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

这是一幅出版于1917年的河南省地图,出版单位为上海远东地理学会。本地图采取英汉双注的方式,标注了当时河南全省主要的府、州、县、镇等地名和主要的山川、河流等地理要素。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

本地图虽然出版于1917年,但是根据地名分区还是沿袭晚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当时河南主要行政区域分为八府五直隶州一直隶厅,八府分别是河南府、归德府、开封府、卫辉府、彰德府、怀庆府、汝宁府、南阳府,五直隶州分别是陕州、郑州、光州、汝州、许州,一直隶厅为淅川直隶厅。我们就按照府的单位中间穿插相邻的州厅,为大家介绍这幅地图,由于头条文章图片限制宽度,我们将采用一幅横图配多幅竖图的形式来展示各个地方。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

一、河南府

河南府就是现在的洛阳市。古代最早的“河南”一词就指的是洛阳附近,有“三河”的说法。《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就是说围绕着晋陕豫黄河大转弯分为河东、河南、河内,河东为山西大部,河内指焦作区域,河南则主要指洛阳区域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4)

河南府是河南省较大的一个府级行政单位,元代置河南府,下领一州(陕州,治所在今三门峡市)十二县(洛阳县、偃师县、宜阳县、永宁县、灵宝县、阌乡县、陕县、渑池县、孟津县、新安县、巩县、登封县)。

郑州的朋友们要注意了,登封和巩义在解放前并不属于郑州。这个时候的郑州作为一个当时的一个县城级的城市,伴随着铁路的修通,发展势头初露端倪,正在蒸蒸日上。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5)

汝州直隶州,明时就为直隶州,清袭明制,至清末领鲁山、宝丰、郏、伊阳等4县,民国后汝州成为县,归洛阳市管辖。现代平顶山因矿产而成为了市,80年代行政区调整,汝州反倒成为了下属县级市。

这里的伊阳就是现在的汝阳,关于这个地名以及汝州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参见我们之前的文章《明代河南第一大湖神秘消失,答案最终在一座山中找到 》。这里将不再赘述。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6)

陕州直隶州。清代的时候,河南府的范围出现了调整,下辖十县,少了灵宝县、阌乡县、陕县,这一部分在地图上被称为陕州直隶州归河南省直管。

这个时候的洛阳府,管辖范围为: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今河南省偃师市)、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孟津(县治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老城)、登封(今河南省登封市)、永宁(今河南省洛宁县)、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嵩县(今河南省嵩县)共10县。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7)

很多人不明白为何“陕西”叫陕西?其实就是与河南的一个地名有关,这就是陕州。最早的陕州出现于魏孝文帝时期,管辖范围包括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洛宁、渑池、灵宝等市县及山西运城、平陆、芮城等市县地。这可是个不小的行政单位。所以在北宋时期,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时候以陕为界,划定了陕西路,由此之后才有了今天陕西省的名字由来。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8)

二、怀庆府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9)

怀庆府位于黄河北岸,管辖8个县,分别是: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原武(今河南原阳原武镇)、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八县。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图中可以看到的清化镇是现在博爱县的县城所在地。这里的原武和阳武后来合并为现在的新乡市的原阳县。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0)

三、卫辉府

卫辉府,西依太行,南临黄河,东接齐鲁,北通神京,商纣时期为京畿牧野地,战国时称汲邑,明清两代设卫辉府。 清末时候,卫辉府治位于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下辖: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浚县、滑县、封丘共9县。

如今的新乡市,在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小县。关于新乡的名字,有人认为带个“新”字,应该是个新设的地名,其实不然,最早竟然源自西汉“新中乡”,隋朝开皇年间专设“新乡县”,作为县城的新乡县可谓跨越千年、历史悠久,真正能够被评为众多古城中的不老翁

鹤壁的朋友要重点关注这一块,在1957年以前鹤壁只是一个集镇,新时代的号角此时尚未唤醒这个沉睡的地名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1)

四、彰德府

彰德府就是今天的安阳市。金朝时设置的彰德府,在今河南、河北两省境内。1192年(金朝明昌三年)置彰德府(治所安阳县)。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府辖境约为今河南鹤壁、汤阴、林州、安阳,今河北磁县、涉县、武安、临漳等地。

