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韭菜的自我修养》(一),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完韭菜们有什么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读完韭菜们有什么感悟(读书笔记韭菜的自我修养)

读完韭菜们有什么感悟

读书笔记《韭菜的自我修养》(一)

我读的这本《韭菜的自我修养》,就作者李笑来老师,大家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在网上自行翻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什么都有。这个咱们不用关心,咱们今天就一起学习这本书-《韭菜的自我修养》 ,看看作者在书里面都说了些什么,我们能够学到、认识到什么 。

我手边这本书,是从淘宝上买的,盖有“常州大学藏书章”的影印本,章印是黑白影音字体,乍眼一看,倒像一本宣传小册子,由此可见,这本“小册子”流量是多大。

这本书是2018年9月第1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约6.4万字,通篇大白话,没有专业性的技术指标,没有苦涩、绕口的技术分析,通俗易懂,言语直白,直白中渗透着作者倔强的性格,文字风格呈现戏谑(xuè)而不戏虐( nüè),同时也流露出作者谈笑间灰飞烟灭的洒脱。

全书一共22小节,书后附有2个附录——附录1主要是作者的自我解嘲(自己不是比特币“首富”),然后在附录2中给大家介绍了INBlockchain 的开源区块链投资原则,以及对区块链、比特币、山寨币、MBA币等概念进行了讲解。

在《前言》中,作者主要解释了书名的由来,为什么选择“韭菜”这个词,以及对网上流传的一些其他声音进行了说明,这个作为投资爱好者不必过于留意,我们应该感谢李笑来老师对知识的分享,前言中写道“如果你觉得这个小册子里李笑来的所思所想对你有所帮助,那么请您四处转发、转载。”,作者可没有说给大家推销这本书或者让大家去买这本书,而是“转发、转载”,并且是“四处”,这里面恐怕不仅仅是一种对知识的分享,其中也有更多成分是对所谓“被韭菜”的自嘲。

  1. ,《他们所说的“韭菜”究竟是谁》

本节约1000字,文中戏谑(xuè)地对“韭菜”下了定义,“所谓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有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注意定义的文字关键内容,“韭菜”第一大要素是“没有赚到钱”,第二是“甚至赔钱”,第三是“势单力薄的散户”。如果是在交易市场中“赚到钱”了,那么其它特征就自动消失了,也就无所谓“散户”了。

同时,作者在节末又补充了一个所谓“韭菜”的常见特征,这样写道:“他们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也就是这些人除了“赚不到钱”之外,还不喜欢学习,缺乏思考,碰到新东西张嘴就问,即使问完也不能理解,更谈不上使用。

这里注意,所谓“韭菜”的第一决定性要素是“赚不到钱”,如果能够“赚到钱”,其他所谓“韭菜”定义要素就统统给否定了。

第2节《“韭菜”的宿命从那一刻开始》

本节开头便直击“韭菜”之所以成为韭菜的原因——“他们一进场就买买买”,其实每个散户一进入交易市场几乎都是这样,作者也不例外,书中作者举出自己购买Bitcoin的惨痛实例,同时也是遇到散户都能遇到的、“简直气死人”的市场定律。这个定律是这样说的:

①一旦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市场就会大跌;

②你一买,它就开始跌;

③你一卖,它就开始涨。

接着,作者对新手说了很重要的两句话:

  1. 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这句话作者强调这是“永远正确的陈述”。
  2. 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这第二句话作者解释到是“所有老手都希望自己当年被人提点过的建议”,同时也幽默地说“要是当年有人这么教导我就好了!”。

此外,作者在节末又说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我们的人生充满了荒谬,所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荒谬的世界,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帮助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第3节《亡羊补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在本节中作者开头便说到:“很多‘韭菜’只有一只羊,所以,从来都没有过“羊牢”,所以,他们的羊死了就死了,“补牢”这事儿对他们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机会。”

也就是说很多散户,资金量少,一下子投入进去,赔就赔了,认了,也不分析,更不会研究,就不再想着“补牢”,所以接着作者指出“韭菜”还有一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那就是“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了”,【原话是这么写的】,这也是后面要讲到的仓位管理问题,作者进一步又说到:“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就连借来的钱都花光了’”。也就是借、贷进场交易,杠杆交易,这是股市交易投资的大忌。

所以,总结一下作者的“亡羊补牢”观点主要是:

