊哟,不好,金花婆婆乃将计就计。’其时他胸中于武学包罗万有,这两大高手的攻守趋避,无一不在他算中。”

其他任何人的出招在张无忌看来都属于“意料之中”的事,就因为他所学的乾坤大挪移是包罗万象的。

其实在张无忌初学乾坤大挪移时,书中已交代过这一设定:“这时那拳诀在心中流动,当即明白了其中道理。要知天下诸般内功,皆不逾九阳神功之藩篱,而乾坤大挪移运劲使力的法门,又是运使诸般武功精义之所聚,一法通,万法通,任何武功在他面前都已无秘奥之可言。

李秋水为什么害天山童姥(五绝为何不敢杀上光明顶)(5)

(张无忌剧照)

这里也证明了乾坤大挪移之精妙,而正如前文所说,明教历代教主都曾修炼过这门包罗万有的武功,虽然历代教主修炼的层级不同,但区别只在于威力大小,其武学理念始终是最上乘的,所以历代教主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再回过头来看,五绝不抢明教的《乾坤大挪移》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若去抢那秘籍,不仅要面对一个身怀乾坤大挪移的教主,还要面对数以万计的明教教众,即便能成功夺走秘籍,也难免会如同黄裳一样被追杀,相对而言,那《九阴真经》是无主之物,自然是比《乾坤大挪移》更“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