清沿明制,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黄县划入,磁州划归广平府。清末府治设在安阳,下辖:安阳、临漳、内黄、汤阴、林县、涉县、武安等7县。其中的临漳、涉县、武安3县在后来的省际划界的时候被调整到了河北省。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2)

清末光绪年间,古城安阳再次迎来了一次历史机遇,京汉铁路穿境而过,铁路交通开创了安阳新的发展局面。当时洹水作为水运航道,仍然发挥着物资运输的重要作用,下至内黄入卫,南至楚旺、道口,北至天津,有航船往来,故水陆交通便利。

清末民初,出身河南项城的袁世凯,在安阳洹上村选中了一块他最为中意的地方,并大兴土木修建了自己的宅院。1916年袁氏称帝失败,在万人唾骂之中病死北京,他的临终遗言是扶柩回籍、葬吾洹上,至今安阳市区内尚有袁林。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3)

有人说袁氏当时是看中了此处西枕太行、背依洹河、南有中原沃野这样的风水大局。也有人说,此处为豫省最北的门户,加之水运和铁路皆为便利,距离京师不远不近,既适合隐居,也适合择机而动,随后袁世凯的传奇历史人生也证明了这一点。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4)

五、开封府

开封府是河南的第一大府,元明清三朝均为河南省府所在地,范围最大的时候下辖郑、许、陈、钧、睢等5州21县及直属之17县,共38县。到了清代开封府的范围呈现缩小趋势,管辖祥符、新郑、陈留、杞、洧川、鄢陵、通许、尉氏、中牟、兰封、密,还有禹州,府治在祥符县。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5)

自清雍正朝起,郑州就属于直隶州归河南省直管,到清朝末年管辖着荥阳、荥泽、汜水3个县。请注意,此处尚未管辖中牟、新郑和新密等地。

1913年至1948这段历史中,此处的地名在“郑州”和“郑县”之间屡经交替变更,也代表了那个动荡变迁的时代。直到1953年10月,撤销郑县,称为郑州市。第二年,也就是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正式走上了河南省省会城市的开挂人生。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6)

六、归德府

 归德府在豫东,府治商丘县,清朝时管辖商丘、宁陵、鹿邑、夏邑、虞城、永城、柘城、考城,还有睢州等1州8县,与现在的商丘市相对应。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7)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8)

七、陈州府

陈州府,明朝时为散州,属于开封府,清朝升级为州,后来雍正年间成为府,至清末辖淮宁、商水、沈丘、太康、西华、项城、扶沟等7县,府治淮宁县。现在周口市就是古时候的陈州。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19)

当时的淮宁县就是如今的淮阳县。据地质学家李四光考证,早在五亿七千万年前,在中国境内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淮阳古陆。陈州可谓历史悠久,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此地是陈姓的发源地,秦末农民起义陈涉张楚政权的定都之地,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曾经用过的名字有:宛丘、陈、陈国、辰陵、陈郡、陈州、淮宁、淮阳。

此时的淮阳古城身负着几千年的荣耀,像一个历史的老人正在蹒跚前行。然而在他的旁边不到五十华里的地方,一个小镇依附着沙颍河,这个小镇就像一个少年正在蓄势待发,他将在这片古老的陈州故地上演新的辉煌。这个小镇就是,周口镇。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0)

关于淮阳有一个谜团。在这幅地图上,在陈州府的上方有一个地名,用县级单位标注“留者县”(英文标注:Liutsaihsien)。我查找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这个县名,在淮阳的所属的乡镇的名字里边也没有这个名字。但是根据英文标注,字音可能是“留”“赛”“县”,根据方位应该在现在的临蔡镇附近,难道说这是地图制作者的错误,抑或说但是当时确实有个县“留者县”在此处出现?关于这个县的资料,知道的朋友不妨赐教一下。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1)

许州直隶州,原属开封府,雍正二年直隶州,至清末领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新密市)、新郑等县。此时的禹州和许州是同样的级别州,只是禹州没有下辖的县,都归河南省直管。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2)

 八、汝宁府

 汝宁府,府治汝阳(汝南县),辖汝阳、正阳、确山、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罗山,还有散州信阳。现代的驻马店市对应汝宁府,信阳市市区及罗山县也属之。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3)