  1. 你不能拿全部家当去股市交易,也就是你不能仅仅有一只“亡掉的羊”;
  2. 建立自己的“羊牢”,也就是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
  3. 你更不能在股票市场做杠杆交易,也就是用借贷来的钱投入股市;
  4. 你不能一进场就全仓干完,也就是“亡羊”了,也有机会“补牢”;
  5. 赔钱了得反省,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交易体系,也就是所谓的“补牢”,这样可以管更多的“羊”;
  6. 钱不够交易的话,场外拼命赚钱。这个所谓的“赚钱”指的不是在股市交易赚钱,而是你的主业工作赚取的钱。

第4节《交易者们最应该掌握的能力》,本节重点强调在交易市场中学习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牛叉交易者,都是学习和研究的高手。”,并且作者以此来区分投机者和投资者,“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要求“交易之前,认真研究,深入学习;交易过后,无论输赢,都要总结归纳,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决策。”

文中作者也补充了上节的内容,“亡羊补牢”的“牢”,其实通过学习,就是你的“见解库”、“知识库”、“决策机器”。在没有学习之前,经历了“无知”的下场,付出了惨痛的教训,所以要玩命地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知者——这才是明智的选择,不仅明智,也是强者的选择。

通过学习,学会思考,“思考带来决策,决策带来行动,行动改变命运”,进而做一个强者。

“做一个强者,这是所有优秀交易者的信仰。”

第5节《摆脱“韭菜”宿命的一个观念》,本节中作者说“所有韭菜都认同一个实际上错误的观点:所谓的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也就是说,他们相信自己赚到的钱,是别人赔掉的钱;或者反过来说,他们自己赔掉了多少钱,一定被别人赚走了同样数额的钱。【这里的“他们”,作者指的是所谓的“韭菜”】”。

作者接着说“他们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或者通俗点讲,就是牛熊交替。”,并且作者得出结论“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零和游戏’!”,他们在没有人拿着枪逼着你交易,每个人都是自愿的情况下,之所以赔钱,是因为“我们买入的时机错了”。牛市中,鸡犬升天,多差的标的,都有可能暴涨;熊市里,万马齐喑,有时好的资产反倒跌得更狠。“‘时机错了’是最本质、最合理、最有指导意义的正确解释,甚至应该是唯一的合理解释。”

  1. 《“韭菜”缺乏礼貌的根本原因》

因为“韭菜”们相信自己正在玩的是一个“零和游戏”,所以,他们几乎在进场的第一时间就变成了另外一个物种,在“空军(卖家)和多军(买家)擦肩而过,各自心里暗骂对方一声傻×……”,为什么这样呢?作者指出,“一切的礼貌与修养,本质上来看都是深入思考的产物,跟说不说脏话没有关系——正如我们发现用学习与否分辨投机者和投资者更准确一样。”

同时,“无论在什么时候,买卖都是双方配合完成的。”缺少任何一方的自愿配合,交易活动都不可能完成。“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交易参与者的思考、判断、需求、结论如果完全一致的话,是不可能有交易出现的。本质上来看,一切的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结果。

作者说,“一旦交易完成,双方都应该感激对方,因为思考深入的人有着天然而又真诚的礼貌:空军(卖家)和多军(买家)擦肩而过,互道一声珍重……”

作者认为,“韭菜”们是一位缺乏思考,甚至不思考,致使自己认为股市交易是零和游戏,文末作者借用某心理学家的结论:这世界没有什么坏人,只有好人、笨蛋和病人。作者进一步下结论说“在我看来,很多病就是笨出来的。”

第7节 《谁说“韭菜”不在乎寻找价值》

本节中作者调侃地说,有些人之所以谈论价值投资,并非就是以“价值投资”作为行动与判断依据的人。这里的所指的价值投资者,作者指的是那些“被套住”的人。

真正地成功交易者永远是极少数。他们共同特征就是,“他们不为表象所动,他们喜欢探究表象之下的实质。”

研究之后再买,卖完发现不对再去研究。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别,“聪明和愚蠢,竟然不是被天生因素所决定,决定它们的竟然只不过是‘顺序’”,作者这里的“顺序”二字,与“策略”二字为同义词。

当你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交易决策,那么其后最正确的对策是“等待下一个正确的时机!”,其实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够做到很难的。

第8节 《“韭菜”不缺耐心缺的是实力》

作者开文便指明,所谓的“被割离场的韭菜”缺乏耐心,其实是表象,本质是缺乏实力。按照抛硬币对赌计算,如此循环下去,尽管各是50%的几率,但是长时间下去最终输的是实力相对弱的那个“韭菜”,也就是如果进场时“那必然被套的部分”,事实上仅占他所有资产的一小部分,他不会失去耐心,更可能的是他会很冷静,会无焦虑,他会羞愧自己判断错了,但完全不可能因为羞愧而做出更不合理的行为。

