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睦城

隋朝的时候,有一位出家僧人法藏,禀性淳厚朴实,修行非常精进。他居住在鄜州宾室寺。鄜州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富县,在延安市南边。

隋文帝开皇年间,法藏法师在洛州县建造寺庙。隋朝的洛州县,就是现在延安市洛川县。

为了筹集建庙的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的衣钵,又抄写了八百多卷经书。历经艰难困苦,终于建起了一座供佛的大殿,还有几间僧人居住的房屋。

古代印刷技术不发达,雕板印刷的成本很高,民间流通的佛经,主要靠手工抄写。抄写佛经,需要花很多人力。法藏法师抄经筹钱,相当于自己当印刷工人,通过手工劳动换取钱财。

金刚经神异录之五(金刚经神异录03法藏抄经灭罪)(1)

到了唐高祖武德二年,二月中旬,法藏法师得了重病,躺在床上起不来。在昏睡之中,突然看见一位护法金刚神,手里拿着一卷佛经。

护法金刚对法藏法师说:“在开皇年间,你建造寺庙,抄写佛经,犯下了互用之罪。我现在传授你《金刚经》一卷,你如果能够诚心抄写这部经,抄写之后分发给广大信众读诵,你的互用之罪,完全可以除灭。”说完话之后,护法金刚消逝,法藏法师的病立即好转。

什么是互用之罪?说来话长。

佛法教导,做任何事都是造业,做好事造善业,做坏事造恶业。造了善业,必定会有好报。造了恶业,必定会遭受恶报。对于佛法说的业果报应,有些人并不认同。他们反对的理由,在现实生活中,好人无好报的事,可以找出很多。

金刚经神异录之五(金刚经神异录03法藏抄经灭罪)(2)

这样的反对理由,并不能反驳业果报应,因为佛教说的因果,连通三世,过去世可以往前推亿万年,未来世可以往后推亿万年。今生干了坏事没遭恶报,未来世还有无数受恶报的机会。

有寺庙,信众才有听闻佛法的地方。有经书,信众才能听闻佛法。只有听闻佛法之后,才会修善弃恶,最终离苦得乐。修建寺庙,印制经书,可以让更多的人离苦得乐。在信众看来,是天大的好事,所以才会乐意出钱出力。

信众如果想多修福报,就出钱建庙。如果想多修智慧,就出钱印经。虽然说都是做好事,但是,建庙与印经,性质完全不同。信众发心建庙的钱,法藏法师拿去购买笔墨纸张抄经。信众发心建庙的钱,法藏法师拿去购买木头瓦片建庙。

这样做的后果,想建庙修福的信众,得不到建庙的福报,想印经修慧的信众,得不到印经的福报。法藏法师做事不够认真仔细,障碍了信众的修行。这样的不当行为,就叫互用之罪。

听了护法金刚的话以后,法藏法师卖掉所有值钱的东西,所得的钱,用来购买抄经所需的笔墨纸张。整整抄写了一百卷《金刚经》,分发给广大信众。每天受持《金刚经》,每天修习各种善行,终其一生没有间断过。一辈子不掺和世间的俗事,活到了九十九岁。

在九十九岁那年,正月十五日,邀请大众聚会,共同念诵《妙法莲华经》一十七卷,共同念诵《金刚经》一十七卷。诵经完毕,走上了高座,身体端直,双盘而坐。索要纸笔书写偈子:

今年九十九  看看无所有

更莫问如何  虚空打筋斗。

金刚经神异录之五(金刚经神异录03法藏抄经灭罪)(3)

写完之后,与大众告别,倾刻之间坐化。当时在场的人,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看到了阿弥陀佛化身出现,放出光明接引法藏法师。出现这种瑞象,法藏法师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金睦城点评:

根据业果轮回说,死亡,并不是生命终结。无论做过什么事,都必定要承担后果。任何一个生命,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恶业的种子,就像污垢。只要有正确的方法,比如长期受持《金刚经》,就可以把污垢清洗干净。严格地说,恶业种子并不能消灭,修行的作用,是消除恶业种子发芽的土壤。

法藏法师活到九十九岁,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没有老年痴呆。说要走,两腿一盘就可以走,生死可以自己做主。有修行跟没修行,就是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