汝宁府是个好地方,也是一个好地名。当时所在的县治汝阳县就是现在的汝南县,汝南——汝阳这两个地名的变化如神一样的存在,因为大家知道,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汝阳顾名思义就是在汝河(此处为南汝河,区别于北汝河)的北岸,现在改为汝南,并不是因为是县城治所搬迁,主要原因竟是河流位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城不动河动,这是汝南变换县名的主要原因。

“汝南县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地形为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00%。”这是汝南县志里对该县地理面貌的概括性描述。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4)

汝南县城西边5公里就是现在的宿鸭湖,在1958年以前那里并没有湖,地势低洼,地广人稀,河沟纵横。汝河、练江河、黄西河、云溪河、韩溪河、清水河、柳叶河、官场几条河流均经此地,泄洪缓慢,经常决口泛滥,坡水积存,淹没庄稼,中断交通,洪水成灾,一片汪洋,当地居民逃荒要饭,妻离子散,致使村庄稀落。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5)

汝河确实是一条灾难性的河流,发源于河南省泌阳县五峰山,流经遂平县的山地,就来到了这片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涝时一片汪洋,旱时曲曲连连”。就是在现在,从汝南城到下游的王家坝,汝河就像一条活泼乱动的大蛇,左拐右转、回环往复、蜿蜒曲折地依依不舍的流入到淮河主道。

刚才,我说汝宁府是个好地名,就是因为现在的驻马店市是最后悔改名字的地方。明明是“府”,偏要改成“店”。看来城市改名也是很有学问的,改名须谨慎。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6)

光州直隶州,原属汝宁府,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州治位于今河南省潢川县。清代下辖: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商城(今河南省商城县)、息县(今河南省息县)共4县。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7)

1913年废州存县,光州本可改称光县,但是旁边还有一个光山县,后来就根据当地的一条河流名曰潢河,就改称“潢川县”。此时,信阳州为散州,不辖县。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8)

九、南阳府

南阳府,府治南阳,至清末辖裕州、邓州及南阳、镇平、唐、泌阳、新野、桐柏、南召、内乡、舞阳、叶等2州10县。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29)

泌阳、舞阳、叶县和鲁山这几个地方的同学要注意了,你们以前也属于南阳府。在裕州、唐河、泌阳和南阳之间有一个相对空白的地方,这个地方后来成了一个新县叫做“社旗”。

淅川直隶厅。当代的南水北调渠首淅川县,在那个时代被称为淅川直隶厅,这是当时河南省唯一个的一个直隶厅。关于直隶州和直隶厅在这里我们不妨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0)

直隶州和直隶厅

和当代中国基层行政级别为省县乡三级一样,明清时期则也是省府县(州)三级。其中府一级管辖范围比较大,存在很多弊端。清政府为了缩减府的管理幅度,在省的下边设置了很多直隶州和散州,进一步扩大州的管辖职能,以促进平衡地方的分辖管理。直隶州就是下辖县的州,散州则单独存在没有辖县。直隶厅则是为了解决某一方面问题而专设的行政单位,比如淅川直隶厅就是因为位于豫陕鄂三省交界的特殊原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新任河南巡抚以淅川界连楚、陕,教堂林立,需加强管理为由,奏准淅川厅升为 淅川直隶厅,县丞驻荆子关,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以下为河南周边的地图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1)

18地市中,濮阳原来属于直隶省,建国后撤销平原省后划归河南。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2)

从1917年到2020年,河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交通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3)

地图像一张照片,保留了当时的宏观社会的一些印记,

对照今天的地图我们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变化。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4)

一百年,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如沧海之一粟,如白驹过隙。

但对身居其中的人们来讲,这却是百年历练,是浴血峥嵘,是家国一梦。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5)

一个王朝兴起了,一个王朝消亡了;

一座城市崛起了,一个城市衰败了;

是偶然还是宿命 ,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6)

关于这幅地图,读者诸君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不妨在文章下留言交流。如对这幅形成于1917年的地图感兴趣,可以郑哥私信“1917”,郑哥将为您送上高清大图。

千年前的河南地图(一百年前的河南省地图)(37)

,