要摆脱“韭菜”的宿命,那就要“提高自己的实力”,这里的“实力”作者清楚的定义为“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针对这种“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其唯一优势策略就是:不断地在场外赚钱。

同时作者也指出交易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控制仓位”,要求投资者“永远要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至于“比例是多少,数量是多少,没有定理,完全靠你自己琢磨。”

其实也是指的是仓位控制比例问题。

第9节《喜欢冒险的最终都是“韭菜”》

这一节主要是告诉读者,进入股市万万不可轻易进行交易,“冒险”和“勇敢”不是一个概念;反而,冒险,意味着无知、盲目、盲从、肆意交易,赔就赔了。甚至者,还认为自己很“勇敢”。

所以,作者在书中一再交待读者:“能不冒险绝不冒险;即便是必须冒险的时候,也要让傻瓜们冒险,自己在一旁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那么,我们延伸一下思考,作者话中的“傻瓜”指的是谁呢?

显然指的是那些在交易中盲目乱撞的“冒险者”。

作者说的“在一旁通过观察获得经验”,也就是让大家多学习,多看盘,多观察,多思考。或许,作者的用“傻瓜”这个词,是一种调侃的语意,因为绝大部分进入股市的交易者,多是从“傻瓜”的道路上走过来的。

作者接下来的一句话——“获得经验的最直接方法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然而,在风险这件事儿上,一定要尽早学会观察他人的冒险实践,而不是通过自己实践。”,不通过自己的实践,而能获得经验,这估计是件较难的事,尤其是对那些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思考的,又急于进场的交易者,更是件难事。

作者在节末说了两句话,一句是“用别人的钱(Use other people’s money .)”,一句是“盯着别人冒险(Watch other people taking risks!)”,这两句话如果能够理解透的话,可以说你就是一个读懂“韭菜”的人了,一个所谓的高手了。

第10节 《更可怕的不计成本地冒险》

这一节,作者主要通过抛硬币例子告诉大家:

  1. 在竞争的过程中,实力是最为重要的;
  2. 散户要懂得止损,时刻有“止损”意识和概念;
  3. 要么学习,要么退出交易市场,永不参与。

第11节 《止损线究竟如何制定才合理》

作者文中并没有告诉读者执行线究竟怎样制定,而是告诉了大家:

  1. 高手不但有止损线,还有止盈线;
  2. 新入场的“韭菜”,要有止损意识,并且要量化的能够执行;
  3. 永远“做更坏的打算”,因为“做更坏的打算”永远比“盲目乐观”更靠谱;
  4. 止损线的设定依据“交易标的的日常波动幅度”,以及参考自己的承受能力;
  5. 学习,通过学习,是摆脱“韭菜”宿命的最佳途径,也就是作者说的“练脑子”并且要“韭菜”们“正确地练,好好地练,不停地练”。

第12节 《频次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这里所讲的频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交易频率,交易的次数,而“韭菜”常犯的错误就是频繁的交易,不停的买与卖,殊不知,每一次交易无论赔与赚,都会有一个隐形地成本发生,那就是证券机构的佣金。

有些人相信自己能够打败手续费,作者说“‘抽水’是人类史上唯一可以永续的商业模式,真的不是哪个个人能够打败的,看看世界各地的券商就明白了。”所以,作者要求大家一定要降低交易频次。

当你降低了交易频次的时候,你就开始主动交易了;当你主动交易了,你就开始思考了,你就距离赚钱越来越近了。

作者文末提醒大家,“在交易市场里: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所以,降低交易频次的本质,是拒绝抛硬币,坚持逻辑推断。”

第13节 《到底最后是谁在割谁的韭菜呢》

交易是有风险的,这是每个交易者在进入交易市场之前应该就明白的。既然你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你就应该有承担风险的责任和心理准备。

可是有些交易者,莽撞地一进入市场就买,买完就被套,“被套了”之后才开始研究“价值投资”的,这些人作者说“都是善良的韭菜”,因为他们起码还在“默默地承担自己错误决策所带来的损失”,并“希望通过学习改善自己的遭遇”。

对于那些不善于学习的“韭菜”,其实是自己在割自己的韭菜,作者这样说的——所谓的“韭菜”其实常常并不是别人割,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被自己割的。作者并指出他们常犯的错误有三个,原话是这样说的:

  1. 先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做出了错误的购买决定;
  2. 而后依然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出售决定;
  3. 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但是全然不自知,认为是别人欺骗了他们,自己“被割了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